隋唐:我转投杨广,李二你哭啥

第448章 李世民放话,日后定帮突厥统一草原(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隋唐:我转投杨广,李二你哭啥》最新章节。

唐俭忍不住问。

“没必要,咱们只管在这里等着就行。”

李世民摇了摇头。

如果要派人盯着,他倒不如跟着一起进草原。

“那太原那边该怎么办?”

唐俭又问。

太原人手不多,隋军随时都可能进攻。

而且不出意外,消息也该传来太原了。

“将归降之人,全部带回太原,在马邑郡一带强行征兵!”

李世民直言。

这一带的人民风彪悍,体型都较为高大。

而且这一片区域,也没什么世家可言,也不怕得罪什么人。

“可是...”

唐俭尚且犹豫。

他就怕强行征兵,直接影响到民心。

“这等贫瘠之地,怕什么?”

李世民不屑一顾。

“好吧。”

唐俭不再多言,李世民这话也没错。

“二公子,那雁门怎么办?”

李岩又问。

雁门距离此地不远,而且有不少兵马把守。

谁也说不清楚,那边的隋军会不会突然进攻。

“放心,他们不敢。”

李世民则是胸有成竹。

雁门的兵马,是要用来抵御突厥大军,一般情况是不可能随意调动。

若雁门兵马被调走,突厥大军来犯,那该如何是好?

只要突厥破关,对大隋而言都不是好消息。

“幽州那边也不会动用兵马。”

李世民沉声道。

罗艺听调不听宣,同皇室关系不好。

他只管守住自己的幽州便可。

这就是李世民的底气,若不然他怎敢攻打马邑郡?

退一万步说,要是这两处均有异动,刘武周又岂会安然无恙?

“李岩,你亲自走一趟,带着人手回守太原。”

李世民吩咐道。

他要留下来,等突厥那边的动静。

说不准,还可能与突厥人见上一面。

李世民也想不到,他还会得到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

......

并州,太原。

一切正如李世民所料,关于李家兵败大兴城的消息,已经传了过来。

一时间,唐军人心惶惶。

毕竟李渊和李建成等人,都是下落不明。

甚至还有李家核心人物,也是不知所踪。

王君廊和殷开山等人,都第一时间安抚人心。

温大雅和李秀宁陪同。

其中反应最大的,莫过于李元吉。

对他而言,这不亚于天塌了!

无论是李建成也好,还是李渊也好,都是他的靠山!

如今他父亲和大哥凶多吉少,整个李家必然是李世民说了算。

李元吉和李世民素来有仇,这地位必然一落千丈。

他也不可能像以前一样,活得痛痛快快!

“不,这不可能,为什么父亲和大哥出事,李世民没出事?”

李元吉状若疯魔,不断的喃喃道。

“三公子,这种话还是莫要乱说,小心啊!”

一旁的下人连忙提醒。

要是这话被李世民听见了,李元吉岂不是吃不了兜着走。

“我怕他?”

李元吉表面硬气,实际上音量都降了几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什么!貂蝉是我姐!
三国:什么!貂蝉是我姐!
任小平猝死,却意外赶上了穿越的时空火车好消息:住豪宅,穿华服,奴仆成群。坏消失:有个叫貂蝉的姐姐和一个叫吕布的姐夫更坏的是:目前他,人在小沛哦豁,再有几年吕布就嗝屁了,他这个小舅子还能落的好。任小平此时很忧愁,就吕布这经常不听话的莽夫,陈宫都带不动,他不觉得自己就能为吕布逆天改命。哎,等等!任小平突然发现,吕布这娃,似乎,好像,是一个‘耙耳朵\’呀。身为耙耳朵之省长大的男孩,没有谁比他更懂耙耳朵
乡间小路
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
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
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一睁眼,穿成史上最惨皇帝宋钦宗赵桓!开局就是地狱难度:金兵围困汴京,父皇甩锅跑路,满朝文武要么是废物,要么是奸臣,哭着喊着要割地投降?马上还要被抓去搞“牵羊礼”?!去他妈的!朕来自千年后,绝不认命!没系统?没武功?没关系!朕有脑子!“割地?朕先割了你的脑袋!”“投降?朕先送你去金营‘投诚’!”手握历史剧本,智斗朝堂老六,启用李纲、宗泽、吴玠等千古名将,整顿军备,铁腕治国
研墨的中年人
原神:嗵一声落下,遗憾炸成花
原神:嗵一声落下,遗憾炸成花
关于原神:嗵一声落下,遗憾炸成花:别名:“原神:开局被巴巴托斯唤醒角色进卡池,含弹幕吐槽白末穿越到提瓦特大陆几千年,不靠谱的系统才苏醒......那咋办?没办法,那就荡平提瓦特!!(bushi)不是,奇怪?七神为什么这么纵容我?在发现某魔神的意图后,白末有点慌。不对,你们这是什么行为?!怎么感觉这么不对呢!!---“只要有光在的地方,总会有我的身影。“那你岂不是无处不在?“对啊,我无处不在,需要
音江弦动
三国野史!
三国野史!
关于三国野史!:东汉末年,天崩地裂,黄巾席卷,预示着一个前所未有的乱世降临。这不仅是王朝的崩塌,更是一个武道法则取代礼教秩序,黑暗力量悄然滋生的血色年代。在这个世界里,英雄们的力量源自对天地之“气的掌控和对个人“意的锤炼。战场上的杀伐之气可凝成“煞气,助长功法威力,却也侵蚀心智。曹操的“霸者之意睥睨天下,却难掩对力量的无限贪婪;刘备聚拢“仁德之气,但也需在黑暗现实中挣扎求存;孙氏则凭借江东水脉修
天字第一等
四合院之胎穿1937
四合院之胎穿1937
关于四合院之胎穿1937:因为一次车祸,我胎穿到1937年,在我9岁时,我被父母送到了四九城一个堂舅舅家里。从此在四九城生活。等再次与母亲相见时就是北平解放了。(有一个小空间,但是很少用到。小空间只有在困难时期有作用。)
砖石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