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强人记事》最新章节。
梦:大肠黏膜上皮中有多种分泌细胞,主要包括外分泌的杯状细胞、潘氏细胞,以及多种内分泌细胞。杯状细胞主要分泌黏液,黏液中富含黏蛋白,可以润滑肠道,保护肠黏膜免受机械损伤和化学刺激。潘氏细胞能分泌溶菌酶和防御素的抗菌物质,可以杀灭肠道内的细菌和病原体,维护肠道微生态平衡。
强:大肠的内分泌什么作用?
梦:大肠内存在多种内分泌细胞,分泌胃动素、血管活性肠肽和生长抑素,与神经系统共同协调大肠的消化吸收功能。胃动素能增强大肠的蠕动,推动粪便向前移动。血管活性肠肽使肠道血管舒张,增加肠道的血流量,还可以能刺激肠道分泌水和电解质,调节肠道的免疫功能。生长抑素可以抑制肠道的分泌、吸收和运动,使肠道平滑肌的收缩减弱,延缓食物在肠道内的推进速度,从而有助于维持肠道内环境的稳定。
强:大肠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有什么差别?
梦:小肠黏膜具有环状皱襞、绒毛和微绒毛,极大地增加了吸收面积,能吸收多种营养物质,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分。大肠黏膜表面相对平滑,没有绒毛结构,吸收面积小,主要吸收水分、电解质以及维生素K、B,对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吸收量很少。
强:大肠既然是腹脑,与大脑一定存在联系吧?
梦:是的,大肠与大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主要通过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等途径进行双向交流,这种联系也被称为“肠-脑轴”。大肠中的内分泌细胞能分泌多种激素和神经递质,与神经系统一起,共同协调大肠的消化、吸收、排泄等功能。当大肠受到过度扩张或炎症刺激时,会通过神经信号传递给大脑,引起疼痛或不适的感觉,提醒大脑采取相应的措施。尤其是初期练习肠系膜导的僵尸,由于肠系膜的状态存在诸多问题,在引过程中会产生各种疼痛,类似便意前的痛感,在多次练习后,将肠系膜策底展开恢复初始的状态,疼痛就会消失。由于肠系膜的导引能加快大肠的蠕动,正常的僵尸会引起便稀,而便秘的僵尸会趋于正常。
强:为什么高血压时,总是脑部的血管先破裂?
梦:主要原因由脑脑动脉血管壁相对较薄,且中层肌细胞和外膜结缔组织较少,缺乏弹性和韧性。脑组织对血液供应的要求高,为了保证脑血流的稳定、充足的血液供应,脑血管会处于一种相对扩张的高压状态。此外,脑动脉在颅内的分支多且呈直角,血管周围也没有肌肉组织的包裹,血流对血管壁的冲击力较大。 “麻绳总在细处断”,多种因素综合在一起,脑动脉血管就成为“最细”的部分,破裂就理所当然了。
强:大脑这么重要的地方,为什么设计这么不合理的结构?
梦:因为大脑动脉血除了为脑部供应营养,还要为脑膜提供脑脊液,为了营养物质更容易通过血管壁,顺利补充脑脊液,所以需要血管更薄一些,空隙更多一些。脑脊液的循环路径,先从动脉血管进入脑膜成为脑脊液,然后脑脊液再回流静脉,形成循环。脑脊液需要大脑动脉血保持高压状态,所以脑动脉由心脏直接供应,形成独立的颈内动脉直供大脑。其他的脑干、丘脑、小脑、基底核和海马区由椎动脉供应。以防万一颈内动脉或椎动脉中的某一血管发生阻塞,由大脑动脉环补充。大脑动脉虽然比较薄,但没有那么脆弱,脑动脉不怕持续的高压,而怕血压高高低低的波动,突然的血压飙升,可以产生强大压力冲击,是脑血管破裂的元凶。
强:脑脊液来源于动脉血液,又回到静脉血液,脑脊液的成分与血液相同吗?
