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禁卫军》最新章节。
低于吨,1万吨左右的驱逐舰,是禁卫海军的3级舰,以历史名将命名,不分民族,比如岳飞、比如关羽、比如李靖、比如邓世昌、比如完颜娄室等等。
那两艘装甲补给舰,作为是非战斗军舰,以古代的科学家命名。
至于航母,肯定是1级舰,现在还没有,戈辉没提,但是肯定以开创伟业和不世武功的皇帝命名,不包含清廷的皇帝。
戈辉的话就是规矩,谁还能有意见呢?前两天一帮仿效七镇八远舰名的“北镇”“北远”之类的,直接被抛弃了。
戈辉决定,八月一日,左宗棠号正式命名,正式入役,还要举行入役仪式。北方特区的核心人员都要参加,重要企业,学校,工人代表,随机选择普通民众参加。
戈辉让王招辉细致准备,一定要盛大,做好宣传,鼓舞人心,提振士气。
此时的特区广播电台,已经把禁卫军买军舰的事大肆宣传,还请德国海军到电台专访,评价刚买的军舰。说的都是好听的,没有缺点,全是闪闪发光的优点,仿佛北方特区一瞬间成了海洋强权一般。
听到普通民众耳朵里,那就是牛逼得不行不行的存在。特区渔民从此有军舰撑腰了,再也不怕倭国军舰游荡的黄海了。
北京朝廷也在第一时间知悉了此次交易,同样不知道交易的具体内容。但是两艘重巡洋舰、两艘2万吨级装甲补给舰,已经让整个朝堂震惊不已。
“萨真兵,你是大清海军大臣,关于‘北边’的重巡洋舰,说说你的看法。”光绪直接点名。
萨真兵,原广东水师提督,去年三月初奇袭毫境傲,为朝廷血赚了一大笔,有功于朝廷。
去年下半年,光绪考虑成立海军部,总理大臣袁世凯等人反对。理由是朝廷没钱,海军太烧钱,光绪虽然没坚持,但是念想一直没有放下。
去年十一月,光绪突然收到了萨真兵的“整顿海防折”,借机调他回朝廷问话,随即任命他为海军大臣,负责筹备海军部。不增购军舰,以现有的海军力量,重新整编海军,成立大清皇家海军,拱卫京畿。
萨真兵的海军部还在筹备中,朝中的阻力很大,他也是一个头两个大。现有的海上力量也需要重新分配,反复拉锯,不能全调往北方,南方沿海的“富庶”之地也需要海军守护。
萨真兵时常感叹,想为国家海防做点事儿怎么就这么难呢!
最近一次的感叹,刚过去没几天,“北边”(朝廷喜欢用这个词儿代替戈辉的特区)就传来购买到超级军舰的消息,他心中正五味杂陈呢,皇帝点他的名字了。
萨真兵走出班列,沉声道:“臣的看法是正面的,北边买了大船(刻意淡化),有了些许的海防实力,对保护北边的近海工业有益处,但数量太少,实则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这是实话)。”
“谢宝章,你是筹备海军部的协办大臣,你也说说你的看法。”光绪继续点名。
萨真兵筹备海军部,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好友谢宝章,并把谢宝章,连同烟台海军学堂的学员(谢宝章是校长,学校是他自己建的),全部叫北京,协助他筹备海军部。谢宝章也被光绪任命为海军部协办大臣。
谢宝章立即走出班列,说道:“任何提高我朝海防实力的都是好事情,北边,虽然不归朝廷直管,但也一直心向朝廷,所以臣觉得是好事。”
两个人说的都挺对,挑不出毛病,但是不是光绪想听的。
“袁世凯,你是总理大臣,海军建设,你也有权发言,说说吧!”光绪继续点名。
“臣不认为这是件好事情,臣的意思是对‘北边’来说,不是件好事情。”袁世凯说道:“臣一直反对成立海军部,不是因为成立海军部不对,是因为朝廷的银圆不够花。海军建设非常耗费银圆,花银圆如流水。这一点,萨真兵和谢宝章比我们清楚。‘北边’现在各种建设,到处都需要银圆,他们还要搞北部大开发,那个花银圆更多,他的银圆哪里来?我认为‘北边’的财政,本来就危如累卵,再加上烧钱大户海军,他们扛不住,肯定抗不住。”
“扛不住?”光绪皱眉,问道:“扛不住会怎样?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会大面积停工,会有无数人没了生计,还有人可能会走极端。”袁世凯说道:“当无数人因为没了生计,走了极端,非常非常可怕。”
“你觉得,戈辉能掌控形势吗?”光绪又问。
“很难讲,臣不了解戈辉对‘北边’的控制力。”袁世凯摇头道:“在臣看来,这是无解的事情,‘北边’把自己逼到了绝境。”长叹了一口气,又道:“很有可能,直接破产,甚至比破产还要糟糕数倍。”
“危言耸听了吧!”光绪不以为然道:“你看戈辉像傻子吗?‘北边’能有今天,你觉得他是靠运气好是吗?”光绪现在也不是两眼一摸黑的皇帝了,掌控权力越久,脑子似乎也越发灵光了。再加上粘杆处的情报收集,他都有种一切尽在掌握的错觉了。最让他自豪的,是在他的辛勤耕耘下,皇子就增加了十几个,大有追赶康乾之势。他有时候觉得自己行得不能再行了。说实话,他飘啦!
