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被系统强迫成为大科学家》最新章节。
国内不少学校的数学系都邀请他去搞学术讲座,希望能够让自己的老师和学生尽早掌握这个数学工具。
赵小侯最初还是满怀信心去了京北的学校,开了学术讲座,不少数学系的学生捧场,将场地坐得满满的。
但很快,智商门槛效应就体现出来了。
等赵小侯去第三所学校搞学术讲座的时候,来的学生就很少了。
没法,大家都听不懂!
就连一些讲师、教授都没能听懂多少。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赵小侯索性就结束了学术讲座。
但即便是有关部门插手了,但国内数学界里对赵小侯议论纷纷的也不少。
就和那个年轻讲师一样,但凡没有去参加学术报告的年轻老师,很多都对赵小侯有些不满,感觉他就是哗众取宠。
当然,那些去参加了学术报告会的教授,大多还是对赵小侯报以支持的态度。
尤其是几个地位很高的老数学家都准备出来说话支持了。
结果就在这个时候,新一期的《数学年刊》出来了。
顿时,《数学年刊》上那篇《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论文,就好似一颗深水炸弹,在全球数学界里炸得风起云涌,一片喧哗之声。
由于《数学年刊》的论文审稿人,之前已经隐隐传出了有人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的传闻。
但很多人是不相信的。
毕竟之前那么久时间,都没人能证明,现在说有人证明了,这不是可笑吗?
实际上,这篇论文当时在审稿的时候,几位审稿人很罕见的聚合在了一起,对这篇论文进行审核。
因为他们虽然是很出名的数学家,但看到这篇论文的时候,依然有很多不解的地方。
但他们基于对数学的直觉,感觉这篇论文没有问题,最终还是决定审核过关,但不保证这篇论文的真实性。
当然,为此,数学年刊的总编还是承担了很大的风险。
毕竟如果这篇论文最终被证明为假,那么学术年刊的总编就不得不辞职,来保全数学年刊的权威性。
当然,如果这篇论文最终被全球数学家所认可,那么数学年刊就将获得一份荣耀,就连数学年刊的总编也会得到慧眼识明珠的夸赞。
实际上,大多数数学家看到这篇论文之后,都保持了沉默。
没法,看不懂啊!
而之前对解析-密率法略微有些了解的几位数学家,这个时候都沉浸在论文之中,久久不愿意离开,哪里还顾得上网络上的事情。
总归会有些人,对赵小侯的论文表达不满的。
一位来自于小日子过得很好的年轻数学家山本田一天,就在网上批判赵小侯的论文一窍不通,哗众取宠。
随着这位山本田一天在网上发言,身毒、金罗等国的年轻数学家也纷纷出声批判赵小侯的论文。
反正就抓住一个宗旨,他的论文狗屁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