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

第四十二章 既然不杀,那就升个官?(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最新章节。

他居然睡着了,他怎么能睡得着的!!

朱元璋在听完欧阳伦的一番言论后,整个人都不好了。

毕竟现在有人告诉他,他的江山在一百多年之后将会遇到极其残酷的极寒天灾,这将威胁到大明江山的统治!

朱元璋可是希望大明江山能够千秋万代的传承下去,一百多年……他绝对不能让大明如此短命!

这话要是别人说,他估计直接就让人拉出去砍了,但说这话的是欧阳伦,这家伙虽然怂,但聪明是真的聪明,这是他不得不承认的。

而且这个家伙还猜出了他想要迁都的想法,所以对于欧阳伦的分析,他宁可信其有。

暂时还不能杀欧阳伦,得想办法将解决极寒天灾的办法弄清楚后再说。

“标儿,欧阳伦说的这些都记下来了吧?”朱元璋沉声问道。

“嗯嗯,全部记下来了。”朱标点点头。

“关于极寒天灾的事情只有咱们父子几个知道,不许其他人知道!知道者杀无赦!”朱元璋眼中透着阴冷杀意。

“是,父皇!”虽然朱标觉得父皇朱元璋这有些狠了,但他也明白,这种消息一旦让有心者知道,必然对大明照成极大的影响和损害。

“咱们走吧。”

“父皇你不见四妹夫了么?”朱标有些疑惑问道。

“他都睡觉了,咱们这个时候去,你觉得他会理会我们么?”朱元璋现在并不想在欧阳伦面前曝光自己身份,该听到的都已经听到,见不见也就不重要了。

从天牢出来,朱标回东宫,而朱元璋则是逛荡到坤宁宫。

“妹子!”

朱元璋背着手走进宫殿内。

马皇后依旧是在纳鞋,不过这鞋已经快要做好了。

马皇后抬头看了一眼朱元璋,又低头继续纳鞋起来。

朱元璋也不生气,而是主动坐到马皇后身边,看着其手中的鞋,笑着道:“妹子,这鞋是靴子,肯定是给咱做的吧,嘿嘿,还是自己媳妇懂得疼人。”

“谁说是给你做的,我这是给标儿做的,他的鞋坏了!”马皇后淡淡道。

听到这话,朱元璋脸色一僵,又凑近看了看,连忙道:“不对不对,这肯定不是给标儿做的,他的脚小!”

“那就是给老二、老三、老四他们做的。”

“还是不对,他们的脚都小,也就我这脚合适,你不信让我试试!”说完,朱元璋就抬起脚。

马皇后没好气的拍了朱元璋的脚,然后将最后一针收好,将鞋子递给朱元璋,“赶紧试试吧,要是不合脚我再改改。”

“好嘞!”朱元璋脸上乐开了花。

拿起鞋就开始试穿。

“妹子,你是不是还在怪我太过绝情,非要斩欧阳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
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
关于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一觉醒来,杨景发现自己穿书了!他竟然也会赶上时代的洪流,过了吧穿书的瘾!可惜的是原身是草包皇帝就算了,还是个炮灰配角!连书名都是(看狗皇帝如何自毁江山!)在书中,杨景帝不但听信谗言,把忠心耿耿的皇后一家害的家破人亡,还独宠祸国殃民的妖妃窦小环,最终导致输的一败涂地!江山被人颠覆,害死了发妻和亲儿子,把一个孽种宠上天,直到自己身死道消才看清这一切,原来都是贵妃和他好弟弟
天蝎王
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
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
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亲爹暴毙,现代农学博士王瑞丰一睁眼就成了被抛弃的寒门弃子。回到祖宅,族亲欺他无依无靠!旱灾肆虐?他开渠引水保收成!赋税压顶?他改良农具效率翻番!昔日同窗嘲讽、他反手一个县试榜首打脸!从一介布衣到权倾朝野!且看寒门弃子如何玩转朝野,成为那万人之上!
王王小花
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
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
这个皇位是我的:高悠穿越了。穿越成了大恒朝刚被太后赐死的太子。既然你要我死,那我也不让你活。“东宫侍卫,随我杀进皇宫,诛杀太后。”
屠日
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
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
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纨绔世子,被国师断定为“大燕灾星”,沦为刑场刽子手。法医刑警意外魂穿附身于猝死世子,获得读心术。他以现代法医刑侦思维重组古代疑案,用读心术撕开权贵伪面。当他说出“刑场不是终结,而是真相的开始”时,整个王朝一众宵小都为之颤栗。他卷入夺嫡漩涡,用连环奇案作棋,将刑案卷宗铺成通往帝王的修罗道。“既说我是灾星,便让这星辰为证我要这大燕律法,比天命更高!”斩的是头颅,碎的是阴谋,争
沐轶
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
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
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秦阳开局穿越到三寸丁身上,此时恰逢乱世,饥荒,灾年,饿殍遍野,民不聊生。面对此情此景,秦阳丝毫不慌,他看着眼前物资丰富,资源多种的大东北,毅然决然扛上弓箭,深入山林中。凭借上一世的记忆和系统,黑熊,野猪,东北虎,傻孢子等猎物完全是手到擒来!就在旁人啃树皮,吃观音土之时,秦阳却是有吃有喝,顿顿有肉,成功带着妻女奔向小康。秦阳不光养活了妻女,甚至成为了地主,纳了三妻四
长风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