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反骨皇孙,老朱天天破防!》最新章节。
他自豪地补充道:"依此设计建造的宝船,不仅更加坚固耐用,航速还能提高两成,且能抵御更恶劣的海况。目前已有三艘按此设计建造的宝船下水试航,表现超出预期。"
朱雄英仔细查看船模,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好!此等改进,将大大增强我大明海上实力,促进互市贸易发展。"
接着,他们来到冶金车间。这里炉火熊熊,铁水翻腾,一群工匠正围着一座新式熔炉忙碌。
"殿下,这是我们新发明的'灵风炉'。"冶金首席匠师钱铁山介绍道,"此炉采用创新的风口设计和特殊耐火材料,能产生更高温度,冶炼出的钢材纯度更高,强度更大。"
他指着一旁摆放的成品钢条:"这些钢材已经过反复测试,韧性和硬度都远超以往。用它打造的刀剑,锋利程度提高三成,且不易折断;用它制作的农具,耐用度更是大幅提升。"
朱雄英拿起一块钢材仔细观察,感叹道:"此乃利国利民之物啊!军用民用皆能受益。传统工艺与新法融合,正是我所期待的发展方向。"
最后,他们参观了制瓷车间。这里的工匠们向朱雄英展示了改良后的窑炉和新创的釉色。
"殿下请看,这是我们新研发的'七彩釉'。"制瓷匠师徐子瑜恭敬地递上一件精美瓷瓶,"以往瓷器釉色有限,而此釉运用特殊矿物配方,不仅色彩更加丰富鲜艳,且能在高温下保持稳定,不会变色或流失。"
朱雄英轻轻抚摸着瓷瓶表面,只见上面绘制的花鸟栩栩如生,色彩明艳却不俗气,堪称艺术珍品。
"此瓷之美,冠绝古今。"朱雄英由衷赞叹,"它不仅是工艺品,更是我大明文化的载体,定能在海外赢得赞誉。"
离开匠造学堂后,朱雄英又前往南京港口视察。近来,互市贸易日益繁荣,来自各国的商船络绎不绝,港口一片繁忙景象。
"太孙,近月来港的外国商船已超过两百艘。"港务督办汇报道,"来自西域、南洋、甚至远至非洲和欧洲的商人,争相前来我大明通商。国库仅关税一项,收入就比去年同期增长五成。"
朱雄英看着忙碌的码头,心中满是成就感:"这正是我所期望的。互市贸易不仅带来财富,更带来先进技术和文化交流,使我大明与世界紧密相连。"
正说话间,港务督办又禀报:"太孙,有几位来自遥远西方的使节已在驿馆等候多时,希望能与殿下会面。"
朱雄英来了兴趣:"哦?西方使节?安排在明日上午吧,孙儿亲自接见。"
次日,朱雄英在南京行宫正式接见了这几位来自欧洲的使节。这些远道而来的使者带着各自国王的问候,以及对开展长期贸易的强烈愿望。
"尊敬的殿下,"一位来自威尼斯的使节通过译员说道,"我们的共和国对贵国的丝绸、瓷器和茶叶极为推崇。这些珍品在我国售价极高,深受贵族喜爱。我们希望能建立长期稳定的贸易关系。"
朱雄英微笑回应:"大明向来崇尚天下大同,欢迎四海商人来此通商。贵国的玻璃、钟表和毛织物工艺精湛,我大明也甚为欣赏。互通有无,正是互市贸易之本意。"
双方就贸易路线、商品种类、关税标准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最终达成了初步协议。这些协议不仅涉及商贸往来,还包括文化交流、技术分享等多个方面。
会谈结束后,朱雄英亲自带领使节们参观了南京城的繁华街市和几处工坊,向他们展示大明的繁荣景象。使节们无不惊叹于大明的先进技术和发达商业,纷纷表示要将所见所闻带回国向国王汇报。
当晚,朱雄英命人详细记录了与西方使节会谈的内容,连同匠造学堂的最新成果一并呈报朱元璋。
朱元璋阅后,龙颜大悦,立即召见朱雄英。
"雄英,朕看了你的奏报,甚为欣慰。"朱元璋和蔼地说,"匠造学堂培养出的工匠们,创造出如此多的新器物,足见你这一策有先见之明。至于与西方使节达成的协议,更是开创了我大明对外交往的新局面。"
朱雄英恭敬地回答:"这些成就,皆源于祖父的信任和支持。孙儿不过是按照祖父教诲,为国家长远发展做些布局罢了。"
朱元璋意味深长地看着朱雄英:"雄英,你的眼界和胸怀,远超常人。这些年来,你推行的改革,无不显示出你的雄才大略。看着这些成就,朕越发确信,将大明交到你手中,是最正确的选择。"
朱雄英深深一揖:"孙儿定不辜负祖父期望,竭尽全力为大明谋福祉。"
朱元璋点点头,又问道:"朱允炆那边,最近可有什么动静?"
朱雄英神色略变:"自上次药局事件后,允炆表面上安分了许多,但暗地里却频频与守旧派大臣接触。孙儿已安排人密切监视,但暂未发现具体阴谋。"
朱元璋冷哼一声:"此子心思深沉,不可不防。你要多加小心,切莫给他可乘之机。"
朱雄英点头应诺:"孙儿明白。"
离开皇宫后,朱雄英回到东宫,立即召集几位心腹商议。这段时间,他虽专注于推进各项改革,但也没有放松对朱允炆的警惕。
"殿下,根据锦衣卫的密报,朱允炆最近确实有所行动。"刘基神色凝重地报告,"他与几位藩王府的使者秘密会面,且多次派人前往南京城外的山林中,不知所为何事。"
傅友德补充道:"更令人担忧的是,朱允炆一派似乎在储备大量物资和武器。据我们的线人报告,他们还在秘密招募亡命之徒。"
朱雄英闻言,眉头紧锁:"看来允炆是准备孤注一掷了。加强警戒,密切监视朱允炆及其心腹的一举一动。同时,通知羽林卫和神机营,做好应对突发情况的准备。"
众人领命而去,朱雄英独自站在窗前,眺望远方。夜色渐深,南京城的灯火渐次点亮,如繁星坠落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