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三国精英卡闯水浒

第213章 激战大名府(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带着三国精英卡闯水浒》最新章节。

“呜……”

一道苍凉的号声划破了黎明的宁静。

紧接着震天的鼓声也响了起来。

密集的鼓点震得人心跟着极速跳动……

一杆杆迎风招展的大旗快速涌出齐军大营。

大旗后面是装备精良的各部兵马。

等整齐划一的兵马停稳,一身金甲的朱贵在众将的簇拥下再次缓缓来到城下。

几十架八牛弩已经装好了弩箭,冰冷的箭尖指向城头。

冷冽的杀机直冲云霄……

城内守军也感受到了大战来临前的紧迫。

他们个个握紧兵器,严守在城头……

“时候到了!”

玉林寺后山上,许贯忠猛地站起身来,双眼中射出两道如同利剑般的光芒。

“小乙,速速集结人马,做好杀出去的准备……”

卢府内,卢俊义捧出了他沉寂许久的铠甲。

虽多年没有穿过,但依旧保存完好。

只有上面残留下来的血斑,显示着铠甲跟随主人不知经历了多少腥风血雨?

“主人放心,卢府死士已经集结完毕,就等着主人下令……”

一身短衣打扮的燕青抱拳说道。

他拱手的时候,绑在手臂上的小巧弓弩隐约可见。

与此同时,大名府衙内的梁中书急得团团转。

他急步走到幕僚身边,惶声问道:

“消息传递出去了没?

朝廷有没有派出援兵?”

“回恩相,尚未得到援兵到来的消息……”

幕僚身子一弓,似乎有些无言以对。

“那…那……”

梁中书迟疑一些,声音压低了几分:

“西、北两门究竟有没有诈?”

那幕僚四处看看,斩钉截铁的说道:

“回恩相,两处城门没有诈。

属下已经分批派出去了数百精锐。

恩相若是想要出城,这些人定然会为你接应……”

梁中书的眼睛不由得眯了眯,并微不可查的一点头,声音又压低了几分:

“密切关注城头战事,若是事不可为,你我立即出城……”

那幕僚眼珠子转动几下,急忙一躬身向外走去……

“攻城……”

朱贵手中龙吟宝剑寒光乍现,剑锋划破晨雾,直指大名府巍峨的城墙。

霎时间,战鼓声、号角声、喊杀声交织成一片,震得大地微微颤动。

“杀……”

随着齐王朱贵的一声长啸,一片如墨的乌云飘了过来,沉沉地压在古老城池上空。

攻城的战鼓如惊雷般滚动,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脏,同时沸腾了每一将士的热血……

史文恭和苏定齐齐狂吼一声,紧紧跟随着射出的弩箭向前冲锋。

紧随其后的齐军士兵如汹涌的潮水,推着包裹了铁皮的巨大攻城车;

扛着云梯,向城墙发起冲锋。

八牛弩呼啸的弩箭如雨点般射上城头。

城头迸裂的同时,也有不少守军惨叫着倒下。

但在闻达和李成几员悍将的率领下,剩余的守军并未慌乱。

他们迅速举起盾牌抵挡,同时也松开了床弩的弓弦回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为了赚钱给母亲治病,莫闻来到黑工厂打工,却没想误入人贩子组织。遭到殴打时,记忆苏醒,发现自己来到一人之下世界,并且马上就要被噶腰子。关键时刻觉醒,能够获得所有武侠小说中的神功,开局得到,将异人打手的炁全部吸光,成为异人。莫闻发现,只要击败,击杀别人,就能获得新的武功。为了给母亲治病,为了变强,莫闻成为异人雇佣兵。至此,圈子里多出了一位超级狠人。风正豪:“莎燕,为了风家的未来,你必须嫁给莫闻。王也
爱吃黑豆粥的血尸大帝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