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后科举,皇帝竟想组队退休

第230章 不许哭!(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后科举,皇帝竟想组队退休》最新章节。

冯落英当年在汪大小姐生辰宴上打砸的场景,给汪家人留下不小的心理阴影,自从那事后,京城便有了“娶妻莫娶冯落英”的说法,不用说,肯定是汪家的手笔。

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冯落英拖到二十多岁还未成亲。汪家人本还沾沾自喜,没想到自己一个作死,竟然替冯落英做了嫁衣。

自从皇上的赐婚圣旨下来后,汪家上下那个憋屈,冯家和勋贵景家联姻,他汪家再对上冯家,势必要落下乘。

汪禧一点儿也不怀疑冯落英说会打上汪家的话。但他是号称“京城小霸王”的汪禧,怎么能退缩呢?自己干不过,就要扯大旗。他直接搬出亲舅舅——宣国公崔进。

“五小姐,我可告诉你,今天夏温娄不出来给我个交代,我就找我舅舅来,到时候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三公子这话太吓人了,在下晚上怕是要做噩梦的。”

夏温娄负手迈过门槛,不急不缓的走进来,嘴上说着“怕”,眼角却噙着笑,神情不见丝毫慌乱,哪有半分惊惧的模样?

终于见到想找的人,汪禧立马来了精神:“夏温娄,让你弟弟出来,看他把我堂弟打的。”

这种事,自然是要当事人亲自来当面对质,夏温娄吩咐白果去叫人。

冯落英同他低声耳语:“打架斗殴哪里好分出对错,你把他们叫来有什么用。”

夏温娄道:“当然有用,我们总要知道来龙去脉,才好断个是非。”

单从凄惨程度讲,汪彬看着比那仨孩子惨的多。哪怕是冯霸,也不过是嘴角青了一块。

没过多久,夏然三人便来了。一看是三个,夏温娄嘴角微抽。果然,男孩子聚在一起很难不折腾点儿动静出来。

夏温娄并未追问缘由,而是先问:“谁先动的手?”

三只小手齐齐指向汪彬,异口同声:“他。”

夏温娄转向汪禧道:“三公子,你看,这事儿怎么说?”

汪禧却不以为意:“我堂弟怎么不打别人,专挑他们打,肯定是他们该打。”

话音刚落,冯落英欺身而上,一拳打在汪禧肚子上,虽收了大半力道,但也够汪禧受的。

汪禧捂着肚子,疼的哇哇叫,身后的跟班们手忙脚乱地把他扶到椅子上坐着。

冯落英慢条斯理地掸了掸衣袖,眼尾挑起一抹冷笑:“我看三公子挺欠打,这一拳白送你。”

汪彬都吓傻了,他堂哥在京城可是横着走的,竟然有人敢打他。

汪禧缓了好一会儿,才骂骂咧咧道:“你个母夜叉,敢打我?”

“我怎么不打别人,专挑你打,多找找自己的问题。”

汪禧恨恨道:“冯落英,你给我等着。”

冯落英丝毫不惧:“随时奉陪。”

汪禧惹不起冯落英,但惹得起夏温娄,他怒瞪着夏温娄道:“夏温娄,你是死人吗?傻站着看我被人打?”

“三公子这话说的,我一文官,又打不过五小姐,不傻站着还能怎么样?你带来的人不也看着你被打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
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
关于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尤清之嫁进宁国府,丈夫贾珍胡作非为,小姑子惜春养在荣国府,便宜儿子贾蓉也是一摊烂泥。可惜尤清之家世浅薄不能挟制丈夫。整治宁国府,还得把出家的贾敬请回来。还好贾敬给力。儿子出去得罪人,打!儿子出言不逊,打!实在不行了,老子就给你下毒,免得你出去惹祸。公公给力,尤清之专注养娃,扳正贾蓉,抱回惜春。没想到回金陵还能有机会搞事业。尤清之在红楼梦中越过越好了。至于荣国府,看你跟
李九戒
南疆少年走天下
南疆少年走天下
一个南疆小寨中的平凡少年陶小满,从没见过南疆外四大国的繁华世界,极其崇拜葬在南疆的程国远征大将军李草,梦想有一天能去到四大国开开眼界,更幻想着有一天能成为像李草一样伟大的将军。他神秘的爷爷从他会走路时就将毕生武学传授于他,他的命运也在这一招一式中注定与众不同。斩夜,破军刀法伴随着他成长,他的爷爷知道,终有一天他会踏上去四大国的路....他将带着南疆才有的蛮荒气息,书写属于他的故事。他将经历美好,
点桐一生
出海两年半我直接无敌
出海两年半我直接无敌
「穿越+无系统+双果实+拯救艾斯+二极管勿入」前期原着内容较多…正在做化学实验的大学生罗杰突然穿越了,他来到了海贼王的世界,并继承了刚刚出海的路飞的一切。…这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世界,这里的每一个人物都有着自己的信念和目标,为了实现理想,他们要么努力变强拼尽全力,要么阴险狡诈无所不用其极…这是一个充满了矛盾的世界,海军和海贼之间的矛盾,海军内部的矛盾,海贼当中的矛盾,天龙人和普通民众的矛盾…在穿越
梦四海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永历十三年,大明到了覆灭的最后关头。朱由榔睁开双眼,满朝奸佞,十面追兵,谁说我是逃跑皇帝?看我怎么战云南、定南洋驱鞑虏、拓边疆拳打吴三桂、脚踢尚可喜生擒洪承畴、福临当球踢让你们看看什么叫21世纪的降维打击!
黑咖啡少糖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苏瑾并不知晓他刷的短视频会被投放到万朝的观众面前。于是,无数的上古、商周、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的皇帝、士大夫、官员、读书人乃至普通人,都将这每天固定时间就会播放的天幕当做了学习知识的老师或是茶余饭后的乐子,引起了各个朝代的许多原本不会发生的变化:朱棣:“让我看看是哪个兔崽子给我上的成祖的庙号!崇祯:“对、对就是那个,快点进去看啊,朱由检看着天幕上的一个的标题,急的直跺脚。当康熙看到庚子赔
江北即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