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

第六十九章 身为咱的女婿,背个锅怎么了?(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最新章节。

“可国库现在需要钱”朱元璋嘀咕道。

马皇后淡淡道:“重八,你难道忘了欧阳伦的提议么?”

“你是说开海禁?”朱元璋连连摇头,“海禁是国策,不能因为点钱就解开,这是原则和底线。”

“我没让你直接开海禁,而是让马家商队和永安府合作,理由就像欧阳伦说的那样,打击走私!”马皇后直接道:“不过这事不能让标儿参与,他毕竟是一国储君。”

“棣儿.他是番王,也不行。”

就在马皇后思索的时候,朱元璋主动说道:“让棣儿派个人去打理这件事情不就好了,棣儿就番的时候,咱给棣儿安排了好几个侍从太监,里面不乏有机灵的,忠诚可靠,出了事情让侍从太监、欧阳伦担责就是。”

“欧阳伦是伱女婿!”马皇后强调道。

“身为咱的女婿,背个锅怎么了?再说了到时候朕也不会冤枉他,这事是他提出来的。”朱元璋气鼓鼓道。

“大不了,咱答应你,只要他不叛国投敌、造反、祸害百姓,小贪小罪,咱都留他一命,如何?”

听到这话,马皇后也不再多说什么,她很清楚能让朱元璋做出这样的承诺已经相当不容易,毕竟朱元璋以往对待贪官那都是宁可错杀绝不放过。

朱元璋、马皇后正聊着,王忠进来禀报。

“陛下,丞相胡惟庸领着一群御史、大臣在殿外等候,似乎是有重要事情禀报!”

马皇后见状,开口道:“陛下既要处理国事,妾身便先退下了。”

等马皇后走后。

朱元璋回到龙椅上坐下,脸色恢复威严、冷峻,同时挥手让王忠把人带进来。

很快。

胡惟庸为首、陈宁、涂节等一众御史、大臣簇拥在后,进入太和殿。

“臣胡惟庸叩见陛下!”

“臣等叩见陛下!”

众臣声音震耳欲聋、声势浩大。

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不悦,不过却没有表现出来,而是微微露出笑意,“丞相,你们这是为了何事而来?”

这个胡惟庸,自从当上了丞相之后,彻底坐稳了淮西勋贵头把交椅,借着丞相权柄,提拔亲信、结交将领,整个朝廷几乎成了胡惟庸的一言堂。

中途朱元璋也明里暗里敲打过胡惟庸几次,结果这家伙非但没有收敛,反而是越发疯狂,最近又拉拢了吉安侯陆仲亨、平凉侯费聚,如今朝堂上已经没有另外一股势力可以与其抗衡。

对于胡惟庸的所作所为,朱元璋全都看在心里,不过却没有急着下手。

按照欧阳伦的官员分类,这胡惟庸属于是坏却有能力的一类,目前还需要胡惟庸办事,可以晚一些下手。

平日里,这胡惟庸行事还算是稳重,今日为何如此大费周章。

朕倒要看看这胡惟庸肚子里到底是藏着什么事。

跪在地上的胡惟庸,原本都准备起身的,结果朱元璋却是没让他起来,只能是继续跪着。

“陛下,臣等今日前来,是想要参奏一人!此人心思险恶、罪大恶极!”

胡惟庸一副忠肝义胆的样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红楼之皇权枯骨
红楼之皇权枯骨
关于红楼之皇权枯骨:一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名着红楼梦更是人人有自己的看法。笔者对于贾家的倒下没有一点同情,作为封建社会的勋贵,他们享尽荣华富贵,然而他们却,藏污纳垢,贪张枉法,无视世俗礼法!目光短浅且各个装腔作势!入红楼拆掉四大家族,他们没有一个无辜之人!
流浪的西北
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
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
洪武帝的崩溃瞬间:韩成穿越洪武十五年,一睁眼就发现自己躺在宁国公主的鸳鸯枕上。朱元璋提着长剑破门怒吼:欺辱朕的掌上明珠,凌迟!别慌。韩成掏出手机播放,臣刚用未来科技测了,公主还有二十天阳寿。
艾比兔子吉
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
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
关于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一觉醒来,杨景发现自己穿书了!他竟然也会赶上时代的洪流,过了吧穿书的瘾!可惜的是原身是草包皇帝就算了,还是个炮灰配角!连书名都是(看狗皇帝如何自毁江山!)在书中,杨景帝不但听信谗言,把忠心耿耿的皇后一家害的家破人亡,还独宠祸国殃民的妖妃窦小环,最终导致输的一败涂地!江山被人颠覆,害死了发妻和亲儿子,把一个孽种宠上天,直到自己身死道消才看清这一切,原来都是贵妃和他好弟弟
天蝎王
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
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
这个皇位是我的:高悠穿越了。穿越成了大恒朝刚被太后赐死的太子。既然你要我死,那我也不让你活。“东宫侍卫,随我杀进皇宫,诛杀太后。”
屠日
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
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
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纨绔世子,被国师断定为“大燕灾星”,沦为刑场刽子手。法医刑警意外魂穿附身于猝死世子,获得读心术。他以现代法医刑侦思维重组古代疑案,用读心术撕开权贵伪面。当他说出“刑场不是终结,而是真相的开始”时,整个王朝一众宵小都为之颤栗。他卷入夺嫡漩涡,用连环奇案作棋,将刑案卷宗铺成通往帝王的修罗道。“既说我是灾星,便让这星辰为证我要这大燕律法,比天命更高!”斩的是头颅,碎的是阴谋,争
沐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