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丑颜谋世:医女风华倾天下》最新章节。
海风带着咸腥气,吹拂着琅琊港高台上帝王的冕旒,珠玉碰撞发出细碎的清响。
嬴政目送着徐福那浩浩荡荡的船队消失在东方浩渺的烟波之中,眼中是毫不掩饰的、几乎要灼伤人的渴望与志在必得。
长生,仙境,近在咫尺。
萧烬羽垂首静立在帝王身侧,姿态恭谨,如同最温顺的臣子。
唯有他自己知道,那平静无波的眼眸深处,是怎样的风起云涌。
徐福东渡掀起的风浪,正是他等待已久的契机。
潜龙,该入海了。
---
船队消失后的第三日,行营大帐内,气氛凝重。
嬴政高踞上首,精神尚可,但眉宇间那抹因求仙无果和“幽冥草”杳无音信而带来的空茫,如同挥之不去的阴影。
帐下,丞相王绾、廷尉李斯、上卿蒙毅,以及如同毒蛇般隐在暗处的赵高,皆肃然而立。
这不是寻常问对,这是帝国权力核心的审视。
“国师,”嬴政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敲打在每个人心上,“徐福已去,幽冥草无踪。朕心空落。你来自昆仑,见识广博。今日诸卿在此,你便说说,那昆仑仙境,除却长生虚言,可有于朕之江山、于大秦万民,切实有益之物?”
开局,便是雷霆万钧,将他置于帝国实务的火炉上炙烤。
萧烬羽心念如电转,面上却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模样,只是微微躬身,声音清越而镇定:
“陛下垂询,臣不敢妄言。昆仑玄奇,其精髓在于‘格物穷理,致用厚生’。譬如,洞察星辰以定农时,远超观察授时;辨识地脉以利耕战,强于盲目挖掘。此乃强国富民之实学,非虚诞之谈。”
他巧妙地将那虚无缥缈的仙境,再次拉回到务实的土地上。
---
首先发难的是老成持重的王绾。
他代表着朝中最根深蒂固的务实派,对方士之流向来嗤之以鼻。他语气温和,却带着千钧之力:
“国师所言‘格物致用’,其心可嘉。然,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老夫更想听听,国师有何具体良策,能令我大秦粟米多收一成,边关箭矢更利三分?”
字字句句,皆指向最根本的国计民生,要求立竿见影的实效。
不等萧烬羽回应,李斯已冷然接口。
他目光如刀,直刺而来,带着法家特有的严酷与警惕:
“丞相所问,乃国之根本。然,臣之所虑,在于‘规矩’!国师之言,每每超乎现有律法典籍,其所欲‘致’之用,是遵循我大秦《田律》《工律》,还是意图……另立章法,动摇国本?”
这是最尖锐的质疑,关乎帝国统治的基石,不容丝毫模糊。
紧接着,蒙毅沉稳开口,他代表着军中与君王最直接的关切:
“陛下,臣尝闻昆仑有强身健体之秘法。若于士卒有益,可壮军威;于陛下龙体有益,乃是万民之福。不知国师于此,可有如‘清虚丹’般,见效迅捷之方?”
他兼顾军力与君体,务实而切中要害。
---
三位重臣,三种角度,如同三张无形的大网,从务实、守法、护君三个方面层层笼罩下来,要将这突然出现的“国师”牢牢锁死。
帐内空气几乎凝固,嬴政的目光也带着审视与探究,沉沉压在他身上。
那一瞬间,萧烬羽的目光极快地从三人面上掠过——王绾的沉稳务实,李斯的锐利冰冷,蒙毅的关切直接。
他心中冷笑,面上却愈发谦恭,依次向三人施礼,姿态从容不迫,仿佛那无形的压力不存在一般。
“王丞相所言极是,‘粟米多收’、‘箭矢更利’正是格物之目的。”
他先顺应王绾,随即话锋一转,引入更深层的东西:
“然,欲多收粟米,需知土地性情,明虫害规律,懂保墒抗旱。臣前日所献‘清宁香’,驱蚊避虫之效,诸位或有所闻。若用于粮仓储粮,减虫蛀鼠耗之损,存千钧之粟于太仓,岂非变相多收?此理可扩而充之,乃至辨识肥瘠,改良谷种。”
他抛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切入点,将虚无的“格物”与实在的“增粮”联系起来。
他转向李斯,语气甚至带上一丝对法度的敬畏,姿态放得极低:
“李廷尉维护法度之严明,臣钦佩万分。臣所言诸事,绝非欲更易秦律分毫!恰恰相反,正是要在《工律》框架下,做出更精良合规的器物;在《田律》规范内,探寻更高效守制的农桑之法。律为国之骨架,术为国之血肉。骨架不移,血肉方能丰盈。二者相辅相成,大秦江山方能永固,律法之威更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