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说书人:讲述小故事》最新章节。
"陛下..."她惊慌地藏起什么东西。
"拿来!"朕一把夺过,发现是张求子的符咒。
朕将符咒掷在地上,冷笑道:"堂堂皇后,竟信这些巫蛊之术?"那一刻,朕没看见她眼中的泪水,只看见她不再年轻的容颜。
三、赵氏姐妹的魅惑
鸿嘉三年(前18年),朕在阳阿公主府初见赵飞燕时的惊艳,至今难忘。她身轻如燕,在鼓上起舞的模样,让朕想起了年轻时的许后...
"这是臣妾的妹妹合德。"飞燕将身后更娇艳的女子推到朕面前。合德抬眼望朕的那一瞬,朕就知道,朕沦陷了。
四、废后的锥心之痛
为了立飞燕为后,朕听信谗言,以"巫蛊"之罪废黜许后。宣诏那日,许后摘下发簪披头散发地跪在朕面前:
"陛下可还记得当年誓言?"她惨笑着问,"白头偕老...呵呵..."
朕拂袖而去,却在转角处听见她撕心裂肺的哭声。那声音,至今仍在朕的噩梦中回荡。
五、班婕妤的忠言
班婕妤曾跪在朕面前苦谏:"陛下,赵氏姊妹出身微贱,恐非良配啊!"朕却将她贬入冷宫。后来听说她在长信宫每日打扫庭院,还写下了《团扇歌》以明志。
有一次朕路过长信宫,看见她独自扫地的背影,突然想起当年她为朕讲解《诗经》时的模样。朕站了许久,终究没有进去...
六、最痛的罪孽
永始元年(前16年),宫女曹氏为朕生下皇子。合德知道后,竟以死相逼:"陛下若留此子,妾立即撞死!"
那晚,朕亲手...(声音哽咽)那个襁褓中的婴儿,他抓住朕的手指时,笑得那么开心...
后来许美人也诞下皇子,合德故技重施。这一次,朕甚至没敢去看那孩子一眼...
七、迟来的醒悟
绥和元年(前8年),朕病重卧床时,只有年老色衰的班婕妤前来侍奉汤药。飞燕姐妹早就躲得远远的,生怕染上病气。
"爱妃..."朕虚弱地问,"你说朕这一生,是不是做错了太多?"
班婕妤只是默默地为朕掖了掖被角,就像当年朕批阅奏章到深夜时那样。那一刻,朕突然明白了什么是真心,什么是假意...
八、临终的忏悔
(气息微弱)朕这一生,负了许后,负了班婕妤,更负了那两个无辜的皇儿。若真有来世,朕宁愿...宁愿只是个寻常百姓,与心爱之人...白头...偕老...
(声音渐消)那首《团扇歌》怎么唱的来着..."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晚年心境:
一、未央宫的黄昏
绥和二年(前7年)的初春,朕独自站在未央宫的高台上,看着夕阳将宫墙染成血色。侍从说,曲阳侯王根又在府中大宴宾客,而长安城的饥民正在啃食树皮。
"陛下,风大了,回殿吧。"老宦官轻声劝道。
朕摆了摆手:"再等等...让朕再看看这大汉的江山。"
二、朝堂上的傀儡
每日的朝会,朕坐在龙椅上,听着王氏子弟争论不休:
—王莽提议恢复井田制
—王立要求增加封地
—王商之子王况在殿下对朕露出讥讽的笑
朕知道,他们早就不把朕这个天子放在眼里了。有一次朕故意问:"众卿以为该如何处置灾民?"满朝寂静片刻,然后王莽出列:"此事臣等已商议妥当,不劳陛下费心。"
三、后宫的冷清
飞燕早已不来见朕,听说她养了不少面首。合德倒是常来,却是为了讨要珠宝。只有班婕妤,每月初一十五必来请安,带着她亲手熬的羹汤。
有一天朕突然问她:"爱妃可还恨朕?"
她替朕整理着衣襟,轻声道:"妾只恨不能替陛下分忧。"
四、子嗣之痛
看着定陶王刘欣(汉哀帝)稚嫩的脸庞,朕总会想起那两个被朕亲手...(颤抖)的孩子。如果他们还活着,现在该有十几岁了吧?
有一次朕梦见个少年站在床前喊"父皇",惊醒时枕巾已湿透。值夜的黄门令问朕怎么了,朕只能说:"是窗外的露水打湿了。"
五、最后的挣扎
朕不是没有尝试过:
—暗中联络宗室刘向等人
—命心腹收集王氏罪证
—在诏书中暗藏制约外戚的条款
可每次都被王氏识破。王莽甚至当着朕的面,把朕的亲笔密诏烧成了灰烬:"陛下龙体欠安,还是少操劳为好。"
六、灵台最后的占星
临终前一个月,朕夜登灵台。太史令含泪递上星图:"紫微晦暗,荧惑守心...陛下..."
朕望着异象频现的星空,突然大笑:"好!好得很!这天下,早该有此一劫!"
七、最后的清醒时刻
弥留之际,朕恍惚看见许皇后端着药碗走来,还是年轻时温婉的模样。朕想拉住她的手道歉,却抓了个空。
"陛下要什么?"侍医凑近询问。
朕艰难地吐出最后一句:"传...传位于定陶王...让...让他...小心...王..."
(气息断绝前,朕仿佛听见未央宫外,传来王氏子弟的欢笑声)
最后之言
(烛火摇曳的温室殿内,气息奄奄的帝王突然回光返照,挣扎着支起半边身子)
"来人...取朕的冠冕来..."
(侍从含泪捧来天子冕旒)
一、此生三大恨
(颤抖的手指轻抚冕冠上的玉珠)
"朕这一生..."
"一恨不能制衡外戚,纵容王氏坐大..."
"二恨沉迷女色,亲手断绝子嗣..."
"三恨...三恨优柔寡断,空有仁心而无决断..."
(突然剧烈咳嗽,丝帕上溅满鲜血)
二、迟来的醒悟
"你们记住..."
"天子之剑,当斩情丝..."
"朕错就错在..."
"对母后太过孝顺..."
"对美人太过心软..."
"对权臣太过宽容..."
(目光突然变得清明)
"告诉定陶王..."
"为君者..."
"宁可被骂暴戾..."
"不可被笑软弱..."
三、最后的预言
(突然抓住侍医手腕)
"朕看见未央宫燃起大火..."
"看见传国玉玺被摔缺一角..."
"看见...看见有个叫王莽的..."
"穿着朕的龙袍..."
(声音渐弱)
"大汉...要亡在..."
"亡在朕养大的..."
"这群外戚手里..."
四、最后的忏悔
(转向殿角阴影)
"许氏...是朕负了你..."
"班婕妤...朕辜负了你的才德..."
"那两个孩子..."
"父皇...父皇这就来..."
(突然瞪大眼睛,手指北方)
"高祖皇帝!"
"孝武皇帝!"
"列祖列宗..."
"骜儿...骜儿知错了..."
(手臂颓然垂落,冕旒滚落在地,十二旒玉串应声而断)
五、史笔如刀
(最后的意识里,帝王仿佛看见史官正在书写)
"绥和二年三月丙戌..."
"帝崩于未央宫..."
"庙号成宗..."
"后世当记..."
"汉室之衰..."
"自骜始..."
(嘴角泛起一丝苦笑,气息终于断绝)
(殿外,等候多时的王氏子弟已经捧着拟好的遗诏,露出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