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最新章节。
李世民怒不可遏,御案上的奏折纷飞,仿佛被他心中的怒火点燃。
书铺的关闭,不仅打乱了他的科举政令,更是将长安城的读书人推入了层层迷雾之中。
御书房内,烛光摇曳,映照出他紧锁的眉头和阴沉的面庞。
长孙无忌见状,连忙上前劝慰:“陛下息怒!此事定有蹊跷,臣立刻派人去查明真相!”
他的话语里带着一丝急切,但更多的是无奈。
作为朝中重臣,他深知事情的复杂性,尤其是此次事件的背后,牵扯到的正是他与陇西李氏的密切关系。
李世民冷冷地瞥了长孙无忌一眼,愤懑道:
“朕怎会不知此事有蹊跷?长孙无忌,你与陇西李氏的关系,朕心里有数。他们此次行事,恐怕没那么简单!”
长孙无忌脸色一变,垂首不敢直视皇帝的目光,解释道:
“陛下明鉴,微臣绝无半点私心。但此事事关重大,还请陛下三思而后行。”
这时,魏征和秦琼闻讯赶来。
魏征一见御书房内的局势,立刻明白事情的严重性,沉声道:
“陛下,此等局面,若不及时解决,恐会引起更大混乱。”
秦琼则义愤填膺,眼中闪烁着怒火,拳头紧握,大声说道:
“陛下,这些世家大族真是欺人太甚!不如让微臣带兵砸了这些书铺,为民除害!”
李世民闻言,微微一愣,随即摇了摇头,否定了秦琼的提议:
“秦琼,你的心思朕知道,但此乃朝廷颜面,不可轻举妄动。否则,不仅会令百姓心生猜疑,更会损害朝廷的公信力。”
长孙无忌见状,点头附和:“陛下所言极是。此等手段虽一时痛快,却非长久之计。如今当务之急,是找出解决之法,而非草率行事。”
李世民沉思片刻,目光扫过在场的大臣们,沉声道:“魏爱卿,你有何见解?”
“陛下,臣以为,如今之计,唯有……暂缓科举。”
此言一出,如同惊雷炸响,震得众人心头一颤。
秦琼瞪大了双眼,粗声反驳:“暂缓?这岂不是向那些世家低头?”
长孙无忌眉头紧锁,手指一下一下地敲击着桌面,发出沉闷的声响,内心如同翻江倒海般挣扎。
他深知科举的重要性,但眼下这局面,似乎真的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李世民的脸色阴沉得可怕,他紧抿着嘴唇,一言不发,目光如炬,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御书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压抑得让人难以呼吸。
烛火跳动,映照着每个人脸上复杂的神色。
魏征的脸上带着一丝无奈,秦琼的脸上写满了不甘,长孙无忌的脸上则充满了纠结。
良久,李世民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沙哑:“诸位爱卿,可还有其他良策?”
他的目光带着一丝期盼,扫过众人,然而,回应他的却是一片沉默。
长孙无忌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却又不知该如何开口。
他绞尽脑汁,却也想不出任何可行的办法。
“唉……”
李世民长叹一声,挥了挥手,无力地说道:
“罢了,今日就到此为止吧。诸位爱卿都回去好好想想,明日再议。”
众人躬身行礼,缓缓退出御书房。
秦琼的脚步沉重,每一步都像是踩在棉花上,他紧握着拳头,指甲深深地嵌入肉中,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烧。
长孙无忌的脸色苍白,脚步虚浮,他感觉自己的身体像是被掏空了一般,无力地拖着沉重的步伐,一步一步地走向宫门。
魏征的眉头紧锁,目光深邃,他抬头望了望漆黑的夜空,深深地叹了口气,转身离去。
寂静的夜空中,一轮明月高悬,清冷的光辉洒在大地上,却照不亮人心中的迷茫和无奈。
御书房内,李世民独自一人站在窗前,望着窗外深邃的夜空,久久不语。
“砰!”
李世民压抑了许久的怒火终于在这一刻爆发了。
他猛地一拳头砸在书桌上,桌上的文书和笔砚被震得四散开来,发出清脆的碰撞声。
书桌的木板在这一击之下裂开了几道细缝,仿佛在诉说着他心中的愤懑与无奈。
他的拳头紧紧握着,青筋暴起,脸上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他咬紧牙关,目露凶光,仿佛要将所有的怒火和不甘都寓于这一拳之中。
“这些世家,真是欺人太甚!”
李世民的声音低沉而愤怒,仿佛从胸腔深处发出的咆哮。
书房内的烛火在这一声怒吼中摇曳不定,映照出他紧锁的眉头和紧闭的双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