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先孕》最新章节。
姜锦音的声音传遍全国,“今天我要解构的,不仅是对我个人的恶意攻击,更是整个社会对创伤幸存者的系统性群体暴力。某些媒体宣称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或者“斯德哥尔摩症候群”,不过是个从未被心理学界承认的伪命题。”
姜锦音调出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的声明:“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明确地被排除在精神疾病诊断体系之外。这个诞生于1973年瑞典银行劫案的媒体发明,本质是对人质复杂心理的污名化。”
她转身面对镜头,珍珠项链在锁骨处划出冷冽的弧线:“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本质,是将受害者的生存策略污名化为病态。它暗示所有选择隐忍的人都是精神异常,所有在逆境中寻找希望的人都是无脑。这种逻辑,比任何暴力都更虐待人性。”
“首先,让我澄清事实:那些关于我被‘囚禁然后爱上施暴者’的报道,是卑鄙龌龊的谎言。我对冷彦尊的爱,是建立在我完全清醒的情况之下,是我自身作出的选择,而不是病态的顺从,没有什么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只有两个灵魂意外相遇,经历了一些并不正常的事情,然后在艰难岁月中的相互赌气、又互相扶持。所谓的爱上施暴者,这些被捏造的故事,耸人听闻,不过是某些人为了政治利益编织的低劣剧本。”
“让我愤怒的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这个词,诞生于1973年的一起银行劫案,被不负责任的犯罪专家随口提出,没有经过任何科学验证,然后媒体为了制造爆点,故意丑化受害者,极力宣传这个词,导致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在半个世纪里被滥用、被扭曲,变成了一个道德审判的武器。它被用来羞辱受害者,暗示他们爱上或者同情、认同施暴者,是懦弱、是病态、是下贱。这种标签化,漠视了受害者的真实经历,剥夺了他们的声音,将复杂的个人选择简化为一个冷酷的诊断。”
“更可悲的是,这个词如今被滥用到何种地步?只要有人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只要有人在逆境中展现了爱与宽容,就会被扣上‘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帽子。甚至连政治立场不同,都能被贴上这个标签!这不是科学,这是赤裸裸的污蔑!这是用伪心理学来掩盖恶意,用道德审判来压制真相!”
“我不是受害者,也不需要某些人用这种恶毒的标签来定义我的感情、我的选择。我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女人,一个为这个国家和家人奋斗的人。我的爱,我的信念,我的每一步,都是我自己的选择,而不是任何病理学的荒谬注脚。”
“我和我的丈夫,的确不是一帆风顺,我和他的相知、相遇也并非主流,但非主流的相爱,不意味着病态,我们之间选择互相原谅,而原谅是生命中非常宝贵的东西,并不是那些卑鄙龌龊目光里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选择原谅,不应该觉得羞耻,真正该觉得羞耻的是,那些动辄用标签审判别人的人。因为他们无法理解超越自己认知之外的事,于是标签就成了他们最有力的武器。这些人们习以为常的标签之下,藏着多么大的恶意,以及会对人性造成多大的破坏力。”
“那些滥用‘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人和媒体,你们并没有对我造成伤害,可你们是在用一个词去羞辱每一个在逆境中寻找希望的人,去否定每一个选择与你们不同的灵魂。你们在用伪心理学包装你们的恶意,用道德高地掩盖你们的偏见。这不是在保护受害者,而是在二次伤害他们!你们欠所有被误解、被污名化的人一个道歉!”
