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期限已到,他一剑重振族风!

第4526章(1/1)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年期限已到,他一剑重振族风!》最新章节。

再到后边,则是完全将所在的一方中大型宇宙群完全统治,才有了现在的天一道域。

传闻天一道域当代四重天宇宙神都有十多位,四重天巅峰都有三四位之多,而实力最强的天一道主,实力据说比乾一帝君也差不了多少。

如此一方强大的势力,即便是第一梯队的五大最强势力,都不敢轻易招惹。

而除了天一道域外,魔元山内依旧还存在着一些连第一梯队五大最强势力都为之忌惮的势力存在。

就像魔元山内公认,最强大的两大杀手势力,魔渊跟暗界!

……

一方完全昏暗的天地,不仅没有光亮,甚至都感应不到任何生命气息的存在。

就仿佛一片死地。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片死地,却是那两大最强杀手势力之一,暗界的总部所在。

昏暗的殿宇内,隐隐有着一道烛火摇曳。

在殿宇最上方座椅上,一名古铜色战甲覆盖全身,只剩下一对冷厉眼眸露出在外边的高大身影,正坐在那里,看着摆放在桌案上的一份暗杀名单,名单上有几个名字,以及对方愿意拿出的报酬讯息。

这古铜色高大身影,便是暗界之主!

作为整个暗界唯一的领袖,能够出现在他面前的暗杀名单,自是非同一般。

“一枚混元圣果,就想要我暗界去暗杀血衣会馆的屠尊主?想的倒是挺美的。”暗界之主嗤笑着,发出的乃是如银铃般女子的声音。

“告诉他,一枚混元圣果,杀普通的四重天巅峰足以,但要杀血衣会馆的四重天巅峰,还不够,让他除混元圣果外,再加两份乌心魔焰。”

“是。”下方的一名暗界强者立即应声。

……

暗杀血衣会馆的四重天巅峰……

若是寻常势力,想都不敢想。

可对在魔元山内已经存在了不知多少岁月的暗界来说,却算不得什么。

暗界的底蕴极其深厚,而且手段更是了得,漫长岁月来,第一梯队五大最强势力的强者他们暗杀过很多位,可直到现在,暗界依旧存活的好好的。

外界也早有传言,只要能给的足够代价,在魔元山内,除至高境第二阶段强者之外,暗界就没有人不敢暗杀的。

暗界之主看着那暗杀名单上,其他几个名字,正在考虑着如何处理,可忽然……

“嗯?”

暗天之主有所感应的抬起头,那唯一露出的一对冷厉眼眸当中,竟露出一丝骇然。

她已经感应到,有人来到了这方天地。

可要知道,这里是暗界的总部所在,无尽岁月来除了暗界最核心的几人之外,没人知晓这方天地具体位置所在的。

何况这方天地也早已经被她布下了重重手段,没有经过她的允许,可对方却直接出现在暗界之内?

“你们都出去。”暗界之主下达命令。

殿宇内的两人当即躬身离去了。

在这两人走后,这殿宇的尽头,一名银白长袍男子缓缓走了过来,这银白长袍男子面容温和,给人无比亲切的感觉,身上也没有散发出任何的气息。

可一直坐在殿宇最上方的暗界之主,看到来人后便立即起身,身形一晃,暗界之主来到银白长袍男子面前,随后单膝跪地,行礼道:“属下拜见大人!”

“嗯。”银白长袍男子微微点头,“都这么多年过去了,难得,你还记得我?”

“属下的一切,皆是大人所赐,自然不敢忘却。”暗天之主恭敬无比。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开局长生万古,天道求我别搞事
开局长生万古,天道求我别搞事
穿越玄幻世界,?君墨昀一路开挂修炼至准帝巅峰,距离当世大帝仅一步之遥。奈何天道压制,前路断绝,眼看就要成为史上最强炮灰!
爱吃麻婆豆腐的苏小友
李二的重启人生
李二的重启人生
大家好我叫李二李二的李一二三四的二
.李二
刚毅坚卓的他们
刚毅坚卓的他们
这是一段艰苦卓绝又可歌可泣的光辉岁月。小说主要讲述1938年到1946年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合并,在昆明组建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八年建校期间,无数大师汇聚昆明,在物资极其匮乏的战乱年代保持了精神上最大限度的高贵和富有。西南联大延续了中国的诗书传承,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的莘莘学子在四川昆明这块淳朴、美好的土地上兢兢业业求学、拳拳之心报国,在无比动荡的艰苦岁月里度过了永生难忘的青春岁月。八年抗战,联大
推敲夜僧
洪荒:叠盒子,六十万亿体内世界
洪荒:叠盒子,六十万亿体内世界
叠盒子,六十万亿体内世界:圣母勿入。凝练不灭意志,领悟太始之意,贯穿岁月长河,身融混沌,衍生大道。地仙境界体内开辟亿万洞天,凝练先天一炁。天仙境界亿万洞天演化世界,分裂真灵,融入世界,演化亿万天道。大罗者真灵融入无尽虚空,肉身演化混沌,超越岁月,意志贯穿时空,一念界生,一念界灭。林昊意外穿越到了洪荒,成为一名巫人。身为巫人,没有元神,无法修行仙道?血脉不纯,没资格入巫族?恰逢三清收徒,前去搏一搏
苍穹木木
乱将令之钟鸣
乱将令之钟鸣
一声钟鸣,唤醒了黎明,引来了第一缕阳光,洒落在老人破烂衣衫上,透过散乱头发的间隙,透过停留在老人白发上的晶莹血珠,轻抚在熟睡婴儿的脸庞上。少年郎站在被撞破的大门前,紧紧的攥着老将军的大手,默默回望残破家族最后一眼,便随着将军上了马车,离乡远...
不与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