“很多最糟糕的事情,都是聪明人干出来的。”袁世凯解释道:“北边走到今天,确实是戈辉的英明领导,远见,魄力,都无可挑剔。朝廷也得利很多,似乎他每一步都走对了。”
班列中的大臣,很多都在点头,特别是那桐。从去年开始,他和‘北边’的关系就缓和了,主要表现是,定期收到了‘北边’的好处。比如赚钱的机会,会有人知会他,目前他投资的都赚钱了,而且还在继续赚钱。
“但是”袁世凯提高了声音:“没有人永远正确,夜路走多了就会撞到鬼,比如这次的军购,他很可能步子迈的太大扯到蛋了。”袁世凯在朝堂上说话,也不再向以前那么谨慎了,因为皇权在他心中的地位大不如前了。
“袁中堂,注意你的言辞。”总管太监元福立即用尖利的声音提醒道。
“臣失礼了,请陛下恕罪。”袁世凯立即礼节性请罪。
“免了,继续讲,把你的话说完。”光绪也不太在乎这些细节了,他相信,只要军权在手,其它的,都能轻松拿捏。
“谢陛下”袁世凯谢过之后,继续说道:“英国人这次,明显用心不良,而戈辉又太想有海军了,为此,四年前就成立了锦州水兵学院。英国人吃定他了,为了海军他肯定会挺而走险。果不其然,戈辉中计了,他跌进的,绝不仅仅是深渊那么简单。”
“屋漏偏逢连夜雨,漏船又遇打头风。”袁世凯轻轻摇头,又道:“不敢说‘北边’死定了,微死,死八九成是肯定的。”
微死?这尼玛算是什么词儿?啥叫微死?微死还死八九成。
班列中的大臣们腹诽不已,想不明白,袁胖这词儿是从哪儿学的。很可能是北边,北边总是会有新词流出,有北边的报纸为证。
袁世凯不知道,他只猜中了一小部分。戈辉何止是挺而走险啊,他用北方特区两年的财政收入完成了这次军购,具体数额是12亿3200万银圆。如果他知道是这个数字,不知道袁胖子又会做何感想。
朝廷关于‘北边’军购的讨论,没有结果,也不会有结果,讨论对了又能怎样?
戈辉不管别人怎么背后议论他,饭照吃,酒照喝。29日晚锦港大酒店的送行宴,依然是戈辉的高光时刻。
乔治一行确定30号走,29号直接来到锦州港区,住进了锦港大酒店。
宴会上,戈辉大谈北方特区的建设,为与会的人描绘一个美丽的未来。别人信不信他不知道,由于太投入,他自己先信了。
乔治不信,也不可能信,那是12亿3200万银圆,天大的窟窿,怎么填啊?换到英国头上,也绝对是超大号的窟窿,首相不但要下课,还要进监狱,甚至直接判绞刑。但是,不得不佩服戈辉的心态,是真的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撒谎,脸不红,心不跳,不服不行。
同时,他也很感兴趣,戈辉怎么搞定这个事情,或者说,戈辉能坚持多久。
今天的晚宴,宾主尽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