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长于世,生于间》最新章节。
他仍然保持着深厚的学问功底和独到的见解,但在表达方式上更加注重考官可能接受的写法。
李浮生经常帮他批阅文章,指出哪些地方可以更圆融,哪些观点可以表达得更委婉。
"这段论述很有见地,但如果能用更平实的语言来表达,可能会让考官更容易接受。"
"这个论点很犀利,但如果能在前面先做些铺垫,就不会显得太突兀。"
"结尾处可以再温和一些,给考官留下个好印象。"
三年后的秋天,又到了乡试放榜的日子。
柳明站在张贴榜单的告示墙前,手指不自觉地颤抖着。
当他在二甲第十七名的位置看到自己的名字时,整个人都僵住了。
他盯着那个名字看了很久,突然放声大笑,笑着笑着又流下了眼泪。
当天晚上,柳明带着一壶好酒来到李浮生的住处,郑重地行了一个大礼:"如果不是先生当年的指点,我柳明这辈子可能就要在愤懑不平中度过余生了。"
李浮生扶他起来,淡淡地说道:"这是你自己悟出来的道理,我不过是稍加点拨而已。"
后来,柳明虽然没能高中进士,但因为文采出众,被推荐到翰林院参与修书工作。
晚年时,他写了一本书籍,专门探讨如何在保持本心的同时写出符合时宜的文章,成为后来很多科举学子的必读之作。
李浮生在笔记中这样写道:"柳明这个人本性刚直,但最终学会了变通。”
“这说明人的命运并非完全由天注定,自己的选择和改变同样重要。”
“有时候,只需要稍微调整一下表达方式,就能让金子发出它应有的光芒。"
李浮生坐在窗前,望着院中那棵历经风雨却依然挺立的老松,手中的茶已经凉了。
他回想着柳明的故事,心中渐渐浮现出一番感悟。
"自傲啊......"他轻声自语,"就像一层透明的薄纱,人人都披着,却很少有人能意识到它的存在。"
他提起笔,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缓缓写道:
"自傲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影子,它藏在我们的才华背后,躲在我们的成就旁边。”
“当我们有所长时,它就会悄悄告诉我们:'你已经足够好了,不需要改变。'"
李浮生停顿了一下,想起柳明最初那副愤世嫉俗的模样,又继续写道:
"这份自傲最危险之处,在于它会蒙蔽我们的双眼。”
“让我们只看得见自己的长处,却看不见改进的空间;只听得进赞美之词,却听不进逆耳忠言;只执着于自己的方式,却拒绝尝试新的可能。"
窗外一阵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应和他的思考。
李浮生蘸了蘸墨水,笔锋一转:
"要想更进一步,就需要:
其一,像柳明那样,保持对自身才华的清醒认知,却不被其所困;
其二,学会在适当的时候放下身段,像竹子一样,内在坚韧,外在谦和;
其三,保持开放的心态,把每一次批评都当作进步的阶梯,把每一个建议都视为成长的养分。"
他放下笔,端起凉透的茶抿了一口,又补充道:
“真正的强者,不是永远不犯错的人,而是敢于承认不足、勇于改变的人。”
“就像江河奔流,遇到高山知道绕行,遇到深谷懂得积蓄力量,最终才能汇入大海。"
合上笔记本,李浮生长舒一口气。
他忽然意识到,这番感悟不仅适用于柳明,也同样适用于他自己。
即便活了这么多年,他依然需要时刻警惕内心那份不易察觉的自傲。
"毕竟,"他自言自语道,"成长的路上,最大的敌人从来不是别人,而是那个固步自封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