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权征》最新章节。
段豪决意伐蜀的消息,如惊雷般传遍天下,声势之浩大震动四方。
陈默则被段豪任命为征西将军,而其赫连隆则为先锋官,此时陈默已率领五万辽军,其中有三千铁骑,五千精兵……旌旗蔽日、甲胄映霜,一路势如破竹兵临汉中地界……
这是大成帝国的北方屏障,此刻已被战云牢牢笼罩。
而面对陈默的则是大成帝国的大将,镇北将军,兼汉中太守‘李群’。
此人是李家三兄弟的老二,如今的李家三兄弟,则是大成帝国之中,仅次于皇族的人……这三兄弟,在大成帝国,担任核心要职。
李群得到陈默来讨伐他的消息后,一开始是惊恐的,毕竟突然来敌,多少有些惧怕。
毕竟他在这里十多年了,也没有个战争,突然得到消息有人率军而来讨伐于他,这搁在谁身上,那都得让人恐慌。
这消息传入大成帝国的首府‘蓉城’,堪称举国震动,甚至比山崩地裂更让百姓心惊。
自先大成皇帝成前占据巴蜀、割据一方立国以来,大成已安稳十余年,境内再无战火燃起。
在这个兵荒马乱的时代,巴蜀之地堪称人间乐土,得益于四面环山的地理优势,这里物产丰饶,巴蜀平原沃野千里,稻麦年年丰收,仓廪中粮食堆积如山,百姓无需避战迁徙,更不用提心吊胆过活,家家户户衣食无忧,邻里间常聚在一起闲话桑麻、共享太平,早已习惯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安稳日子。
更让大成君臣百姓安心的是,巴蜀天险本就是天然的防御屏障,而汉中则是成前立国后唯一对外扩张的疆土……当年趁北方混战之际、兵戈扰攘之际,成前果断出兵夺取汉中,不仅将其打造成抵御北方来敌的“巴蜀北门”,更借汉中的丰饶物产,进一步充实了大成的府库。
十余年的承平岁月,让大成帝国的物资愈发充足,却也悄悄磨去了朝野的锐气,君臣渐生安逸之心,边军疏于操练,城防器械多有锈蚀,连负责巡查天险的兵士,也少了当年的警惕,武备松弛之势早已埋下隐患。
如今陈默大军压境,直逼汉中地区,其意图十分明显,就是要拿下汉中,然后依次为跳板,大举南下,灭掉大成!
这份安逸被彻底撕碎。
巴蜀百姓和大成帝国朝堂的大臣们,第一次真切感受到战火的威胁,昔日欢聚的街巷如今满是惶惶不安的议论,有人抢购粮食囤积家中,有人扶老携幼往蜀地深处迁徙,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恐慌的气息。
大成的朝堂之上,更是一片死寂。
金銮殿内,须发微霜的丞相攥着奏报,指节因用力而泛白,目光焦灼地望向御座上的年轻皇帝……成多。
五年前,先皇成前驾崩,年轻的成多继承皇位,他虽无开疆拓土的雄才,却也算勤勉,十余年间守着父辈基业,让百姓依旧安居乐业、府库充盈,从未想过要主动挑起战事。
可如今,战火烧到了家门口,这位习惯了太平的年轻皇帝,脸色苍白如纸,手指紧紧抠着御座扶手,纵然想强作镇定,眼底的慌乱仍藏不住……
金銮殿内的空气像被冻住一般,成多坐在御座上,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扶手,脸上满是无措。
他强压着心头的慌乱,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向阶下群臣问道:“诸位爱卿,如今陈默大军压境汉中,该如何应对,还请你们速速议个章程!”
话音刚落,站在百官之首的丞相成世浑便上前一步,躬身启奏。
他是先皇成前的亲弟弟,也是成多的亲叔叔,当年成前临终前特意任命他为辅国大臣、任命他丞相之位,总百官。
这么做是为了牵制朝中势力日渐壮大的李家三兄弟。
此刻,他神色沉稳,语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陛下,以微臣之意,当务之急是放弃汉中,急召镇北将军李群率军南下,集中兵力死守剑阁,此为上策!”
见群臣哗然,成世浑又补充道:“即便此次能勉强挡住段豪的大军,可汉中地处前沿,无天险可依,下次段豪再举兵来犯,终究难以固守。”
“与其让大军在汉中白白牺牲,不如收缩防线,借剑阁的剑门关天险充实兵力,待敌军疲惫再寻机反击,这是审时度势的战略退缩,并非怯懦!”
他的话刚说完,殿中便响起一声冷哼,太尉李雄猛地出列。
李雄是李家三兄弟的老大,手握大成帝国益州军团的兵力,老二是镇守北边的镇北将军,老三李成则以镇东将军之职兼任梁州刺史,整个大成的军务几乎全被李家掌控。
先皇当年除了任命成世浑为丞相,还特意让他打造了一支直属中央的禁军,就是为了与李家的兵权形成制衡,此刻这对制衡的势力,终于在朝堂上正面交锋。
“战略退缩?”李雄怒视着成世浑,声音洪亮如钟:“丞相这话好轻巧!”
“今日能放弃汉中,明日就能放弃剑阁,后天恐怕就得放弃都城蓉城!”
“放弃了蓉城,我们还能放弃什么?”
“难道要带着陛下退到深山里去吗?”
他目光锐利如刀,直刺成世浑,随后转向御座上的成多,语气缓和了几分,却带着十足的底气:“陛下,臣的弟弟李群此刻正在汉中驻守,他麾下将士皆是百战之师,臣愿以全家性命担保,弟弟定能在汉中与敌死战到底,绝不后退半步!”
“陛下无需多虑,只需给臣一道旨意,臣即刻调遣益州兵力驰援,定能守住汉中!”
成世浑脸色一沉,盯着李雄反驳:“李太尉,你只知死战,却不顾兵力悬殊、地势不利!”
“汉中一旦被围,援军难以及时赶到,到时候不仅李群将军的兵马要全军覆没,连剑门关的防线也会因仓促布防而漏洞百出!”
两人各执一词,一个主张弃地保帅、以退为进,一个坚持死守疆土、绝不退让,阶下群臣或面露犹豫,或暗自站队,整个朝堂瞬间陷入了激烈的争执之中,唯有御座上的成多,看着眼前针锋相对的两人,愈发没了主意,只觉得肩头的江山社稷,重得快要扛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