梦:相似又有区别。脑脊液主要由脑室中的动脉络丛产生,少量由室管膜上皮和毛细血管产生。血液流经脉络丛毛细血管时,由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之间存在紧密连接,形成了血管-脑脊液屏障,使得血液中的大部分物质不能自由通过。血液中只有水、电解质、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等小分子物质,通过主动转运或被动扩散的方式穿过血 - 脑脊液屏障,进入脑室形成脑脊液。脑脊液中没有血细胞,所以是无色的,当胆红素进入则被染成黄色形成黄疸,如果脑出血则被染成红色,炎症感染阶段白蛋白增加呈现乳白色。
强:脑脊液是为大脑服务的,大脑对脑脊液有没有特殊的要求?
梦:有的,脑脊液中的血糖含量低于血液,大概为血的1/2~2/3,盐离子浓度反而高于血液,形成低糖高盐的环境。由于大脑是高耗能的,当低血糖时,大脑的敏感度最高,率先发难,刺激交感神经兴奋,释放肾上腺素,导致出汗、颤抖、心悸,同时影响情绪,产生焦虑、紧张的饥饿感。如低血糖得不到及时缓解,大脑会出现头晕、头痛、视物模糊、言语不清、嗜睡等症状,甚至昏迷。
强:既然大脑是高耗能的,脑脊液为什么还要低糖?
梦:因为糖分能增加细胞膜和血管的透性,而大脑血管本身就是高透性的,在高糖的加持下血脑屏障会过渡渗出,过多物质进入脑脊液。脑脊液的主要作用是为大脑降温,脑血管的主要作用是为大脑供能。当脑血管内的水分的过渡流失,使血液黏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强,容易形成血栓;血液内小分子物质的过渡流失,导致供给大脑的营养和氧气不足。同时,血管透性增加,使更多物质渗出进入脑组织,使大脑白质疏松,引发大脑的慢性炎症反应;糖分的羟基会干扰神经递质的平衡,影响神经纤维的连接和信息传递。所以,高血糖形成反效果,不但不能增加大脑的供能,而且影响神经元的正常代谢,导致认知能下降、思维迟缓和记忆减退。
强:脑脊液是如何循环的?
梦:脑脊液从左右侧脑室的脉络丛产生后,经室间孔流入第三脑室,再经过中脑导水管进入第四脑室,最后通过第四脑室的正中孔和外侧孔流入蛛网膜下腔,在蛛网膜下腔内围绕大脑和脊髓流动,最终通过蛛网膜颗粒被吸收入静脉窦。脑脊液不断产生,又不断被吸收,处于动态平衡之中。脑脊液为大脑提供了一种相对稳定的化学环境,为脑组织输送营养物质,同时带走大脑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等废物,有助于维持大脑正常的代谢功能。当颅内压力升高时,脑脊液可以通过蛛网膜颗粒等途径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从而缓解压力;反之,当颅内压力降低时,脑脊液的生成会相应增加,以维持正常的颅内压。
强:脑膜相当于脑肺,那么肺脏与脑肺应该有联系吧?
梦:是的,肺和脑膜像“一条绳上的蚂蚱”,同受迷走神经的调节,迷走神经支配着肺的呼吸功能,也支配脑膜的血管舒缩功能。当肺部受到刺激时,通过迷走神经反馈至脑干的同时,会牵动脑膜的血管产生变化。酸碱度平衡对脑脊液非常重要,关系到神经递质的代谢和神经细胞的功能,而脑脊液的酸碱度与血液密切相关。血液的酸碱度又受肺部气体交换的影响,肺部控制二氧化碳的排出量调节血液的酸碱度。如果肺部气体交换出现障碍引起血液缺氧,脑血管的应对策略是“质量不够数量凑”,脑血管扩张,脑血流量增加,导致脑脊液压力升高。当颅内压升高导致脑脊液压力异常时,会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功能,影响糖皮质激素等的分泌,糖皮质激素对肺部的免疫功能和气道反应性有调节作用,糖皮质激素紊乱引起呼吸节律和呼吸深度异常。可以说,肺与脑膜是密切相关的,如果肺出现问题,会导致血压、血氧和体温的出现变化,进而影响血脑屏障,导致脑膜的卢内压异常,出现头痛、头晕的症状。
强:脑组织自身并没有痛觉、触觉等感觉神经末梢,为什么卢内压高会头痛?
