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1980重生:重工帝国的诞生》最新章节。
沈良皱着眉头查看着变形的部件。
他知道这种问题在后世已经有了成熟的解决方案,但现在的技术条件还达不到。
“能不能用补偿器来解决?”小王提出建议。
“理论上可行。”沈良在草稿纸上快速画着示意图,“但是补偿器的精度要求很高,制造难度不小。”
接下来的一个月,整个团队都在为这个技术难题而苦恼。
每天加班到深夜已经成了常态,办公室里经常传出激烈的讨论声。
就在大家陷入困境的时候,沈良想起了一个巧妙的解决办法。
“咱们为什么不换个思路?”他在黑板上画出了一个全新的设计方案,“既然热膨胀无法避免,那就让它为咱们所用。”
这是一种自适应补偿结构,能够根据温度变化自动调节间隙,确保冷却效果的稳定性。
“这个想法太妙了!”王教授眼前一亮,“利用热膨胀本身来实现补偿,简直是化腐朽为神奇。”
新的设计方案很快得到了项目组的一致认可。但在制造过程中,又遇到了新的挑战。
“加工精度要求太高了。”车间主任为难地说道,“咱们的设备精度达不到这个标准。”
沈良沉思了一会儿,然后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咱们可以用组合加工的方式来解决。”
他的方案是将复杂的结构分解成若干个相对简单的部件,然后通过精密装配来达到整体精度要求。
“这种方法在理论上是可行的。”陈工程师仔细研究着图纸,“但是装配的技术要求会很高。”
“那就培训装配工人。”沈良毫不犹豫地说道,“技术问题总有解决的办法。”
为了确保装配质量,沈良亲自制定了详细的操作规程,并对每一个装配工人进行了严格培训。
“每个螺栓的扭矩都必须精确控制。”他一遍遍地示范着标准动作,“差一点都不行。”
经过两个月的努力,改进版的连铸机终于制造完成。所有人都紧张地等待着最终的测试结果。
“开始试运行!”沈良下达了指令。
巨大的机器缓缓启动,发出低沉的轰鸣声。液态钢水从高温区域流入结晶器,在螺旋式冷却系统的作用下快速凝固成型。
“温度控制正常!”操作员大声报告。
“冷却速度均匀稳定!”
“产品质量优良!”
一项项指标都达到了设计要求,甚至超出了预期。整个车间再次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这次真的成功了!”小王激动得眼中含泪,“咱们创造了历史!”
王教授更是兴奋得语无伦次:“这台连铸机的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不,应该说是领先水平!”
消息很快传到了部里。不到一周时间,就有一大批领导和专家赶来视察。
“这就是你们研发的连铸机?”一位部级领导仔细观察着正在运行的设备。
“是的,首长。”王教授自豪地介绍道,“这台设备的技术指标已经超过了国外同类产品。”
领导满意地点点头:“很好!这项技术对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随行的外国专家也表达了浓厚的兴趣。他们仔细研究着设备的每一个细节,脸上写满了惊讶。
“这种螺旋式冷却结构很有创意。”一位德国专家用蹩脚的中文说道,“在欧洲还没有见过这样的设计。”
沈良心中暗自得意。这些技术在后世确实是常见的,但在1980年代绝对算得上是超前的创新。
“小沈同志,你真是了不起。”部级领导拍着沈良的肩膀,“国家需要更多像你这样的技术人才。”
就在众人沉浸在成功喜悦中的时候,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了。
“沈工,有人要见你。”小王匆匆跑进办公室,“说是从上海来的。”
沈良疑惑地走出办公室,只见一个中年男子正在门口等候。这人穿着考究的西装,一看就不是普通人。
“请问您是沈良同志吗?”中年男子主动伸出手,“我是上海重型机器厂的厂长,姓李。”
沈良和他握了握手:“李厂长,您大老远跑来有什么事?”
李厂长环视了一下四周,压低声音说道:“咱们能单独谈谈吗?这里不太方便。”
沈良心中一动,带着李厂长来到了一间小会议室。
“沈同志,我这次来是想和您谈一个合作项目。”李厂长开门见山地说道,“我们厂想引进您的连铸技术。”
“引进?”沈良有些意外,“您的意思是...”
“技术转让。”李厂长直接说道,“我们可以出一个很好的价格。”
沈良沉默了几秒钟。他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如果技术转让成功,他个人可能会获得丰厚的回报,但同时也可能影响到钢研院的利益。
“李厂长,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沈良谨慎地回答,“技术转让涉及很多方面,不是我一个人能决定的。”
“我理解您的顾虑。”李厂长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文件,“这是我们的合作方案,您可以先看看。”
沈良接过文件,快速浏览了一遍。方案内容很详细,包括技术转让费、后续合作模式等各个方面。
“条件确实很诱人。”沈良合上文件,“但是我需要时间考虑。”
“当然,当然。”李厂长连忙点头,“这么重要的事情确实需要慎重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