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床底通大明

第739章 特招生(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家床底通大明》最新章节。

国之重器这四个字的含金量,那自然是不用多说的。

读书人要脸,拉不下面子让自己的孩子当工匠,勋贵们可没有这个顾虑。

尤其是爵位不是那么高的勋贵,他们自己小时候饭都吃不饱,自己的孩子当个工匠有什么不能接受的呢。

朱吾适对他们的想法很赞许,为他们的精神所感动,但是招生名额 是早就定好了,也不好随便改啊。

不过这个问题难不倒他,特招生听过没有。

就说这些人是内蒙的,有特招名额不就行了。

人家上戏都有特招名额,咱们一个小小的小学,有几个特招名额很正常吧?

起码朱吾适不会让这几个特招生回到学校当助教,除非他们真的成绩很好。

而且朱吾适相信,只要告诉这些八到十岁的孩子考试规则,他们随便写写,高考都不可能只得179分。

毕竟语文选择题占40分,数学60分,英语105分,历史政治48,地理44。

物理化学生物都是126.

瞎几把选,也有很大概率比179分高吧。

所以这些孩子完全符合特招生的条件。

朱吾适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在几个勋贵们期盼的目光中,缓缓开口说道。

“我可以把你们的孩子特招进应天府小学。”

几个勋贵闻言,脸上瞬间堆满了笑容。

朱吾适摆手示意他们先别高兴的太早了。

“别以为特招了就高枕无忧 了,有要求的。

首先,不能以权势压人。

孩子之间有矛盾很正常,这个我可以理解,但是如果仗着自己老爹有爵位 就在学校欺负其他同学,我可不会惯着他们。

其次,每年的期末考试成绩要及格。

既然去上学了,那就要有个 学生的样子,要努力学习,不能混吃等死。

最后,别出去乱传,尤其是在开学之前。

要是大家都想来,那我只能把你们几个的名额送给别人了。”

几个勋贵听完朱吾适要求,一个个胸脯拍得震天响,连连保证一定能够做到。

朱吾适的要求并不过分,相反,几个勋贵觉得朱吾适的要求才是为他们好呢。

如果想让 自己的孩子混吃等死,就不会把他们送到应天府小学了。

朱吾适送走几个千恩万谢的勋贵后,找来了应天府招生办的工作人员,让他们把刚才几个勋贵家的孩子特招进 学校。

有几个勋贵家的孩子在学校 读书,对于应天府小学来说是好事儿。

能跟勋贵子弟当同窗,这是多少普通人想都不敢想的啊。

勋贵都愿意把孩子送到应天府小学,可见这个学校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朱吾适审核了一下招生名单,一切都跟自己计划的差不多。

大明皇家科学研究院工匠的孩子占了一半儿,商人子弟占了七成,剩下的就是普通人家的。

再加上 几个勋贵家的孩子,比预计的两百人多了十几个。

这都不是什么大事儿,朱吾适只招两百人,不是因为学校太小了,而是老师太少了,怕管不过来。

招生工作做好了,按理来说是可以学了。

但是吧,老师们都还在培训呢,语文老师也还没找好呢。

所以这个开学日期就很灵活了。

等通知就行。

说什么就来什么,朱吾适正为语文老师的事儿发愁呢,毛骧跑来汇报情况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长相思:折柳祭
长相思:折柳祭
关于长相思:折柳祭:毛球是大荒第一灵力高手九命相柳的灵宠,在死亡后却在九幽冥界混得风生水起,成了九幽红人,并混成了九幽帝君身边的大红人——渡鸦。她利用身份之便,寻找相柳神魂,并在解救相柳途中解锁不同新身份。最后相柳有没有复活,又能不能絮小夭再续前缘呢?
割浆
梦回真新镇
梦回真新镇
关于梦回真新镇:本书不会出现钛金化,不会有朱紫的任何精灵,因为本人觉得朱紫既垃圾又恶心!剧情也是大致跟着原着走,可能会加入少许漫画元素,基本设定也是动漫设定,不过,战斗环节会加入一些游戏设定,也会对原着做出一些修改。有些精灵在本书中也可以学会一些游戏中不能学会但动漫里可以学的技能,例于喷火龙可以自然学会雷电拳。并且,本书对于有些人物和精灵有着强烈的个人偏见,不止狗毫会被爆锤,有些人气角色和精灵也
S大摆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关于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每个读者心中都有着自己的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穿越到四合院,又是激情澎湃的年代,咱就主打一个躺平。
成人的童话
原神:异世的光芒降临提瓦特
原神:异世的光芒降临提瓦特
关于原神:异世的光芒降临提瓦特:(在原神中变成迪迦奥特曼)(无女主)当黑暗降临时,总有一道曙光照耀着大地,黑暗过后终是黎明.........圆光古是个中二少年,同时也是一个特摄迷,和游戏迷,试问谁不想成为迪迦,拯救世界呢?在一次偶然的遭遇中,圆光古穿越到原神的世界中,可这个原神却有点不正常...“拜托,这是原神啊!这是提瓦特啊!迪迦里面的金字塔怎么会在这里啊?圆光古苏醒就看见了面前巨大的金字塔吐
又摸鱼的一天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苏瑾并不知晓他刷的短视频会被投放到万朝的观众面前。于是,无数的上古、商周、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的皇帝、士大夫、官员、读书人乃至普通人,都将这每天固定时间就会播放的天幕当做了学习知识的老师或是茶余饭后的乐子,引起了各个朝代的许多原本不会发生的变化:朱棣:“让我看看是哪个兔崽子给我上的成祖的庙号!崇祯:“对、对就是那个,快点进去看啊,朱由检看着天幕上的一个的标题,急的直跺脚。当康熙看到庚子赔
江北即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