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1980重生:重工帝国的诞生》最新章节。
虽然只有真实挖掘机的五分之一大小,但该有的功能一样不少。
最关键的时刻到了——液压系统调试。
沈良站在操作台前,手心微微出汗。
即使有着未来的技术记忆,第一次调试依然让他紧张。
“启动!”
柴油机轰鸣起来,液压泵开始工作。
压力表的指针缓缓上升:50巴、100巴、150巴...
当压力达到180巴时,沈良按下了动臂上升的按钮。
奇迹出现了!
小型挖掘机的动臂缓缓抬起,动作平稳流畅,没有丝毫颤抖。
车间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工人们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真的动了!”
“这玩意儿居然能干活!”
王大力抚摸着液压油缸,眼中满是赞叹:“小沈,你这技术真是没话说。”
沈良控制挖掘机做了几个基本动作——动臂上升下降,斗杆伸缩,铲斗开合。
每个动作都精准到位,液压系统运行平稳。
陈志华闻讯赶来,看到这一幕时愣住了。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亲眼看到自主研发的液压挖掘机样机成功运转,还是让他激动不已。
“试试挖土!”有工人喊道。
沈良点点头,操纵挖掘机向一堆沙土移动。
履带转动声清脆,动作灵活自如。
铲斗准确插入沙土,液压缸推动下轻松挖起一斗沙子,然后平稳地转向旁边倒出。
整个动作一气呵成!
车间里响起更热烈的掌声。
一些原本对这个项目持怀疑态度的老工人,此刻也不得不服气。
“厉害啊,这小机器比人工效率高多了。”老刘感慨道。
陈志华走上前,拍拍沈良的肩膀:“小沈,这下你可立大功了。”
沈良擦了擦额头的汗珠,内心其实比表面看起来更紧张。
毕竟这是他在这个时代的第一个重要作品,成败关系到后续计划能否顺利推进。
“陈厂长,这只是样机。”沈良谦虚地说,“距离真正的产品还有很长路要走。”
“怎么说?”
“首先是规模化生产的问题。”沈良指着样机,“手工制造一台容易,但要批量生产就需要完整的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体系。”
陈志华点头表示理解。
“其次是成本控制。”沈良继续说道,“现在这台样机的材料成本就超过了八千元,如果加上人工和设备折旧,造价至少一万五。”
听到这个数字,在场的人都倒吸一口气。
要知道,1980年一个工人的年工资也就七八百元。
一万五的造价意味着什么,大家心里都有数。
“能降下来吗?”李建军问道。
沈良思考片刻:“通过改进工艺和批量采购,成本可以压缩到一万元以内。但关键是要有市场需求。”
这话说到了点子上。
再好的产品,没有市场也只能是摆设。
“市场应该不成问题。”陈志华信心满满,“现在国家大搞基础建设,到处都需要挖掘设备。”
沈良心知肚明,1980年代确实是中国基础建设的起步期。
水利工程、交通建设、城市改造,到处都需要挖掘机械。
问题是,当时的用户购买力有限,多数还是依靠人工作业。
“不如这样。”沈良提议道,“我们先造几台投入实际使用,看看效果如何。”
“好主意!”陈志华一拍大腿,“正好厂里的煤场需要改造,可以试试这小家伙的威力。”
就在这时,车间外传来一阵汽车声。
几个人走了进来,为首的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西装笔挺,气质不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陈厂长,听说你们搞出了新产品?”来人笑着说道。
陈志华赶紧迎上去:“孙局长,您怎么来了?”
原来是市机械局的孙局长。
他目光扫过车间,最终落在那台小型挖掘机上,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这就是你们的新产品?”
“是的。”陈志华有些紧张,“刚刚试车成功。”
孙局长绕着挖掘机转了一圈,不时点头。作为机械行业的老手,他一眼就能看出这台设备的技术含量。
“液压传动?”
“没错。”沈良主动上前介绍,“全液压控制,操作简便,效率是人工的五到八倍。”
孙局长多看了沈良几眼:“你是?”
“技术员沈良。”
“年轻人,这是你设计的?”
“主要设计工作是我做的,但离不开厂里各位师傅的支持。”沈良回答得很谦虚。
孙局长点点头,对沈良的态度颇为满意。
“能演示一下吗?”
“当然可以。”
沈良重新启动挖掘机,在孙局长面前展示了各种操作。
动臂、斗杆、铲斗的精确控制,履带的灵活转向,整机的协调动作,都让孙局长大开眼界。
“不错,很不错!”他连声赞叹,“这技术水平已经接近国外同类产品了。”
听到这话,在场的人都兴奋起来。
要知道,孙局长可是见过世面的人,能得到他这样的评价,说明产品确实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孙局长,您觉得这产品有市场前景吗?”陈志华试探性地问道。
“当然有!”孙局长毫不犹豫地回答,“现在正是搞建设的时候,这种设备需求量很大。”
他顿了顿,又说:“不过,要想批量生产,还需要上级部门的支持。”
沈良心中一动,知道机会来了。
“孙局长,我想问一下,如果我们要扩大生产规模,需要走什么程序?”
“首先要通过技术鉴定。”孙局长说道,“然后是生产许可证,最后是市场推广。每一步都不容易。”
沈良点头表示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