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床底通大明

第812章 又画大饼了(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家床底通大明》最新章节。

但是直接说出来会不会有些太俗气了呢?

贾孝廉有些犹豫。

朱吾适也没有催促他。

合作嘛,不能着急,不能别人一说要合作就同意了。

还得要考察一番呢。

万一贾孝廉是烂泥扶不上墙怎么办。

贾孝廉犹豫了半天,最终还是决定实话实说。

“王爷,我想要名利!”

“多少名,多少利?”

“这个……”

贾孝廉又懵逼了,这尼玛让他怎么回答啊!

朱吾适提醒道。

“如果你想要富可敌国,那我告诉你,不可能的。”

虽然愿意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是他可不想给大明培养 几个世家,或者财阀。

对后续的发展有害无利。

就算要搞世家或者财阀,那也是 放到国外去,不能在大明本土搞。

“我能给你的,就是花不完的钱,以及,青史留名!”

多少钱算花不完,这个得看怎么花。

对于普通人来说,有一千万就算花不完了。

两百万买房,五十万买车。剩下的钱存银行,每个月正常开销绝对够了。

但是对于有钱人来说,一千万也就算人家买一辆车的钱,还不是最顶级的那种。

至于房子,一千万能买到什么像样的房子呢?

像贾孝廉这样的人,所谓的花不完的钱,怎么也得上百万两吧。

按照购买力笼统的计算,大明初期的一百万两,相当于现代的十亿RMB。

十亿资产,放在哪里也算有钱人了吧。

青史留名这个 就更简单了。

史书是谁写的?皇帝找人写的啊。

皇帝想让青史留名,谁就能 青史留名。

在史书上记一笔就是了。

唯一的问题就是,你得做点儿大事儿。

想沈万三出钱给朱元璋盖了应天府城墙,他就青史留名了。

让贾孝廉青史留名也不难。

盖个牛逼的庄园,出资修个码头,做点儿好事儿。

像王德发,以后写史书,必然会有他的名字,江南商会的会长啊,也不是个简单人物了。

这里说的名是青史留名,那当下的名怎么搞。

就一个 会所就够了。

只要朱吾适跟贾孝廉合作弄个扬州会所,他马上就会出名。

以后大明所有人提起扬州的商场,他贾孝廉的名字必然在第一个。

等后期大运河疏通拓宽一下,贾孝廉再投资跟朝廷一起盖个码头,要名有名要钱有钱。

贾孝廉被朱吾适的这个 大饼砸晕了。

他再一次跪在了朱吾适的面前。

“王爷,草民誓死跟随王爷 !”

可以,还算聪明。

朱吾适对贾孝廉的表现还算满意。

起码的决心是有了的。

朱吾适决定再考察一下。

“如果我让你做会所,你准备怎么做?”

这个问题很笼统,贾孝廉可以随意回答,因为朱吾适 自己都没有想好这个会所该怎么做呢。

问这个 问题也是想让贾孝廉给他一些灵感。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
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
关于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尤清之嫁进宁国府,丈夫贾珍胡作非为,小姑子惜春养在荣国府,便宜儿子贾蓉也是一摊烂泥。可惜尤清之家世浅薄不能挟制丈夫。整治宁国府,还得把出家的贾敬请回来。还好贾敬给力。儿子出去得罪人,打!儿子出言不逊,打!实在不行了,老子就给你下毒,免得你出去惹祸。公公给力,尤清之专注养娃,扳正贾蓉,抱回惜春。没想到回金陵还能有机会搞事业。尤清之在红楼梦中越过越好了。至于荣国府,看你跟
李九戒
南疆少年走天下
南疆少年走天下
一个南疆小寨中的平凡少年陶小满,从没见过南疆外四大国的繁华世界,极其崇拜葬在南疆的程国远征大将军李草,梦想有一天能去到四大国开开眼界,更幻想着有一天能成为像李草一样伟大的将军。他神秘的爷爷从他会走路时就将毕生武学传授于他,他的命运也在这一招一式中注定与众不同。斩夜,破军刀法伴随着他成长,他的爷爷知道,终有一天他会踏上去四大国的路....他将带着南疆才有的蛮荒气息,书写属于他的故事。他将经历美好,
点桐一生
出海两年半我直接无敌
出海两年半我直接无敌
「穿越+无系统+双果实+拯救艾斯+二极管勿入」前期原着内容较多…正在做化学实验的大学生罗杰突然穿越了,他来到了海贼王的世界,并继承了刚刚出海的路飞的一切。…这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世界,这里的每一个人物都有着自己的信念和目标,为了实现理想,他们要么努力变强拼尽全力,要么阴险狡诈无所不用其极…这是一个充满了矛盾的世界,海军和海贼之间的矛盾,海军内部的矛盾,海贼当中的矛盾,天龙人和普通民众的矛盾…在穿越
梦四海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永历十三年,大明到了覆灭的最后关头。朱由榔睁开双眼,满朝奸佞,十面追兵,谁说我是逃跑皇帝?看我怎么战云南、定南洋驱鞑虏、拓边疆拳打吴三桂、脚踢尚可喜生擒洪承畴、福临当球踢让你们看看什么叫21世纪的降维打击!
黑咖啡少糖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苏瑾并不知晓他刷的短视频会被投放到万朝的观众面前。于是,无数的上古、商周、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的皇帝、士大夫、官员、读书人乃至普通人,都将这每天固定时间就会播放的天幕当做了学习知识的老师或是茶余饭后的乐子,引起了各个朝代的许多原本不会发生的变化:朱棣:“让我看看是哪个兔崽子给我上的成祖的庙号!崇祯:“对、对就是那个,快点进去看啊,朱由检看着天幕上的一个的标题,急的直跺脚。当康熙看到庚子赔
江北即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