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大唐异姓王,从揭皇榜开始》最新章节。
李世民微微点头,在殿中来回踱步,脚步声在空旷的宫殿中回响,仿佛是思索的节奏。
颜末继续说道:“陛下还可派人暗中拉拢燕王身边一些尚有良知之人,许以重利,为我大唐所用。分化其内部势力,待时机成熟,里应外合。”
杜如晦眼睛一亮:“此计甚妙,只是这人选需谨慎挑选。”
“可从陛下信任的侍卫或者官员子弟中挑选机灵聪慧之人,加以训练后派去。”颜末补充道。
李世民停下脚步,目光坚定地看向众人:“就依诸位爱卿所言,先按此计划行事。房玄龄、杜如晦,你们二人负责筹备赏赐之物,挑选合适的使者送去燕王处。李靖、尉迟恭,你们加强周边军事部署。”
李世民想了想,继续说道:“至于赏赐,那就赏燕王开府仪同三司之权,在昭告文武权臣,让他们知晓朕的旨意。”
众人齐声应道:“遵旨。”
李世民神色威严,目光缓缓扫过殿下众人,随后抬手示意:“诸位爱卿,先坐下吧。”
房玄龄率先微微欠身,随后优雅入座,他目光低垂,似在思索。
杜如晦紧随其后,动作沉稳,落座后表情严肃。
李靖身姿挺拔如苍松,大步迈向座位,衣袂轻拂,坐下时手习惯性地抚着胡须。
尉迟恭则迈着豪迈的步伐走来,重重坐下,椅子发出轻微“嘎吱”声。
颜末亦缓缓归座,眼中尚带着思索之色。
李世民双手交叠置于膝上,沉声道:“北方梁师都盘踞多年,朕想趁东突厥内乱,出兵讨伐,朕欲将梁师都一战灭之。不知你们意下如何?”
房玄龄微微皱眉,稍作思忖后起身,向李世民恭敬行礼,缓声道:“陛下,是今年打,还是明年开春再打,此中大有讲究。若是今年打,臣以为不妥。一来,粮草军械不齐,尚需时日打造。如今各州县虽已着手筹备,然距离充足完备仍有差距。军粮征集需调度各方,运输线路要精心规划,军械锻造更求精益求精。”
他伸出一根手指,微微抬起,“二来,今年天气恐有反常。臣观近日天象,风云变幻莫测,北方冬季寒冷,若遇暴雪狂风,我军行军艰难。若是不能在十一月底之前打赢,那我军极有可能被拖住。届时,粮草消耗加剧,士兵冻伤患病者增多,损失不可估量。”
言罢,房玄龄轻轻叹了口气,退回座位。
李靖站起身来,双手抱拳向李世民行了一礼,目光坚定,开口道:“陛下,臣有几点考量。从军事战略角度看,梁师都据守朔方,其城防必定有所布置。我军若此时出兵,对其城防布局了解不足,盲目进攻易陷入被动。且朔方周边地形复杂,山川河流交错纵横,冬季寒冷更会使部分道路冰封难行。我军大部队行进,若道路不畅,后勤补给线极易被切断。”
他稍作停顿,环视众人后继续说道,“再者,梁师都背后有突厥势力,虽如今突厥内乱自顾不暇,但一旦我军出兵,突厥难保不会横插一手。若在冬季出兵,我军行动相对迟缓,突厥若趁机出兵支援梁师都,我军将会陷入两面夹击的困境。且冬季作战,士兵战力受寒冷天气影响,武器装备也易出现故障。比如弓弩的弦在低温下可能变脆,影响射程和威力;刀剑在寒冷中可能变脆,易折断。所以,此时出兵风险极大。”
说完,他看向李世民,坐了回去。
杜如晦紧接着站出,微微颔首,赞同道:“陛下,臣附议房大人和药师之言。从兵力对比来看,梁师都虽兵力不如我大唐,但他据城而守,又有突厥暗中支持的可能。我军出兵人数、兵种配置、行军路线等都需详细规划。若此时出兵,准备不足,风险极大。”
尉迟恭挠了挠头,思索片刻后,谨慎说道:“臣以为明年开春再打。不过务必要快,不能让东突厥有所反应。开春之后,天气转暖,我军行军速度可加快,粮草运输也更为便利。同时也要防止梁师都不敌,有北逃的想法。梁师都一旦北逃,进入突厥领地,日后再想剿灭他,就更加困难了。我们必须提前截断他的退路,布下天罗地网。”
李世民微微点头,目光转向颜末,问道:“颜卿,你觉得呢?”
颜末从愣神中回过神来,起身抱拳行礼,说道:“陛下,臣觉得他们说的都对。那就明年开春再打,不过还是要注意,就像尉迟将军所说,要打就要做到一战毙敌,不能让梁师都北逃。臣以为可提前在梁师都可能逃窜的路线上布防,派出精锐骑兵在边境要道巡逻,以防万一。”
“嗯,诸位爱卿所言甚是。”李世民停下脚步,转身看向众人,“那从现在起,便开始筹备开春之战。房玄龄、杜如晦,粮草军械之事就交予你们二人统筹。务必确保粮草充足、军械精良。”
房玄龄和杜如晦起身领命:“陛下放心,臣等定当竭尽全力。”
“李靖、尉迟恭。”李世民继续说道,“你们二人负责制定军事战略,研究朔方地形,演练士兵。开春之后,朕要看到一支虎狼之师。”
李靖和尉迟恭齐声应道:“遵旨!”
“至于幽州那边。”李世民琢磨一番,“就让知节和叔宝带兵去吧。”
李世民看向房玄龄和杜如晦二人,“你们二人最近辛苦一些。”
二人闻言,立马站了起来,齐声道:“为陛下分忧,乃微臣本分。”
李世民转而看向颜末,“至于颜卿,朕要是有个适龄的公主……罢了,你们先退下吧。”
众人齐声道:“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