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居然成了资本家》最新章节。
系统断断续续的分析,田毅一句也没听进去。他的视线牢牢锁定在那个穿灰西装的高瘦黑人身上——这个奥巴马,是让系统第二次出现异常反应的人,绝非等闲之辈。
田毅的反常让陆虎也察觉到了不对劲,他顺着田毅的视线望去,低声咕哝:“黑人?”
这声低语像惊雷般劈过田毅的脑海,他猛然灵光乍现:纽约真正能点石成金的,从不是美联储,而是哈莱姆区那些藏在地下的投票机。恰在此时,奥巴马转身,系统突然彻底黑屏,仿佛有只无形的手掐断了资本家的算法咽喉。
田毅再不顾及周遭环境的威胁,推开车门就往人群里挤,像着了魔一般。
“参议员认为《梦想法案》真能通过吗?”一名菲律宾裔学生提问时,奥巴马指尖轻叩讲台,声音穿透嘈杂的人群:“当三万无证移民子女的命运握在国会山老爷手里时,我们该问——是谁在2001年用H-1B签证吸干了发展中国家的工程师?又是谁在墨西哥边境建墙,却给华尔街开了赦免令?”
掌声雷动中,田毅的脊椎窜过一阵电流。这正是他谋划已久的“移民资本化”战略核心——通过游说扩大技术移民配额。
系统突然回光返照,在视网膜上投射出一组惊悚的对比图:(民主党)奥巴马移民政策——
① 推动高技术移民配额增加300%
② 建立跨境人才税收优惠区
③ 开放移民债券二级市场
种族配额制(非洲裔45%)
“原来如此……”田毅擦掉鼻血,嘴角弯起一道意味深长的弧线。这人才是自己要找的人选,比希拉里更合适——因为他要用移民政策,重新绘制美国的肤色版图。
田毅再次坐进防弹奔驰后座,车载屏幕上闪烁着劳拉·西伯尔的第七通未接来电,还有一条电话录音。
“田先生,我是开放社会基金会的劳拉·西伯尔。哥大终身教授授勋仪式还剩42分钟——您若缺席,明早《纽约时报》头版就会是‘中国富豪洗钱入常春藤’的调查报道。”
此刻,脑海里的系统仿佛挣脱了压制,将她的声纹转化为一把数据匕首:【西伯尔情绪熵值91%|催促动机:XXX开放基金会需24小时内确认中国外储动向】
呵呵,看来有些人急了。
“去哥大。”田毅扯下领结扔向座椅。
纽约列克星敦大道急速倒退,成了模糊的色块。“田总,哥大校董会要求您必须亲自接受绶带。”前排助理林薇的速记本上,铅笔尖已经划破了三张纸页,“先锋领航,贝莱德的观察员都在贵宾席第三排。”
田毅降下车窗,哈德逊河的冷风裹挟着华尔街铜牛身上的腥气扑面而来。此前,他刚用“中国减持美债计划”从芬克手里骗来50亿做空杠杆,可此刻,哥大的象牙塔却又亮出了政治绞索。
30分钟后,“玄武”的轮胎碾过哥大校园的梧桐落叶,田毅凝视着洛氏图书馆的罗马柱——这座象征着知识与理性的建筑,如今成了资本巨兽与大国博弈的双面祭品。
洛氏图书馆纪念礼堂内,穹顶壁画中手持天平的女神俯视着人群。田毅的牛津皮鞋踏过红毯,系统瞬间扫描全场:
【检测到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立场:批判新自由主义|危险系数:★★☆】
【二楼包厢藏着宣布参选参议员的希拉里】
这老太婆居然也来了,看来除了哈佛,哥大也是她的地盘。
洛氏图书馆的穹顶倾泻下金色的光芒。当劳拉·西伯尔将镶嵌着哥伦比亚蓝宝石的教授勋章挂上田毅脖颈时,系统在他脑内疯狂解析满场掌声的声纹图谱:
【检测到CIA定向声波采集|坐标:二楼东侧廊柱】
【斯蒂格利茨视网膜反光异常|疑佩戴生物特征记录镜片】
“祝贺你,田教授。”斯蒂格利茨的握手像一把钢钳,突然压低声音,“上周我在北京见到周小川行长……他问起你对次贷市场的判断。”
……尼玛,当过白宫克林顿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的教授,果然就算拿了诺贝尔经济学奖,撒谎也这么不避人。这种话,骗鬼都不信。
几乎同时,脑海里的系统炸开警报:
【声纹欺诈指数99%】
【策略建议:利用学术演讲释放战略烟雾弹】
田毅笑了笑,低声回敬:“教授是否记得,您批判世行时说过‘当资本戴上学术面具,比枪炮更危险’?这就是我对这次次贷危机的理解。”
等斯蒂格利茨失望下台,聚光灯打在了演讲台上,檀木讲台被照得发烫,田毅的掌心却渗出冰冷的笑意。
当田毅展开一份复印件时,台下劳拉·西伯尔的红唇像刚剖开的血管,微微颤抖——要说这里谁最怕田毅说错话,就数她了,毕竟田毅的哥大博士文凭,是通过她才得来的。
观众席上的林薇钢笔微颤——那是国安特制的信号记录仪,正在向北京发送加密脉冲。她是越来越看不懂自己这个老板了:背负着USAID的“腐蚀计划”,本应低调行事,可一到美国,就在国安的眼皮底下频频搞出大动作,现在甚至站在哥大的演讲台上准备发言。他到底想干什么?真敢打国家的外储的主意吗?
但田毅接下来的动作让全场错愕——他将演讲稿复印件丢进了垃圾桶。
“女士们,先生们!同学们!”
“我是田毅,哥伦比亚大学金融工程系终身教授,也是你们口中‘那个从北京飞来纽约的黄种人’。”【在国外很多人分不清中国城市名,几乎把北京和中国划等号】
“今天站在这里,不是来讲Black-Scholes公式怎么推导的,也不是教你们怎么用蒙特卡洛模拟给期权定价。我想谈点‘不务正业’的事——女性平权,以及美国的移民政策。这两种被严重低估的资产,正在悄悄重塑整个金融工程学科的版图。”
这时,台下已经有人皱起了眉。金融工程?那不是一堆随机微分方程和C++代码的事吗?跟“女权”有什么关系?跟“绿卡”又能扯上什么边?
田毅解开高定西装的纽扣,声音陡然提高:“同学们是不是有了疑惑?这很好。但请听我一句:如果你只看到数学,那你就错过了资本流动的本质。金融工程从来不只是钱的数字——它是人才,是时间,是制度套利的空间,更是社会结构的映射!是你们身边每一位女性的智慧!是每一位移民精英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