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一位探险者的自传》最新章节。
“终于…… 出来了……” 我扶着洞壁,我们从山村出来后一刻没有停歇,快速往外走去。
洞穴里弥漫着潮湿的霉味,与之前在精神病院里的诡异气息形成鲜明对比,却依然让人心有余悸。
洞外黑漆漆的一片模糊了视线,远处的山林在黑暗中若隐若现,像是蛰伏的巨兽。
彭二一屁股坐在地上,抹了把脸上的汗水和泥水,声音带着哭腔:“我再也不来这种鬼地方了。
真的吓都要被吓死了,刚才在那屋子里,我都以为自己要死了” 他的肩膀还在颤抖,显然还没从刚才的恐惧中缓过神来。
彭三靠着洞壁滑坐在地,喃喃自语:“那红雾里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还有那个兵马坛,不知道顺出来能卖多少钱 ” 他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见了。
彭一推了推裂开的眼镜,试图让自己镇定下来:“还好我们也拍到了想要的画面。
也不算白来,我这身衣服也依旧这么帅气。”说完还不忘臭美一下。。。
我看着他们这副模样缓缓说道:“不管是什么,咱们先离开这里再说。
沿着来时的路我们小心一点走,穿过这片山林,应该就能找到回去的路了,车就在山下到车上我们就安全了。”
我们相互搀扶着站起来,朝着洞穴外走去。
洞顶不时有水滴落下,砸在脸上冰凉刺骨。
四周一片寂静,只有我们沉重的脚步声和粗重的喘息声。
走着走着,我突然想起口袋里的风油精,那只小小的绿色瓶子,此刻仿佛成了我们的护身符。
我掏出来看了看,瓶身已经有些磨损,药水也用掉了大半。
“多亏了这玩意儿。” 我举起风油精,在昏暗的光线下晃了晃。
“回去我得给它立个牌位,真的神器了是。” 彭二勉强挤出一个笑容,却比哭还难看。
到出口洞穴越走越窄,我们不得不猫着腰前进。
潮湿的岩壁上长满了青苔,脚下的路又滑又陡,好几次差点摔倒。
不知过了多久,我们加快脚步,跌跌撞撞地跑出了洞穴。
山林里刮起了风浪,狂风呼啸着穿过树林,树叶沙沙作响。
远处的山峦在雨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水墨画卷,此时在疲惫的人们心中却没有一丝美感。
我们在原地休息了好一会儿,才渐渐缓过神来。
森林里的夜晚格外寂静,只有偶尔的风声和远处传来的不知名动物的叫声,打破这令人窒息的宁静。
每一声响动,都会让我们的神经瞬间紧绷起来。
彭三也不知道抽什么风,突然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泥土,说道:“邹哥。你还记得电视台唱的那首歌不?
是不是‘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那时候看电视里各个民族的美女跳舞,那可太得劲了。” 他一边说,一边还小声哼唱起来,表情似乎又在想入非非了。
彭一听到这些愣了一下,记忆在这潮湿阴冷的环境中突然变得模糊起来。
明明记得歌词是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可经矮子这么一说,脑海里却莫名浮现出 “五十六个民族” 的旋律。
两种记忆在脑海中不断交织、碰撞。“不对吧,应该是‘五十六个星座’。” 他不确定地说道,声音里也带着一丝疑惑。
我休息了片刻,恢复了几分往日的冷静:“这是典型的曼德拉效应。2013 年曼德拉去世时,很多人坚信自己看过他在监狱中去世的纪录片,甚至记得葬礼细节,但实际上这些记忆从未真实发生。
这种现象越来越普遍,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影视台词、歌曲歌词,到历史事件、品牌标识。”
“曼德拉效应?我好像之前在网上听到过好像,具体是啥呀邹哥。”胖子从旁边探出个脑袋问道。
我从背包拿出矿泉水喝了一口说道:“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叫‘错误记忆综合症’。
人脑不是摄像机,没办法完全准确地记录所有信息。
在记忆的提取和存储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被篡改。
比如我们听到相似的声音、看到相似的画面,大脑就会自动‘脑补’细节,把碎片化的信息整合成为一个看似‘完整’的记忆。”
我拧上矿泉水瓶盖,看着雨幕中摇晃的树影,继续说道:“举个简单的例子,就像咱们小时候玩的传话游戏,一句话经过十个人传递,最后往往面目全非。
我们的大脑在处理信息时,其实也差不多。
信息在进入大脑、储存以及被提取的各个环节,都可能出现偏差。”
彭三蹲下身,用树枝在泥地上画着圈,抬头问道:“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出现同样的错误记忆呢?
总不能大家的脑子都同时出问题了吧?”
“这就要说到群体心理和社会影响了。” 我指了指周围,“想象一下,我们现在身处一个封闭的圈子里,如果圈子里大部分人都坚信某件事。
比如‘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才是正确的歌词,
当你听到这个说法时,即便你原本记得不是这样,也会开始怀疑自己的记忆。
这就是社会从众心理在作祟,我们潜意识里会倾向于和群体保持一致,避免被孤立。”
我继续补充道:“而且在互联网时代,这种影响被放大了无数倍。
社交媒体上,一条错误信息可能在短时间内被成千上万的人转发。
当大量相似的错误信息反复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大脑就会逐渐接受这些信息,将其纳入自己的记忆体系。
这就像广告的洗脑效应,重复的次数多了,我们就会不自觉地相信。”
彭二挠了挠头,满脸疑惑:“可有些记忆错误,比如记错历史事件的时间、细节,这也能用这些理论解释吗?”
“当然。” 说着,我从背包里翻出一块压缩饼干,掰成几块分给大家。
继续说道:“历史记忆的错误,除了刚才说的群体影响和信息污染,还和我们大脑的记忆加工方式有关。
我们在学习历史时,并不是把所有细节都原原本本地记下来。
而是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已有知识进行整合。
比如,当我们听到某个历史事件时,会自动关联到与之相关的其他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就可能产生记忆混淆。”
我顿了顿思考了一会继续说道:“再加上认知偏差的影响,我们对某些历史人物或事件,可能会有先入为主的观念。
这些观念会影响我们对相关信息的接收和记忆。
比如,人们对曼德拉的印象是一个长期遭受牢狱之灾的英雄。
所以当有人说他在监狱中去世时,很多人会觉得这符合自己对他的认知,从而更容易相信并记住这个错误信息。”
彭三咬了一口饼干,若有所思地说:“那这么说,我们在村子里经历的那些诡异现象,会不会也是因为曼德拉效应,是我们的记忆出了问题?”
这个问题让大家陷入了沉默,气氛一下子变得凝重起来。
过了好一会儿,我才开口:“有可能吧,我们在极度恐惧和紧张的状态下,大脑的认知功能会受到影响,更容易出现记忆偏差。
而且那个村子里的环境太特殊,充满了各种未知和超自然的暗示,这些都可能干扰我们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