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禅为相父加寿自己却想躺平

第281章 曹睿的纠结!(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刘禅为相父加寿自己却想躺平》最新章节。

“你这次立了功,几日之后朕会封赏!”

“下去吧!”

说着曹睿就拿起一封大案之上的文书看起来,不再与司马懿说话。

司马懿看曹睿一时不下决心。

知道这是关系到整个魏国前途的一战,急不得!

也不勉强。

随之拱手行礼退出。

看着离去的司马懿与司马昭。

曹睿对着一旁的内侍说道。

“看来朕身边这三位高级将领,真是各有各的想法!”

不等内侍说话。

曹睿向身后一躺伸了个懒腰说道。

“唉……!”

“大司马向朕上书。”

“说先平定南方吴军再回头集中力量对抗诸葛亮,到时与诸葛亮对战方可无人掣肘!”

“而大将军曹真前几日与朕说起反攻关中之事。”

“他的说法却与司马懿相似,唯一不同的是他认为应以一路偏军佯装进攻武关,而主力从弘农方向进攻潼关!”

“而今日大都督司马懿却说要以武关为主攻方向。”

“尤其是司马懿,口口声声为大魏、为朕,连个口头错误都让你抓不到!”

“现在!”

“我大魏三个军事大将说法却是三个不同方向,各执一词各说一理!”

“人人都为自己那点心思费尽心机,在朕这儿还都说的振振有词。”

“为了大魏、为了大魏,呵呵!”

这时那内待说道。

“三位都想把自己的防区变成主战场!”

“哼……!”

曹睿冷哼一声。

“手指都是分开的,这拳头如何能攥紧去打汉军!”

这时那内侍说道。

“现在三位大将貌合而神离,一时又无法把他聚在一起合力对伪汉用兵。”

“而伪汉一方又对我大魏咄咄逼人!”

“长此下去非我大魏之福啊!”

曹睿看着那内侍说道。

“你说的有理,之前的老将军们老的老、离世的离世,现下只能用他们三人!”

“朕用曹休防住东吴,不让孙权在朕与诸葛亮厮杀之时来添乱。”

“到时朕也能想出万全之策让曹真、司马懿一心对敌!”

这时那内侍说道。

“陛下,咱们大魏也是人才济济!”

“现在离开战还有很长时间。”

“陛下为何不提拔一些新人。”

曹睿抬起头看向那内侍说道。

“没太大用,这些年轻人手中没有什么实权。”

“对这三位人精起不到牵制作用。”

那内侍一笑。

“不一定非得是牵制!”

“多给年轻人一些机会,也可给三个老臣增加点危机感,让他们明白陛下不一定非要靠他们才行。”

“再说这样还能为陛下历练储备人才。”

“有利而无害啊!”

曹睿细想起来,点点头!

“你说的有理,不能只让这几人全把着大魏军权不放,还以为朕离不开他们!”

“现在三方制衡已初步平衡,是应给军中加入点新鲜血液!”

“去!”

“命人宣夏侯玄、陈泰、夏侯霸入宫!”

“这几人也可以慢慢出去随军领兵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最牛毒士,群臣骂我太无耻
我,最牛毒士,群臣骂我太无耻
周庆的官职为起居郎,职责便是记录女帝的生活。周围的宫女们有时暼到他,都充满不屑或是惋惜。只因为周庆虽是纨绔子弟,可也是堂堂新科传胪,殿试第四名,家里还是四品官。女帝也让他选职位,结果选了最没前途的起居郎。天地良心,周庆也很无奈啊。系统主线任务,是成就千古毒士。
大禾
汉水东流
汉水东流
穿越时空,热血重燃!当现代特种兵的强悍实力与明末乱世激烈碰撞,会掀起怎样的惊涛骇浪?带你领略这场跨越时空的传奇冒险。特种兵凭借现代军事知识和钢铁意志,在明末的战场上纵横捭阖。面对内忧外患,他是力挽狂澜的孤胆英雄;身处权谋漩涡,他是洞悉人心的局中智者。在汉水之畔,他改写历史,谱写属于自己的英雄赞歌。扣人心弦的情节,鲜活生动的人物,带你重回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
陈留居士
穿越古代被士兵抽,我掏出了手枪
穿越古代被士兵抽,我掏出了手枪
敢用鞭子抽我?一把92式手枪当场爆头!带一百兵马围杀我?手榴弹一手一个往外扔!步枪几十米外一枪毙命!还敢跑?我有“秋名山神车”五菱宏光,骑马也没用,当场创死,还来回碾压!缺钱?随手拿出一面镜子,震惊大楚女性,几十两银子争相购买!随手一盒伟哥,震惊达官贵人,人人重振男儿雄风!皇帝小儿想杀我?组建一支现代化千人部队,人人装备热武器,开着大卡车一路杀进京城!
东方离
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统一六国
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统一六国
林羽穿越大楚,更以一己之力退西夏,拒北魏,击匈奴!获封平西侯。却因功高震主,遭楚帝猜忌,行兔死狗烹之事。故意构陷,谋朝篡位?一手捧起来的大楚第一位女将军,竟然背叛了?曾经扶大厦之将倾,立下不世之功,却要被打入天牢?不仅要谋夺家财,还欲染指十万所向披靡的平西军?楚帝与诸臣都认为林羽再无翻盘之力,必死之时,林羽却神情平静,淡然道:“传我将令!
抓挠
大明!开局灭了鞑靼三十万!
大明!开局灭了鞑靼三十万!
大明!朕,嘉靖大帝!朕内除诸弊,富国强兵!外灭北虏南倭!收西域,征南洋!征服欧罗巴,登陆美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