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穿成败家女?我拒绝摆烂带飞全家》最新章节。
圣旨以极大的篇幅,充分肯定了新昌县主沈嘉岁的卓越才能——将其封地颍州治理得安居乐业,政通人和;更盛赞其研制出的“手弹”等火器,威力巨大,于国有大功,巩固国防。鉴于此等不世之功,特破格册封沈嘉岁为——“新昌王”!
以颍州为其世袭封地,并委以重任,总领永州城一切重建事宜!
女子封王!本朝头一遭!自古未有之殊荣!
圣旨念完,整个县主府门前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这石破天惊的封赏震得说不出话来。
就连沈嘉岁本人,也愣在了原地,一时没能反应过来。
还是燕回时最先回过神,轻轻碰了碰她的手,两人一同叩首谢恩:“臣(臣妇)接旨!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宣旨太监将圣旨恭敬地交到沈嘉岁手中,脸上堆满笑容:“恭喜新昌王!贺喜新昌王!”
这一刻,所有人才仿佛被解除了定身术一般,哗然之声骤起。
永定侯夫妇和老侯爷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看着沈嘉岁,满心满眼都是骄傲与自豪。
满月宴与新王册封的喜讯交织在一起,让整个新昌县主府沉浸在一片前所未有的震惊与狂喜之中。
而这惊天动地的消息,也正以最快的速度,向着四面八方传扬开去。
宣旨的公公却并未立即随着队伍离开,他寻了个由头留下,待到四下无人注意时,方才恭敬地请燕回时和沈嘉岁移步偏厅,说还有陛下口谕需单独传达。
到了偏厅,那公公脸上的官式笑容收敛了些,变得更为谨慎。
他并未立刻说什么口谕,反而从贴身的衣襟内,取出一封密封得极其严实的信函。
那信封材质普通,并无皇家标记,但封口处的火漆印却异常独特。
“燕将军,新昌王,”公公压低了声音,神色肃然,“此乃陛下亲笔手书,嘱咐奴才,必须亲自交到燕倾城小姐手中。”
他顿了顿,补充道,“陛下严令,此信需绝对隐秘,万不可经他人之手。”
燕回时和沈嘉岁对视一眼,心中皆是一凛。
皇帝如此大费周章,绕过所有明面程序,私下传递一封给倾城的信?这绝非寻常。
沈嘉岁立刻吩咐心腹丫鬟:“快去请倾城过来,就说我有事寻她。”
不多时,燕倾城便款款而来。她今日穿着一身淡雅的湖蓝色衣裙,并未因宴席而过分打扮,反而更显清丽脱俗。
那宣旨公公一见到燕倾城,目光便微微一凝,随即竟不着痕迹地端详起她的容貌来,从眉眼到唇形,看得格外认真,仿佛要将她的模样深深印刻在脑子里。
燕倾城被看得有些莫名,但还是依礼微微颔首。
那公公看了好一会儿,似乎确认了什么,这才上前一步,双手将那封密信呈上,语气是前所未有的恭敬:“燕小姐,此乃陛下亲赐,请您亲启。”
燕倾城疑惑地接过信,指尖触碰到那特殊的火漆印时,颤抖了一下。
她走到窗边,背对着众人,小心翼翼地拆开了信封。
信纸展开,开头的四个字,便让她浑身猛地一颤——
“吾儿倾城”。
仅仅四个字,瞬间击碎了她所有的平静。她的眼圈倏地就红了,鼻尖发酸,赶紧低下头,强忍着不让泪水滑落。
她飞快地浏览着信上的内容,字不多,却字字沉重,充满了无法言说的牵挂、愧疚和一种深沉的父爱。信中没有提及任何具体身份,也没有承诺,只有殷切的叮嘱和深深的思念,以及对她如今安好的欣慰。
原来…他都知道。
他知道她在这里,知道哥哥嫂嫂待她好。可他不能认她,不能接她回去,甚至不能光明正大地关心她。
只能用这种隐秘的方式,传递对她的挂念。
燕倾城死死咬着下唇,将呜咽声堵在喉咙里。原来她不是无父无母的孤儿,她的父亲是那九重宫阙里的至尊,可这身份带给她的,却是此生难以相见的痛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良久,她深吸了好几口气,才勉强平复了翻涌的心绪。
将信纸仔细地折好,重新塞回信封,紧紧攥在手心,仿佛握着什么稀世珍宝。
她转过身,眼睛还红着,但脸上已努力挤出一丝微笑,对那公公轻声道:“有劳公公了。请您稍候片刻。”
说完,她快步走出偏厅,回到自己的闺房。不过一盏茶的功夫,她又回来了,手中多了一个小巧的卷轴。
“公公,”燕倾城将卷轴递给宣旨太监,声音轻柔却带着一丝哽咽,“这是我平日无事画的一幅小像。劳烦公公带回宫中,交给陛下。便说倾城一切安好,请他勿要挂念。”
那公公神色一凛,无比郑重地双手接过那卷轴,如同接过千斤重担:“燕小姐放心,奴才定将此物完好无损地呈至御前。”
完成了这桩最秘密的使命,宣旨公公明显松了口气。
他又转向沈嘉岁,笑道:“王爷,陛下还等着您的谢恩折子呢。”
沈嘉岁心领神会,立刻命人备好笔墨纸砚。她略一思忖,便落笔写下一封回信。
信中,先是郑重其事地叩谢皇恩,感激陛下信重,并立下军令状,必当竭尽全力治理好颍州和永州,不负陛下所托。言辞恳切,态度端正。
然而写到最后,她的笔触却悄然变得柔和起来,竟絮絮叨叨地写起了家常,说永定侯爷和老夫人身体康健,今日抱了曾外孙女多么开怀;说小长乐如何乖巧,吃饱了就睡;甚至还提了一句颍州今日天气晴好,试验田里的稻子看着金灿灿的,预示丰收。
字里行间,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一种近乎女儿对长辈的亲近感。
她聪明地没有提及燕倾城和那封密信半个字,却用这种方式,委婉地向那位不能相认的父亲,传递着女儿一家安好的讯息。
宣旨公公收了回信,不再耽搁,即刻便带着队伍匆匆离去,马蹄声很快消失在街道尽头。
“女王爷”的册封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在外界自然引起了巨大的波澜和议论。
女子封王,实在是太过惊世骇俗,茶楼酒肆里,说什么的都有。
但这议论并未持续太久。因为新昌王沈嘉岁根本没有给人们太多嚼舌根的时间,她紧接着颁布的一道政令,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