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朱标被李承乾魂穿了

第44章 若真是朕的高明就好了(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开局朱标被李承乾魂穿了》最新章节。

李世民犹记得自己当年那个儿子出世的时候,给他取名承乾,小字高明。

承乾,承继皇业,总领乾坤。

正当李世民沉浸在对儿子的思念的时候,毛骧开口问道,“陛下,太子已然登基,那么接下来我们应该如何安排呢?”

李世民摆了摆手,示意毛骧稍安勿躁,然后缓缓说道,“计划不变,等张定边出山之后,让他开始收拢各地的起义军,拉起一支强大的军队来。”

李世民的想法就是拉拢张定边之后,就正式收拢起义军,组建兵马。

反正各地起义不断,自己无非再次角逐天下罢了。

当年自己可以,现在自己也可以。

“只恐怕,太子那边已经注意到我们了。”毛骧长叹一声说道。

“说起他,你们觉得他这儿年号,是什么意思?按理来说,承乾两个字虽然很好,但昔年大唐时期有个叫李承乾的太子,他的下场可不好,标儿他用这个为年号,就没有反对吗?”李世民看向众人询问道。

几个明面上负责保护李世民安全的暗卫纷纷低下了头。

俺们书都没读多少,你问俺们这些有啥用?

李培玉回答道,“陛下,也许就是取承乾二字之意,并没有什么其他意思,和大唐时期那位可能没有关系。”

李培玉实在是搞不懂自家陛下最近是咋滴了,现在听到承乾两个字,好像有种奇怪的感觉。

不会是一个年号嘛,有什么好深思的?

李世民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惆怅和懊悔。

“如果这真的是朕的高明就好了……”

李世民喃喃自语道,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自嘲。

是啊,他怎么会产生这样荒谬的念头呢?那个名叫朱标的太子,与自己的儿子李承乾毫无关系。

李承乾早已离世,这是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

然而,如今回想起来,李世民不禁开始怀疑自己当年的决定。

如果他能够顺应时势,选择退位,在幕后掌控政权,是否真的能够在保住权力的同时,避免失去这个心爱的儿子呢?

这是自己的嫡长子啊!

是他谋反自己都没舍得杀的嫡长子啊。

这个问题在李世民心头萦绕不去,让李世民感到愈发的悔恨,人一旦上了年纪,思维似乎就变得有些昏聩,不再像年轻时那样清晰明了。

就如同当年的汉武帝一样,晚年的他也犯下了许多错误,而李世民此时才意识到,自己当初可能也正走在同样的道路上。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如今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审视自己的过去,他才发现,高明的死,是否也与自己有着某种间接的关联呢?

是自己对他逼迫得太紧了吗?李世民不禁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

失去了,也开始后悔了。

朕的高明,朕的观音婢,呜呜呜。

花开又花谢花满天,呃……唱错片场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为了赚钱给母亲治病,莫闻来到黑工厂打工,却没想误入人贩子组织。遭到殴打时,记忆苏醒,发现自己来到一人之下世界,并且马上就要被噶腰子。关键时刻觉醒,能够获得所有武侠小说中的神功,开局得到,将异人打手的炁全部吸光,成为异人。莫闻发现,只要击败,击杀别人,就能获得新的武功。为了给母亲治病,为了变强,莫闻成为异人雇佣兵。至此,圈子里多出了一位超级狠人。风正豪:“莎燕,为了风家的未来,你必须嫁给莫闻。王也
爱吃黑豆粥的血尸大帝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