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化问天:千古一帝

第1446章 获得传承(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造化问天:千古一帝》最新章节。

在场的这些人,在参悟玉灵剑诀的过程中,几乎都遇到了不同的疑惑。

但是,当他们提出疑问的时候,秦伏天几乎都能够非常清晰地解答出来,而且秦伏天的解答方式深入浅出,让人很容易理解。

所以,这些修士一个个也都是越发心惊,秦伏天似乎对这门《玉灵剑诀》已经理解到了完全透彻的地步。

可是,《玉灵剑诀》乃是一门顶尖的修真剑法,并且一共有九层,秦伏天就算再厉害,天赋再好,也不可能在短短一个月之内,做到将这一门剑法完全领悟通透吧?

“秦丹师,我也有一个问题。”

就在这时候,付奇也是看向秦伏天,提出心里的疑惑,“我参悟玉灵剑诀的第五式龙游天地,只能够爆发出一条剑龙,但是秦丹师你却能够一剑化三龙,这是为什么呢?”

付奇提出这个问题,周围其他人都是不由得微微皱眉。

因为付奇之前算计了秦伏天,现在他提出这个问题,秦伏天又是否会回答他呢?

秦伏天淡淡地看了一眼付奇,说道:“因为,你在玉灵剑诀方面的领悟还不如我。”

付奇马上道:“那我要将玉灵剑诀参悟到怎样的层次,才能够和秦丹师你一样,一剑化三龙?另外,秦丹师已经指点过其他道友,是否能够不计前嫌,也指点我如何做到一剑化三龙?”

周围其他修士,一个个都是在心里暗骂这个付奇脸皮太厚,而且太过无耻。

之前算计秦伏天,现在又来请教秦伏天。

如果秦伏天教他如何一剑化三龙,只怕这个家伙,反手就会再次挑战秦伏天。

毕竟,擂台之战,也是众人约定,真正的胜负,可是并不以擂台战作为标准。

秦伏天瞥了一眼这个付奇,似笑非笑说道:“这可没有办法指点,你只需要继续参悟就行,等你参悟这门剑法到了一定的境界,自然就能够做到了。”

付奇听到秦伏天这么说,不禁有些失望,秦伏天这样回答,明显就是在敷衍他。

不过就在付奇想要继续开口的时候,玉灵仙人的雕像突然再次传出灵力波动。

而后玉灵仙人的声音也再次传来。

“到此为止,这一次考核已经正式结束。我的传承获得之人,也已经选定,现在……除了传承者之外,其他人都离开这里吧。”

玉灵仙人声音传来的同时,一道道白色光芒便是凭空出现,将在场的所有修士都包裹在白色光芒当中。

接着,除了秦伏天之外,所有人都是感觉到周围景象不断变化。

几个呼吸之后,这些人全都已经离开了仙陵,来到了仙陵之外的玉灵湖畔。

至于原来那些没有进入仙陵的各大宗门、势力之人,已经在这里等候了了足足一个月有余的时间。

当看到其中的人出现的瞬间,这些人全都围了过来。

“七哥,申长老,你们出来了。”

其中公孙雪看到公孙图和申映红的时候,连忙走了过来。

“你们可是获得了玉灵仙人的传承?”公孙雪带着希冀地看着公孙图和申映红。

这一次进入仙陵的修士一共是十一个,而万宝楼这边占据了其中两个名额。

这么看来,万宝楼这次能够获得传承的希望还是很大的。

同样,其他那些宗门之人,也都是好奇地问各自宗门回来的修士。

“没有,现在出来的这些人,全都没有获得传承!获得传承的人,已经被玉灵仙人留下了,应该没有这么快出来!”这时候,公孙图回答公孙雪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异界亡灵炼金师
异界亡灵炼金师
一个为了生存下来的小骷髅,在另一个世界的奇幻历程
怂师傅
我,有间客栈是怪异
我,有间客栈是怪异
关于我,有间客栈是怪异:当身患重疾的玄墨魂穿异世,成为妖魔鬼怪中不死不灭的怪异,因本体是一间客栈时,他如何做起了自己的生意,谋求诸天永恒的道路。
午夜笔者
长生:开局与嫂嫂相依为命
长生:开局与嫂嫂相依为命
关于长生:开局与嫂嫂相依为命:大齐王朝末年,乱象四起,民不聊生。李长生穿越而来,为了照顾嫂嫂陈月莲,他开始谋取生计。他发现自己劈柴可以获得劈柴技能,且还可以刷经验值,不断提升这个技能。叉鱼可以获得叉鱼技能,轻松就将叉鱼技能提升到圆满境界,叉到了一条条麦穗鱼。渐渐地,李长生与嫂嫂陈月莲的生活越来越好。他还修炼了养生术、拔剑术等武学,在武道上也有着惊人的成就,寿命也是越来越长。原本只是想和嫂嫂过好小
斩尽日月星辰
火炼星空
火炼星空
轻轻拂去封面上的灰尘,林风怀着分忐忑的心翻开第一页……“火灵师,五系天灵师之一,是武者中极为罕见的存在,以控火着称。……林家少年,手执长枪,孤身踏上武者之路。这是一个浩瀚而神秘的世界,这是一个星空最强者的崛起之路。一人,一火,炼尽星空!新书《刀碎星河》已上传^_^
猪小小
全职法师
全职法师
一觉醒来,世界巨变。藏匿于西湖下的图腾玄蛇,屹立时如摩天大厦。游荡在古都城墙外的亡灵大军,它们只听从皇陵下传出的低语。埃及金字塔中的冥王,它和它的部众始终觊觎着东方大地!伦敦有着伟大的驯龙世家。希腊帕特农圣山上,有神女祈福。威尼斯被誉为水系魔法之都。奈斯卡巨画从沉睡中苏醒。贺兰山风与雨侵蚀出的岩纹,组成一只眼,山脊是眶,数万年来凝视着上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