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外卖通万朝

第250章 日行一善(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我的外卖通万朝》最新章节。

朱元璋见到赵匡胤的第一时间就是对传到后世那一份份画像的否决。

这玩意儿果然不太靠谱。

本以为自己鞋拔子脸已经够离谱了,没想到赵匡胤也是,和画像上的唯一相似之处,就是都是个人。

只是朱元璋想不明白,为何自己传下去的是鞋拔子脸,他赵匡胤分明是个独眼,怎么偏偏传下去的是美化后的?

“哦,你说他这只眼啊?被人揍的。”

孔星的声音响起。

朱元璋:???

孔星:“我到他那边说自己是仙家子弟,有通往仙界的路子,他不信,非说我是像徐福那样的诈骗犯!还说,我既然是仙家的,那就不会怕他的亲卫队,他要和我比划比划,试试真假。”

“这样的要求,那我必须满足他啊!”

“所以我就让项羽发起单挑申请。一群人,没一个能打的。”

赵匡胤在旁边多次想打断孔星的话为自己辩解几分,自己其实是很能打的,可项羽他不是个人啊!

也不知道那历史上的霸王怎就变成了这样,专攻下三路不说,打完还开嘲讽,激怒后继续下三路招呼。

还是说,汉高祖当年打的就是这样的?

那他最后赢了可真牛批。

“只被揍瞎一只眼睛,你,赚了。”嬴政开口劝慰着赵匡胤想开点,以瞎一只眼换取大宋未来的好前程,这买卖怎么想都是赚!尤其是大宋还不穷,那钱多到花不完,搞成赔款给出去!反正都是要给出去的,给谁不是给呢?

赵匡胤:“……,那你怎么不瞎掉一只眼睛来换!”

嬴政:“朕不是拿其他东西已经换过了吗?”

“什么?”

“朕给他封侯了啊!”

“你给他封...”赵匡胤感到大脑的褶皱被抚平,他可是打听清楚了,那什么外商侯,古往今来头一份!权限也极为诡异,享有大秦无论是对外还是对内的经商权。

除了这个,什么宅子啊,食邑啊都没有。

“你就给个这玩意儿?”赵匡胤心里很不平衡,这东西,自己也能给啊!而且还能给的更多!

早说只要这个就行了啊!那自己这只眼睛算是怎么个事?算朕活该?

嬴政:“朕可没那么小气,自然还给了点别的。”

“你还给了什么?”

而后,赵匡胤就被领到了那盖有嬴政私印,亲笔所书的‘天下第一帅’牌匾下。

赵匡胤:……

赵匡胤已经无心再追问嬴政还给孔星什么了,他现在只关心另一个问题。

“朕的那些臣子,还没凑够赎金把朕赎回去吗?”

是的没错,他,赵匡胤,被绑架了。

在交完那笔‘保护费’后,就被安以方便‘贴身保护’的由头,带到了大秦。

想要回去也很简单,给赎金。

以及,大秦官方招待赵匡胤这段时日的所有花销。

彼时,某时空。

赵普看着手中的清单实在想不通他们的陛下在大秦到底过的是怎样奢靡的生活。

“每晚安排三千人的哄睡服务?”

只看这一条,赵普说不羡慕那都是假的。

三千!还是每晚!

也不知道官家这腰还挺不挺得住。

“要不,还是晚些时日把官家赎回来吧。正好也准备点补品,给官家补补身子。”

赵普觉得整个朝堂上都没有比自己更为官家考虑的臣子了。

自己多贴心!

官家回来一定会夸奖自己!

至于不给赎金,换个官家这事儿,不是没人想过,但不敢赌。

万一,那绑匪收不到钱,把折磨一通官家再放回来呢?

官家那武力值可不是虚假的。

这种事儿,那绑匪绝对做的出来!

夜,深了。

大秦,咸阳最森严的狱牢里。

赵匡胤躺在草垛铺就的‘床’上听着三千死囚的嚎叫,辗转反侧,久久无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
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
关于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尤清之嫁进宁国府,丈夫贾珍胡作非为,小姑子惜春养在荣国府,便宜儿子贾蓉也是一摊烂泥。可惜尤清之家世浅薄不能挟制丈夫。整治宁国府,还得把出家的贾敬请回来。还好贾敬给力。儿子出去得罪人,打!儿子出言不逊,打!实在不行了,老子就给你下毒,免得你出去惹祸。公公给力,尤清之专注养娃,扳正贾蓉,抱回惜春。没想到回金陵还能有机会搞事业。尤清之在红楼梦中越过越好了。至于荣国府,看你跟
李九戒
王侯世家
王侯世家
关于王侯世家:百年煌煌王朝,千年碌碌世家。每百年必有王侯兴,每千年必有高楼塌。蓝春,你可明白了?那是属于时代的浪潮!(明朝背景,不是正史)
白日才子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关于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每个读者心中都有着自己的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穿越到四合院,又是激情澎湃的年代,咱就主打一个躺平。
成人的童话
皇明土着大战穿越众
皇明土着大战穿越众
大明后军都督府真定卫舍人郑直梦到了六十年后的自己,从此大明揭开了新篇章;从此大明成了穿越众的禁区;从此地球提前进入到了统一新纪元。
叫你敢答应吗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苏瑾并不知晓他刷的短视频会被投放到万朝的观众面前。于是,无数的上古、商周、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的皇帝、士大夫、官员、读书人乃至普通人,都将这每天固定时间就会播放的天幕当做了学习知识的老师或是茶余饭后的乐子,引起了各个朝代的许多原本不会发生的变化:朱棣:“让我看看是哪个兔崽子给我上的成祖的庙号!崇祯:“对、对就是那个,快点进去看啊,朱由检看着天幕上的一个的标题,急的直跺脚。当康熙看到庚子赔
江北即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