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一枪穿越,弃妃不好欺》最新章节。
青谣尚不知萧云冶已下旨,命她与萧云川和离,圣旨只送至燕王府,未曾传到她处。
萧云冶深知她仍在气头上,昨日费尽心思为她庆生,尚且未能换来一丝缓和。若让她得知他擅自插手她的婚事,怕是会更加恼怒。他不敢再触她逆鳞,唯恐她一倔到底,数年不理,他可经不起这折磨。
小安子见萧云川写下和离书,并按上手印,便笑眯眯地收起墨迹未干的文书,回宫复命。
萧云冶接过和离书,心头畅快无比。那碍眼的萧云川终于与他的谣谣彻底了断,再无理由纠缠。
小安子瞅准时机,见陛下心情大好,忙道:“皇上,奴才想告个假。奴才的师父昨晚病了,至今高烧不退,奴才放心不下,想去照料。”
“哦?温有方病了?”萧云冶闻言,慷慨允道,“既如此,你去侍奉他吧,不必急于回值,待他痊愈再归。”
“谢皇上隆恩!”小安子感激涕零,躬身退下。
自入宫当差,他从未请过假,深知这份差事得来不易,多少人虎视眈眈,等着他出错取而代之。可师父病重,他无法坐视。昨晚回宫时,便听闻温有方突染高烧,烧得如炭火般,拒不请太医,只一味浸泡冷水。数九寒天,如此折腾,怎不叫人揪心?
小安子自幼入宫,受尽欺凌,是温有方收留他,授他读书识字,教他为人处世之道,给了他尊严与体面。在他心中,师父早已如父一般。即便冒着被责罚的风险,他也要回去尽孝。
此刻,温有方的境况只能以“生不如死”形容。自中了杜贵妃的春药,他体内如烈焰焚身,几欲自燃。无法自抑之下,他将自己锁在屋中,反复浸入冷水盆中,试图扑灭那股邪火。
正值腊月严寒,屋内虽有炭盆与地龙,依旧难敌酷寒。一夜折腾,他病得一塌糊涂,春药未解,人却高烧不止,烧得昏沉。
即便病入膏肓,他仍保持一丝清明,唯恐太医诊出端倪,传到皇上耳中,始终不肯求医。
小安子请假归来,见他已烧得昏死过去,急得几欲落泪,又不敢擅违师命。情急之下,他找来干兄弟风厉寒商议,二人一咬牙,背着温有方请来太医。
他们请的是太医院德高望重的童太医。童太医诊脉后,又翻看温有方的眼睑,沉吟片刻,斟酌道:“是风寒之症,来的猛烈些。开几副药,服下便好。”
小安子与风厉寒不通医理,听太医如此说,未起疑心,忙依方抓药,煎好喂温有方服下。
入夜,萧云冶遣人询问温有方的病情。小安子忙将童太医的诊断转告来人,请其回禀皇上。得知温有方病势汹汹,萧云冶当即命内务府取一株百年老参,命人炖汤为温有方补身。
殊不知,童太医早已看出温有方的病根,却因惧怕惹祸上身,刻意将中毒之症讳称为风寒。他开的药方暗含解春药之效,辅以几味治风寒的草药,医术精妙,仅一剂药便让温有方的高烧稍退,渐有苏醒之兆。
小安子与风厉寒见他病情好转,唯恐他醒后责怪擅请太医,便先将童太医送走。皇上的老参送到时,二人只当参汤能滋补元气,未多思索,命人切片炖煮,喂温有方服下。
谁料天地万物相生相克,那百年老参与温有方体内的春药余毒恰好相冲。
参汤入腹不久,温有方猛地睁眼,捂腹哀嚎,剧痛扭曲了他的面容。小安子与风厉寒大惊失色,急派人再请童太医。奈何毒性发作迅猛,未等太医赶到,温有方已七窍流血,气绝身亡。
温有方在宫中位高权重,他的死讯如惊雷炸响,震动朝野。萧云冶亲赴探视,见他死于毒发,当即下旨彻查死因,并命厚葬。
杜贵妃闻知温有方噩耗,五内如焚,悲痛欲绝,当即病倒。
苏含烟则惶惶不可终日,尤闻皇上严查死因,更是吓得魂不附体,生怕追查至锦绣宫。若果真查到,依杜贵妃的性子,定会将所有罪责推到她身上,她恐难逃替死鬼的命运。
幸而,负责调查的风厉寒仅查出温有方服过春药,便未再深究。他唯恐挖出龌龊隐情,毁了义父清誉。太监虽身残,声望犹存,宫中不乏以隐秘手段排解生理需求的先例。
风厉寒疑义父或因此自服春药,却误食老参,致毒发身亡。他思虑再三,上奏萧云冶,称温有方因祛寒药与老参相克而死,并无人为陷害。
温有方很快被隆重下葬。小安子与风厉寒披麻戴孝,充作孝子,扛灵幡送葬。
小安子哭得几欲昏厥,悲痛难抑。
同样悲恸的还有锦绣宫的杜贵妃。若非病体沉重,她定要亲往哭灵。她在宫中换上素净棉袍,摘下金玉首饰,换以素银簪环,内着纯白素缟,以寄哀思。
她心如刀割,恨不能随温有方而去,对萧云冶的恨意更是滔天。
她认定温有方之死必是萧云冶所为,卸磨杀驴,兔死狗烹。她料杜氏与她将来亦难逃此劫,咬牙切齿道:“萧云冶,本宫绝不饶你!”
锦绣帐中,她一遍遍低咒,恨意如毒,誓要手刃仇人。
转眼到了年关。青谣这段时日过得颇为舒心。萧云冶未再打扰,萧云川也不知何故,命白嬷嬷送来和离书,竟未提归还聘礼之事。彻底摆脱燕王府,青谣心头畅快。
燕王府的回忆多是屈辱与痛苦,如今一刀两断,她如释重负,走路都觉轻快。
她多日未出府,闲时与素云学刺绣,向雪灵习武艺,偶尔逗弄小白,涂几笔画,或与雪灵、倾雪说笑,日子过得自在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