梦:虽然脑组织没有感觉,但脑膜与脑内血管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当颅内压升高时,脑膜膨胀,会使脑膜、血管等痛敏结构受到牵拉、移位和压迫,刺激了脑膜和血管上的神经末梢,从而引发头疼。
强:在经济中心的项目中,劳务派遣是金系统内部的员工吗?
立:不是,金系统内部没有合适的角色。大脑项目十分重要,需要专业的编程团队,是专门去“劳务市场”招聘的。别看大脑整体是最灵光的,但组成大脑的神经元细胞却要求“一根筋”的类型。
梦:到此金企业基本齐全了,我们来总结下。由于采氧和携氧的业务是从火系统外包来的,真正控制呼吸的中枢在脑干。金企业是个彻彻底底的劳务中介,大部分员工都是从劳务市场招聘来的,大脑的神经元细胞,携氧的红细胞,还有所有免疫细胞,都是水属性的,诞生于骨髓,成熟于胸腺,工作于血液、组织液和淋巴液。
强:您前面说金系统的主体任务是保持水温,但从企业的发展过程来看,金系统的主业是加气站,为了采氧和携氧才建立附属的散热业务和免疫安保,散热终究是附属,怎么成为主业的?
梦:因为金系统的多数业务都是劳务分包和雇佣中介,没有所有权,所以呼吸和免疫都不是主业,只有散热业务是金系统自有的,具有绝对的话语权。
强:可是金系统只有散热的功能,没有升温功能?
梦:你忘了信息中心吗,大脑是一个耗能大户,虽然热量是大脑的副产品,但脑脊液的换热功能无意间补全了升温功能。多数时候,各方的需求都是散热,只有经济萧条,肝工厂减产,火系统下调时,才需要金系统的供热,大脑成为热源。维持稳定体温是全员的诉求,五行属性中对温度最敏感、最迫切的是土系统,所以在丘脑成立体温调节中枢。
强:感觉木系统和火系统对温度更敏感些,神经细胞、心肌细胞、腺细胞在高温下都会受到伤害,为什么是丘脑控制温度呢?
梦:因为任何器机的设计参数,都是优先考虑正常工况下的运行,而不是极端条件和故障条件。僵尸体温升高最常见的因素是肉体运动产生的大量热量,需要皮肤排汗降温。僵尸体温降低最常见的情况是环境温度低导致的失温。器机应对临时低温的方式是燃烧糖分释放热量,属于应急手段,不作为设计依据。应对长期环境低温的方法是消耗脂肪产生热量,是保持体温的主要方式,持续消耗土系统的脂肪库存。如果处于低温的环境,僵尸在充足的糖分和保温条件下,就会促进脂肪合成和存储。
强:体温调节中枢是如何工作的?
梦:在体温调节中枢内有热敏神经和冷敏神经,当体温上升,热敏神经就会激活,发出散热信号,器机出汗增加,体温降低;当体温下降,冷敏神经被激活,发出生热信号,器机产热增加,出汗降低。冷敏神经元可以刺激肾上腺激素分泌,使血管收缩,产生冷颤。有时候小便之后也会刺激肾上腺分泌,产生尿颤。
立:温度调节中心在丘脑,会不会与金系统的调控水温业务冲突,产生竞争关系?
梦:不会。土系统与金系统对温度控制的目标是一致的,土系统的诉求是维护体温稳定,无论升温和降温,对土系统来说都是利益损失。所以,土系统对金系统的调温业务是极力支持的,而且参与其中,丘脑与金系统达成调温互助机制。当病原入侵,金系统准备升温备战,首先向丘脑传递“炎症因子”信息,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收到信号后上调体温标准,僵尸产热增加,散热降低,免疫系统进入战争状态。
强:在感冒风寒的时候,头脑不清,大脑根本没做思考,为什么大脑还是像超负荷工作一样,不停的发热?
