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河山

第35章 宋时琐事(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宋河山》最新章节。

“贡于辽”,只是蛰伏壮大前的隐忍,是秣马厉兵,是磨刀霍霍。

可是,除了他王棣,没有人会意识到女真人会给宋国带来怎样的伤害。

这样的感觉很扎心,却只能独自承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一年,大文豪、大改革家、大相公王安石去世近四年,玩珠峰上的王氏陵墓打理的干净整洁。王家祖孙三辈悉数到场为宗亲先祖祭奠。

香烟袅袅中,王棣神情肃穆。悲伤自是有的,毕竟与王安石相处十余年,祖父的慈爱仍历历在目。抛却对历史名人的敬仰尊崇不说,单是这份醇厚的舐犊之情便足以感恩记存。

他倒是知晓后世对王安石的评价,或褒或贬,不一而足——

后世另一位改革家、维新变法的领袖梁启超,如是评价王安石:“其德量汪然如千顷之陂,其气节岳然若万仞之壁,其学术集九流之粹,其文章起八代之衰。”

可在这往后的百多年,王安石可没有这么好的名声,在《宋史》之中,他还被列入奸臣传中。而南宋则更甚,直接把北宋灭亡的原因也归结到了王安石的头上,若是单看宋史的话,恐怕王安石就会取代秦桧,成为宋朝的头号大奸臣了。

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因为王安石的变法,变法初期,宋朝到处都是哀鸿遍野,饥民流亡各地,这也难怪朝中的有识之士对王安石如此不屑,会被当时的人称为“大奸臣”。是有“昔王安石当国,惟以破坏祖宗法度为事,每于言路,多置私人,持宠养交,寖成大弊”、“惟王莽、王安石、贾似道三人力任为必可行,而皆以扰民致乱”、“除异己之人,着《三经》之说以取士,天下靡然雷同,陵夷至于大乱”、“国家一统之业,其合而遂裂者,王安石之罪也”等诸多批判之言。

不过,宋元以后,包括与朱熹同时代的大儒陆九渊,以及元代的吴澄、虞集,明代的陈汝锜、章衮,清代的颜元、李绂、蔡上翔等,不断有学者有意识地为王安石辩诬、翻案。

而共和国创建人“可谓有专门之学者矣,而卒以败者,无通识,并不周知社会之故,而行不适之策也”的评价可谓是切实中肯、不偏不倚。

总之,后世对王安石(变法)评价不一,赞颂、贬恶皆有,所谓“是非功过任由后人评说”,但终究没有统一的论断。

但仅王棣一家之言,王安石的变法之举动机是极好的,只是实施过程中损害了既得利益阶层的利益,是动了好大一盘奶酪,自然招来了唾骂及激烈反对。变法失败,很是正常。王安石,只是在不对的时间做了对的事情。其人其事,足以载入史册为后人称颂。

只是,就时下而言,新政尽废,王相公终究要被清算,若依着原本的历史轨迹,靖康元年,高宗把“国事失图”由蔡京上溯至王安石及其新法,乃追夺王爵,毁去配享的画像,降王安石从祀于庙廷。

及至元清,王安石一直被多方贬低,“然其(王安石)为人,质虽清介而器本偏狭,志虽高远而学实凡近。……今谓安石之学,独有得于刑名度数,而道德性命则为有所不足……夫以佛老之言为妙道,而谓礼法事变为粗迹,此正王氏之深蔽”这样的评价,是为主流之声。

不论公私,王棣是不愿操劳奔波、为国为民的王安石落得如此身后事。或许,他可以有所作为,为乃祖正名。

王安石陵墓前的此番心理历程,外人是无从知晓的,只是王棣给自己设定的人生目标之一。

当然,很难,尽力去做吧。

清明节过后的南行,是应邀之旅,目的地是杭州。

去岁,苏轼任龙图阁学士、知杭州。

数年前,王安石与苏轼相会于蒋山,一笑泯恩仇,因政见不同造成的隙怨烟消云散。

那期间,苏轼惜王棣之才,结下善缘。其后王棣多有书信予东坡居士请教学问,苏东坡不吝提点。二人仿若忘年交。

苏轼任杭州知州,便邀王棣前往作客。

王棣自是欣然应允,得大文豪另眼相看,是件幸事。而那二位年龄相仿的友人,姑姑与过儿,经年未见,甚为想念,正好再度相聚。

至于聂胜琼,倒是很不客气、死乞白赖的要随行。她并非王家仆从,来去自由,只能由得她。

杭州嘛,前世去过数回,不知如今是何光景,值得期待。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那年那景那些人
那年那景那些人
兴盛强国败的莫名其妙,山河破碎,万民遥遥望北。外敌再犯,是谁热血未凉,纵身报国?又有谁与虎谋皮,在背后伺机而动?隐姓埋名离开战场的阵前小卒再投军去:“我这一生没有什么最想做,如果有,就是宰北招蛮子!一夜间从富商成首富的薛老家主,不惜散尽家财:“商亦有国。被君王抛弃的大将军九死一生,踏骨再登青云:“我想让大景的天,又再晴朗。有钱有兵,朝廷南安,宣有功之臣归京受赏。民心所向的大将军一睁眼,身上多
团灭发动机
八部云河
八部云河
大道不存,人心崩坏,三生石裂,神魂不齐,轮回不转。亿年钟情,穿书历险,捡拾碎片,修补轮回,重建大道。
木虽榆
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
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
君主们直接互喷吐槽99+!双管齐下!所向披靡!尽量考据!六大品级,给君主们分分类!目标:从大邑商开始,努力写完中国古代史,目前写到春秋。努力把每个朝代的兴衰给写清楚。下面有请君主代表们登场!!!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秦始皇: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汉高帝: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汉武帝:汉家庶事草创,加四夷侵陵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
西夏的黑猫女
炮灰他不想修罗场
炮灰他不想修罗场
关于炮灰他不想修罗场:洒脱摆烂(真万人迷)受x高岭之花(假万人迷)攻(双男主,穿书,古早,狗血,苏爽万人迷,包养,1V1)啪唧,白妄被迎面扑来的一只垃圾袋给整嘎了…然后被一个系统捡到了,把他打包送到了一本万人迷的买股文里扮演恶毒作死炮灰N攻。他本想不理,奈何系统一直在他耳边哭哭唧唧:“宿主如果不走剧情收集炮灰作死值,就会噶,呜呜呜......为了狗命,他上了104的贼船......……可是谁来告
甜不闲
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
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
关于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明朝是历史上最后一个个铮铮铁骨的汉人王朝,朱雄英的早逝对明朝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去世后,朱标一系的继承人空悬,使得朱允炆与朱允熥成为皇位继承人的候选人,最终朱元璋选择朱允炆为皇太孙。而朱允炆即位后的削藩政策引发了靖难之役。若朱雄英未早逝,以他的身份和地位,继承皇位的可能性极大,或许能够避免明朝初年的这场内乱,朱雄英作为嫡长孙,继承权无可置疑,无需急于削藩,可采取更稳健的
西风山鬼九千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