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贞观逆旅:归乡之途》最新章节。
“启禀都督,城外五里出现一支队伍,与前来劫掠的突厥兵发生了交战,竟然击退了敌军。”
张俭诧异道:“最近没有关于军队调动的旨意呀?”
“回都督,应当不是唐军,没有旗帜,未着铠甲,倒像是行商的护卫队伍,都身穿皮甲。
城上的军士说,那支队伍相当勇猛,挡住了敌军的冲锋后,敌军便撤走了。”
张俭颇感困惑,亲自来到了城楼,便见一支队伍稍有些杂乱,
中间多是两人抬着一人前行,眉头紧皱,看来伤亡也不小啊。
派出校尉出城询问一下,问清来路。
不多时校尉带回文书及房相的一封书信,张俭迅速看完,这才明白了内情,连忙叫人打开城门,并派人去收缴敌军装备。
秦浩众人刚一进城,便连忙请张俭帮忙寻找能养伤的地方,一番忙碌过后总算是消停了。
“多谢都督,浩感激不尽,此次遭敌实属意外,好在有惊无险。”
“正则方才说你们队伍无一阵亡?”
“虽是如此,受伤也颇多,不过好在都是刀伤。
看来互市过后,这些人不能与我一同返回了。
届时我留下两名队长,等伤好后再带他们返程,麻烦都督到时能多多照应。”
“正则勿须多礼,朔州城外百姓早已被我迁至城中,突厥已许久不来了,怕是这个部落想过来撞撞运气,可惜他们的命不太好,让正则遇到了。”
“都督过奖了,我这支护卫队只是没有在军中的名号,实际就是一支前锋军,灭他们这几十的散兵还不在话下。
只是此来不为打仗,故未带长武器,也只穿了皮甲,吃了些亏。
此次待马匹购齐,若再有相遇怕是他们想逃都不会那么容易了。”
“房相将事情在信中都一一说清了,朝廷的文书也言及要换取四百匹马。正则也是幸运,正巧后日便是互市之日,若是再晚来一日,怕是又得等上一月,如今北楼关互市一月只有一次了。”
秦浩一听有些着急道:“北楼关距朔州城还有多远?”
“北楼关位于朔州金城县,离此约一百五十里。
正则勿忧,我派名亲信亲自带正则前往,骑马去一日便可到达,到时也好将马匹安全带回。不过近两年突厥灾害频发,恐怕这价格不会太低。”
秦浩笑道:“都督瞧瞧这两个小瓶,在下便是想用两瓶此酒换得一匹,应当不会太难,待到入冬,他们可能会后悔没有多换些的。”
张俭诧异道:“这小小的两瓶便要换得一匹?真是不可思议。”说着拿起陶瓶像看宝贝似的仔细瞧着。
“哈哈,都督离京城太远,尚且不知。此酒名叫贞观酒,早已名满长安,只是产量不高,无法行销大唐罢了。”
-----------------
“陛下,护丧使上奏,之前朝廷应靖和县主的要求,翼国公派去为罗将军迁墓的人已返回长安,翼国公请旨下葬新墓地。”
“如晦身体不佳,此事便交玄龄安排吧。迁墓不可有失偏颇,一应丧葬用度,皆从宫中支取,务必让逝者安息,生者慰藉。
传令下去,下葬当日,朝中三品以上官员皆需前往吊唁,以示敬重。”
“微臣遵旨,归程之时亦可将粮食顺道运回。”
“嗯,那崔家倒是动作挺快,这是深怕朕反悔啊,做得隐秘些,有些颜面还是要顾及的。”
杜如晦开口道:“陛下,微臣认为不仅不应隐秘,还要大张旗鼓的做,如今军粮短缺,正是要向那些世家大族传出信息,
有罪者可进献粮食减罪,非常时期行非常之法,如此才能尽快补齐所需。”
李世民沉思片刻,有些犹豫,“如此是不是太过直白了。”
杜如晦坚持道:“陛下,如今草原灾害,机会千载难逢,这是首要之事,待解决掉东突厥的麻烦,陛下才能腾出手来治理内部隐患。”
房玄龄赞同道:“克明之言,臣也认同。”
李世民一拍御案道:“那便如此办吧,顺便让长安县衙和万年县衙查查近几年城中大家族的违法案件。”
“陛下,之前正则献策微臣觉得颇佳,如今长安至洛阳运河不通,实是可惜,臣与玄龄仔细商讨过,若是打通二地,北征之时可在结冰之前,从运河运兵至涿郡,将会大大节约时间,并可节省大量军需啊。”
李世民无奈道:“朕此前已看过玄龄呈上来的建议,也以书信问过洛阳的屈突通与怀州的张亮,也表示赞同。奈何国库,唉,朕亦是有些着急。”
房玄龄道:“陛下,正则曾对臣说过一策,或可解决此问题。”
李世民眼前一亮,“还有此事,玄龄之前为何不与朕说,快快道来。”杜如晦也颇感好奇是何计策。
“正则言及,可向民间发行国债,并许以常利,做为国家信用背书,民间必定纷纷响应,便可解决财政不足的难题。
但是要让民间相信国债的信誉,可以先行发行一月、三月短期的国债试水,待民间信任之后,便可发行个三年的运河国债,并专款专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