“今天,我站在这里,不仅是为了我自己,更是为了每一个被误解、被污蔑、被标签化的人。我们不需要你们的怜悯,也不需要你们的诊断。我们需要的是尊重,是倾听,是公平的机会去讲述自己的故事。”
“同胞们,这场竞选不是关于谣言,也不是关于标签。它是关于我们对未来的选择,是关于我们如何面对谎言、如何扞卫真相。我呼吁你们,用你们的良知,拒绝这种歹毒的价值观,拒绝让我们的社会被分裂和仇恨所主导。”
“我,姜锦音,站在这里,向你们承诺,我将以我的全部力量,为这个国家的团结和尊严而战,撕下那些虚假的标签,书写属于我们的未来!哪怕最后我输了,但我至少努力过!如果我赢了,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联合专业的心理专家,为受害者正名,立法删除所有关于受害者的百科词条上面“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标注,将其改为“创伤反应”。”
“因为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这种将受害者污名化的标签,在无视受害者的创伤和经历,是对受害者的二次施暴!我将要做的就是托举受害者,让他们有路可逃,而不是在他们受到迫害,好不容易幸存,却因为自己痛苦的经历和创伤,以及复杂的心理反应,要面对社会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羞辱,两头受苦,最后绝望!我们不应该只制定严格的法律惩罚罪犯,我们还要阻止那些以正义之名,向受害者施暴的人,这样的人太多了,他们却从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只要在网络上敲敲键盘就够了。”
“就算我竞选失败,我也从不后悔我说这些话,哪怕这些话只能警醒一个人,我也觉得是值得的。”
演讲结束后,全场寂静片刻!
可是,慢慢的,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姜锦音的演讲如同一把利刃,刺破了谣言的迷雾。
她的言辞犀利而恳切,不仅驳斥了恶意攻击,更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这一伪科学的滥用推上了审判台。
她的愤怒、她的真诚、她的力量,感染了每一个听众。
这场演讲迅速席卷网络,社交媒体上支持姜锦音的声音如潮水般涌来。
许多人开始反思“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这一术语的滥用。
学者和心理学家也站出来支持她的观点,指出这一术语在学术界的争议性。
姜锦音的竞选团队趁势推出了一系列活动,呼吁社会关注谣言对个人的伤害,赢得了更多选民的共鸣。
最终,姜锦音凭借这场演讲的震撼力,以及她一贯的坚韧和智慧,绝地反击,赢得了总统大选。
那些打不死你的,使你强大!
她不仅击败了对手,也击败了那些试图用谎言和偏见定义她的阴谋。
她的胜利,不仅仅是个人的荣耀,更是一个时代的宣言:真相和尊严,永远不会被谣言击倒。
……
当姜锦音站在总统就职典礼的讲台上,冷彦尊作为她的伴侣站在她身旁,微笑着注视她。
他们作为第一家庭出场,站在镜头之下,接受掌声和荣耀,对未来的期盼。
他们的爱情,没有被标签化,而是成为了她竞选故事中最温暖的一部分。
而那场演讲,被历史铭记,成为扞卫个人尊严和真相的经典篇章。
……
成为总统后,姜锦音更加忙碌了。
她每天要处理大量的政务,制定国家发展战略,与各国领导人进行外交交流。
但无论多忙,她都会抽出时间与冷彦尊和孩子相聚。在家庭和国家之间,她努力寻找着平衡。
在姜锦音的领导下,国家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她推动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改善了民生,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她积极开展外交活动,提升了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民众们对她的领导赞不绝口,她成为了国家的骄傲和希望。
他完全击碎了女性情绪化当不了总统这个彻头彻尾的谣言。
作为女总统,她的克制与政策,并不比最好的男总统差,甚至远超某些男性总统。
作为女人,她有同理心,包容心,她像一个母亲一样,温柔却坚韧。
在她执政期间,育儿补贴、教育、医疗、养老问题,被大幅度改善,家庭主妇得到了尊重和保障,职场性别与年龄歧视被立法杜绝,工资福利提高,通货膨胀可控,经商环境公平透明,腐败降低,财政赤字减少一半,没有战争,没有边境冲突,没有死一个士兵。
她以柔和与智慧的手段化解了外交冲突。
在她执政的第三年,她被选为了世界最受欢迎的领导人。
而姜锦音和冷彦尊的感情,也在岁月的洗礼下愈发深厚。
他们相互支持,相互理解,共同书写着属于他们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