梦:为了提高免疫系统的工作效率,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提高了体温水平。当温度升高,能提高细胞的代谢率,细胞内的酶活性增强,代谢加快,有利于免疫细胞对抗病原。短期的体温升高是有益的,一般不超过38℃的低烧,体温升高可以改变病原体生存的环境,抑制其生长和繁殖,有利于免疫细胞的作战。体温升高同样促进了脑细胞的代谢,使营养物质和氧气大量消耗,从而产生大量热量,大脑持续放热。高消耗需要更多的补给,如果血液供应不能满足需求,大脑细胞可能会因缺氧和营养不足而受损。因此脑血管通过扩张来增加流量,导致颅内压升高,引起头痛、恶心等不适症状。
立:高温环境如何停止呢,是金系统战胜后再向丘脑发送降温信号吗?
梦:不是。当体温超过38℃,病原微生物生长速度会显着减缓,有助于免疫系统更好地应对病原体。由于高温是高耗能的,持续时间过长会引起火系统的关注,于是派遣“前列腺素”打断丘脑的高温水平。如果病原微生物繁殖过快,免疫系统一时无法应对,免疫细胞就会释放更多的炎症因子发动征兵,体温会进一步上升,当体温超过39.5℃,时间久了会对身体造成损害,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加重器官代谢负担,细胞功能受损。当体温超过40℃,说明战场已经糜烂了,免疫系统陷入同归于尽的打法,免疫细胞也会被高温损伤,免疫功能降低。所以,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只负责常态的温度调节,对疾病感染的发烧无能为力。
强:有时头脑发热,会做出一些反智的行为,高温能影响智力水平吗?
梦:是的。高温环境能影响大脑中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进而影响情绪和认知,导致烦躁、焦虑和注意力不集中。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中,大脑的认知水平,反应速度、判断决策能力都受到影响,所以在水蓝星上长期生活在热带的僵尸,智力水平会低于温带。严重的高温还可能导致多种症状,如中暑、热痉挛、热衰竭和热谢病,需要预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立:我们好像遗漏了金系统的家属——肚脐,肚脐在企业中是什么职位?
梦:肚脐负责过去和未来,过去是出生之前的阶段,脐带负责胚胎的营养传输和代谢排泄;未来是觉醒之后的阶段,肚脐通过胎息整合金系统的资源,改善呼吸和免疫。而未觉醒的僵尸,在出生后肚脐就陷入了休眠,成为无用的摆件。
强:肚脐如何通过胎息整合金系统?
梦:我们过去讲过“胎息”,胎息是呼吸导引之法,只有通过觉醒之路和筑基之后才能使用。肚脐通过胎息引领三焦呼吸,三焦的系膜系统与金系统密切相关,下焦系膜与大肠相连,中焦系膜与肚脐相连,上焦系膜与肺相连,上中下形成一个整体。三焦呼吸能改善僵尸的体液环境,增加淋巴液的循环,进而提高免疫力。
强:什么是三焦呼吸,您之前没有讲过?
梦:还记得我过去讲的“同声相和、同气相求”吧,这个同气相求就是三焦呼吸。在完成达摩阶段的练习后,就会逐步体会到下焦、胎息、上焦同时自主运行的状态,就是三焦呼吸。三焦呼吸导引时,能感受到系膜系统的运动变化,遍布整个体腔的曳感,就如猫科动物呼吸时“呼噜呼噜”的感觉。
强:三焦导引要注意什么要点?
梦:三焦呼吸属于体呼吸,所以三焦导引术也称“炼体术”。导引联系时,要用舌下导引的方式,位置贴近舌底的舌系带。初期能感觉到胸部的系膜向上提拉,然后是腹部系膜和盆腔系膜,关闭鼻子感觉放在肚脐上,当整个体腔合而为一,就能体会很舒服的丝丝曳感。舌要放松,舌下的引领与三焦缓慢的配合,舌下的引领准确说是跟随,跟随三焦的自然节奏,主动就会扰乱节奏。
梦:好了今天到这里吧。
强:谢谢您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