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山海玄穹录》最新章节。
血雾自裂谷深处翻涌而上,凝成九丈高的兽首门扉。林霄踏在青铜锁链交织的悬桥上,足底灵纹与《禹贡·九州鼎》残篇记载的"地脉血络"相合,每一步都激起锁链表面龟甲纹的震颤。第十一境"云殛合道"的雷罡在经络中流转,却在触及谷底升腾的血煞时骤然坍缩——那煞气竟裹挟着上古巫族祭祀时残留的《归葬书》残页,每片血雾里都浮沉着焦黑的甲骨文字。
"喀嚓!"
悬桥第七根锁链突然断裂,断裂处涌出的不是铁屑,而是凝结成《山海经·大荒南经》所述"相柳之毒"的碧绿液滴。液滴坠入深渊的刹那,谷底传来八道青铜编钟的轰鸣,钟面蚀刻的饕餮纹迸射血光,将整座裂谷映照得如同剖开的巨兽脏腑。
林霄右掌翻出云殛雷圭,圭面《连山易》篆文刚亮起,左侧岩壁突然探出三只骨爪。爪尖缠绕的并非鬼气,而是《黄帝内经·刺法论》记载的"瘟癀之脉",暗红脉纹如活蛇般钻向气海穴。脊柱二十四云窍应激而鸣,迸发的裂霄鞭却穿透骨爪虚影——那竟是《道藏·洞玄部》所述"血影化形术"!
"铛!"
第三声编钟震响时,兽首门扉轰然洞开。门内悬浮着三百六十枚玉质甲骨,每片甲骨都烙印着《三坟》残卷中记载的巫族血誓。林霄左脚踏入门槛的刹那,所有甲骨同时翻转,露出背面《青囊书》所述"人疴"病纹——纹路中渗出墨绿脓血,在空中凝成九黎部落祭司持握的骨杖。
骨杖顶端镶嵌的夔牛眼珠突然转动,瞳孔里映出林霄髓海深处的若木灵根。灵根表面《周易·蛊卦》篆文骤亮,云殛道域自发展开,却在触及骨杖时被《尚书·吕刑》记载的"五虐之刑"纹路腐蚀。杖身裂开的缝隙中,钻出三条缠绕《难经·十五难》病气的血蜈蚣。
"雷车,起!"
林霄咬破舌尖喷出精血,血珠在半空凝成《开元占经》所述的"荧惑守心"阵图。阵图中央钻出八驾青铜雷车,车轮碾过血蜈蚣时迸发的不是雷火,而是《千金翼方》记载的"砭石针雨"。千万枚石针穿透骨杖的瞬间,门内景象骤变——三百甲骨拼合成《河图·玉版》所述"九宫血池」,池中浮起一具身缠《阴符经》锁链的玉骨。
玉骨右手指骨缺失处,插着一柄刻满《鹖冠子·世兵》战纹的青铜钺。林霄云窍中的雷罡刚触及钺身,整座血池突然沸腾,池底升起九根铭刻《吴越春秋》残句的刑天柱。柱面浮雕的断首巨人竟睁开双眼,脖颈断裂处喷出的不是鲜血,而是《楚辞·招魂》所述的"雄虺毒雾"。
"破!"
林霄双掌合握雷圭猛击地面,第十一境特有的云殛道纹如蛛网蔓延。道纹触及刑天柱时,柱体表面突然浮出《淮南子·本经训》记载的"羿射九日"图——图中金乌坠地所化的赤炎,竟将毒雾灼烧成《神农本草经》所述"丹砂升天"的朱红烟霞。
烟霞凝聚处,玉骨突然站立。空洞的眼窝里亮起两簇《列子·汤问》记载的"岱舆山火」,火光照耀下,青铜钺表面的战纹开始蠕动,化作八百名《战国策》所述的"技击之士」虚影。这些虚影结成的军阵,竟暗合《孙子兵法·九地篇》杀局!
林霄足尖点地腾空,脊柱云窍中钻出九条噬云虬蛟。虬蛟缠绕成《周易·履卦》所述的"虎尾之阵」,与军阵轰然相撞。气浪掀飞血池表面的《吕氏春秋》残页时,玉骨左掌突然按在池面——池底浮起《汉书·艺文志》失传的"风后握奇经」八阵图!
八阵轮转产生的罡风,将林霄右臂划出三道《金匮要略》所述的"三焦逆脉」伤口。伤口溢出的却不是鲜血,而是《周易参同契》记载的"虎啸铅汞」——银白汞液与玄青铅气在空中交织,凝成《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所述的"伏熊分威势」。
熊掌拍碎"死门"阵眼的瞬间,玉骨胸腔突然传出《越绝书》记载的"姑苏蛇语」。青铜钺应声飞起,斧刃劈出的不是刃气,而是《盐铁论》所述"盐霜冻髓」的寒潮。林霄后撤半步,云殛雷圭在身前划出《周易·既济卦》火纹——卦象与寒潮相撞时,竟产生《齐民要术》记载的"酒酢沸腾」异象!
沸腾的雾气中,玉骨右手指骨突然生长复原。新生的指节上缠绕着《春秋繁露》所述的"天人感应」金线,指尖轻弹便引动血池底部《竹书纪年》残简。残简文字化作实体,在空中拼成《尉缭子·天官》所述的"刑德四时」困阵。
"云殛合道,开!"
林霄怒喝声震动血池,第十一境全部威能爆发。脊柱二十四云窍同时坍缩成《周易·复卦》所述的"雷在地中」态势,迸发的不是雷光,而是《难经·二十八难》记载的"奇经八脉」虚影。八脉如锁链缠住玉骨,将其拖入若木灵根表面的《洛书·五行大义》漩涡。
漩涡深处传出《尚书·洪范》所述的"五行相克」爆鸣,玉骨寸寸碎裂。当最后一块指骨化为齑粉时,血池底部升起三块《尔雅·释天》记载的"玄枵星图」玉璧。璧面裂纹中渗出银白髓液,在空中凝成《周易·系辞》所述"天地氤氲」的道纹。
道纹烙入眉心的刹那,林霄眼前浮现《黄帝四经》所述的"刑德二柄」。左手握住的刑剑刺穿虚空中的《商君书·开塞》残页,右手执的德印镇压住《孟子·告子》所述的"夜气」——当二者在膻中穴交汇时,血渊深处突然传来《左传·昭公七年》记载的"三坟五典」共鸣!
共鸣声震碎九宫血池,露出下方《水经注》所述的"地脉黄泉」。泉眼处立着一块半人高的赤玉碑,碑文正是《归藏易》失传的"血祭篇」——而碑顶凹陷处,赫然与林霄手中雷圭形状完全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