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华娱2016:从燕影文学系开局》最新章节。
2016年中国电影市场457亿,遭遇了十年来增速最缓慢的一年。
较2015年440.6亿的成绩微涨16.4亿,同比增长3.73%,大多数资本与业内对2016年的增值都不满意。
近年来,伴随着电影产业突飞猛进地发展,票房从2001年的不足10亿人民币发展到457亿的数字,
换言之,时隔14年,中国电影票房翻了47倍,跃居成为全球电影市场的第二位。
虽然说2016年周兴驰执导,《美人鱼》破33亿大关的影片,拿下了中国影史票房冠军,值得高兴。
只因为营销做的太好了,“我们都欠兴爷一张电影票!”
但其实其他电影并不怎么出色,不得不承认,观众已经变了,面临高票价时选择更加理性对待。
以往受追捧的“大IP”、“粉丝电影”、“青春题材”都不灵了。
可以简单看看2016年国产片票房TOP10排名
NO.1《美人鱼》33.9亿
NO.2《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12.亿
NO.3《湄公河行动》11.8亿
NO.4《澳门风云3》11.1亿
NO.5《盗墓笔记》10亿
NO.6《功夫熊猫3》10亿
NO.7《长城》9.7亿
NO.8《绝地逃亡》8.8亿
NO.9《从你的全世界路过》8.1亿
NO.10《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7.78亿
由于2015年的《西游降魔篇》、《心花路放》等多部影片保底成功、票房大卖。
所以很多公司2016年都参与保底发行,但不少电影都遭遇了票房滑铁卢,
除了最典型的《叶问3》外,微影时代保底《致青春》4亿,实际票房为3.37亿;
博纳影业保底《封神传奇》10亿,票房最终2.8亿;
恒业影业为《夏有乔木雅望天堂》保底4亿,票房仅有1.5亿;
耀莱影视为《我不是潘金莲》保底5亿,实际票房4.8亿。
曾被高喊的“大制作”、“大IP”,明星效应、火爆青春爱情题材都纷纷衰退,
保底越来越变为一项风险较高的投资。
“《美人鱼》保底的成功让不少人振奋,尤其去年保底的电影大部分口碑不佳,
也有公司愿意‘搏一把’,但最尴尬的是行业的各种操作。
一、偷票房事件全面曝光
《叶问3》票房注水,大规模票补、票房造假,主要疑点包括:“幽灵场”全部爆满。
经查实,该片共有7600余场、3200万元票房造假。
事后,负责该片发行的公司一个月内被责令暂停新的电影业务,73家影院被通报批评。
拥有千亿市值的快鹿集团陷入危机,此事件堪称行业的重要分水岭,
此后影视市场票补明显减少,中国电影市场的消费拐点到来,虚高的市场泡沫逐渐蒸发。
二、艺术片制片人跪求票房
吴添明导演的遗作《百鸟朝凤》上映后遭遇市场冷待,票房仅仅只有数百万,
身为出品人的方励痛心疾首,年过六旬的他在网络直播中跪求排片,最终电影收获8690万元的票房成绩。
此事也引发了全民反思与讨论:艺术电影的市场之路究竟该如何打开?
三、豆瓣猫眼评分系统危机
圣诞档三部影片《摆渡人》、《长城》、《铁道飞虎》,
无论用什么拍摄方式或营销手法,观众都不是特别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