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被系统强迫成为大科学家》最新章节。
没法,虽说他高考时,英语考了满分。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对他将论文英文化有多大帮助。
要知道,很多学术上用的英语学术用语,高中语文是不会学的。
虽然即便是青花大学有些课程也是英语授课,但依然有很多英语学术用语是不会出现的,他们只会出现在国际学术期刊以及一些外国材料学书籍上。
实际上,赵小侯需要一边学习新的学术英语,一边对自己的论文重新翻译。
当然,以他现在的学习天赋,这个倒不是很难。
一周之后,等他的论文英文化结束时,他属性面板上的语言学分数都从60分上涨到了62分。
由此可见,这学术英语在其中所占的重要性。
将论文英文化之后,赵小侯又去拜访了王教授。
王教授审阅了论文之后,倒是更加惊讶。
毕竟以往他所带过的学生里面,也不是没有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的,但那些学生的论文,第一次英文化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问题。
要么是学术名词使用错误或者不到位,要么就是一些英文语法错误等等。
可赵小侯的论文,是没有这些问题的。
王教授很满意,然后就在论文的指导老师一栏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这并不是说王教授要占赵小侯的便宜。
而是给赵小侯提供方便。
要知道,那些国际学术期刊的责编在审查来稿的时候,往往会下意识按照名气有无来区别对待一些稿件。
王兵教授虽说在国际上名气不算大,但也是在《材料自然》上发表过几篇重磅论文的,因而有了他作为指导老师,这篇论文到了学术期刊才不会被责编忽略或者放到后面审核。
没法,像《材料自然》这样的材料界顶级学术期刊,每天收到的稿件太多太多了。
以至于在纸质稿件盛行的时候,还闹出过责编不小心将稿件放在抽屉最下面,几年后才发现的笑话。
另外一点就是,这篇论文即便是指导老师签署了王兵教授的名字,等到刊登之后,那些材料界的学者也不会误会是王兵教授的论文。
因为第一作者的名字是赵小侯。
至于二作是没有的。
没法,赵小侯就算是想要分个二作出去,也没办法,因为整个实验都是他一个人做的。
至于那两个打杂的本科生,他们的贡献连三作都混不上。
赵小侯也不是那种圣母,白白的好处往外送,那是傻。
用电子邮件将论文发给《材料自然》杂志之后,赵小侯就想起一个问题。
这个单晶硅技术的专利还没申请呢。
现在元宵节都过去两天了,小侯科技公司也应该收假了吧?
想到这里,赵小侯随即就给小侯公司的王莉莉打了电话。
这个王莉莉之前就介绍过,乃是青花大学法学大三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