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历史,从远古到现代

第43章 我国封建社会初期~战国时代11(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历史,从远古到现代》最新章节。

诸子百家散文(4)

2、《论语》

孔子着作(言论、说教):

3)“语录十二则”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

释义:

《论语》十二则,每则在原书里称为一章。《学而时习之》、《吾日三省吾身》、《君子食无求饱》三则,选自《学而》篇;《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两则,选自《为证》篇;《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见贤思齐焉》两则,选自《里仁》篇;《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颜渊、季路侍》两则,选自《公冶长》篇;《贤哉回也》一则,选自《雍也》篇;《默而识之》一则,选自《述而》篇;《譬如为山》一则,选自《子罕》篇。

这些就内容说,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就教育方面说,有的着重说明学习的态度,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有的着重说明学习的方法,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也有强调复习的重要的,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讲个人修养方面,在于勉励人树立大志,注意品德修养。从这里多少可以认识一些古代思想家治学、为人的态度,对后人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译文(参考):

孔子的十二条语录

第一条,孔子说:“学习(新知识)并在一定的时候(遗忘之前)进行复习,不是一件很愉悦的事吗?

有朋友自远方而来,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吗?

不因为一些事情别人不知道而恼恨,不是很君子(有修养)吗?”

第二条,曾子(孔子的弟子)说:“我每天以三件事检查自己:

第一件事,为别人办事(谋事)是不是忠心(真诚)?

第二件事,与朋友交往有没有守信用(失信)?

第三件事,对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没有熟悉(真正掌握)?

第三条,孔子说:“君子(有修养的人)食(吃饭)不要求饱(过多、过好),居住不要求安(过于安逸),做事要勤快、说话要谨慎,接近请教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请他指教,可谓(就是)好(喜好)学(习)啦。”

第四条,孔子说:“(先)温习旧的(知识)而(才能、进一步)知(获取、知晓)新的(知识),也就(才)可以(成)为老师了。”

第五条,孔子说:“学习如果不(动脑筋)思考则会罔(迷惑而无所得),思考(想问题)如果不学习(新知识)则会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也就是说:学习和思考必须紧密结合才能不断进步提高、更有成效。)”

第六条,孔子说:“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而又以吃穿不好为耻辱的人,不值得同他谈论。(也就是说:同有志趣而讲究吃穿的人,不值得在一起交谈,也即不要交酒肉朋友。)

第七条,孔子说:“见到贤人(有学问有道德的人)希望同他一样(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应该在内心自己检查(自己是不是也有同样的毛病、缺点)。

第八条,子贡(孔子的弟子)问:“孔文子(卫国的大夫孔圉),为什么叫他“文”呢?

孔子说:“他聪敏又好学(爱学习),同时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虚心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所以称他为“文”。”

第九条,颜渊和季路陪着(孔子)。

孔子说:“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愿?”

子路(也就是季路)说:“我的愿望是有车和马,有轻暖的皮衣穿,和朋友共同享用,用坏穿破了也不遗憾。”

颜渊说:“我的愿望是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把劳苦的工作加在别人身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子路说:“想听听老师您的志愿。”

孔子说:“我的愿望是:对老年人,使他们安定;对朋友,使他们信任我;对少年人,使他们归依我。”

第十条,孔子说:“颜回(即颜渊),你好贤能啊!缺少吃的、喝的,住在简陋的街巷,众人都难以忍受其忧愁,颜回却不改其乐(仍然快乐不愁)。好贤能的颜回啊!”

第十一条,孔子说:“咀不说心记住,学习(新知识)从不厌烦,教导别人从不疲倦,那一样我能有呢?(孔子自谦)”

第十二条,孔子说:“(做学问)象积土成山一样,还差一筐土,没有堆成山,中止是我自己中止的,又譬如平治土地,虽然只倒上一筐土,前进是我自己前进的。(意思是:求学的人应该求之于己,自强不息。)”

注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活佛小济公:女施主请自重!
活佛小济公:女施主请自重!
女施主请自重!:又名小济公解情结。众生分三界,如今妖界仙界已毁,原本互不相扰的三界再次陷入混乱,世间妖魔再起凡人难以抵挡,济公小弟子扶余奉师尊之命前往凡界降妖捉怪,普渡众生,在这期间,扶余将迎来自己修行的劫难,他是否可以解开情结成就仙位,亦或是和其他堕仙一样入邪成魔?一路上,扶余将遇到很多困难,虽然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但众生皆有因果,不可倒果为因,所以他也会需要很多帮助,也会有很多神仙需要他
歪头小先生
四合院:重生之最牛傻柱
四合院:重生之最牛傻柱
重生之最牛傻柱:带着记忆重生的傻柱不在让人掌控,何大清走了又如何,一大爷扣留钱财又如何。我何雨柱有一身的厨艺,从摆摊开始赚钱。高超的厨艺,超前的记忆。摆摊,开店,接大席,日子过的风生水起。四合院的蝇营狗苟,养老送终,再也不关我傻柱什么事情了。
笑胖神3
四合院:傻柱八个儿子,全员傻眼
四合院:傻柱八个儿子,全员傻眼
傻柱八个儿子,全员傻眼:老年何雨柱冻死桥洞,无人问津,执念太重,重生51年。上一世,他孤独终老。这一世,何雨柱开局就生八个儿子。大儿子:高级军官!二儿子:国术大师!……老八:顶级工程师!何雨柱的儿子个个人中之龙,秦淮茹的棒梗已经被关了几次。秦淮茹:傻柱,我也能给你生一个儿子。易中海:傻柱,你那么多儿子,给一个给我养老呗?禽兽们纷纷巴结讨好何雨柱。何雨柱不耐烦道:滚……这一世,何雨柱过上了禽兽们羡
洪荒小妹
女帝古穿今,乡下真千金竟是老祖宗
女帝古穿今,乡下真千金竟是老祖宗
谁能想到姜时愿这个乡下来的村姑竟然是女帝穿越而来?所有人都以为她粗鄙鲁莽,不懂规矩,眼巴巴等着看她笑话,谁知她举手投足已不是世家风范,而是帝王风范!众人惊掉下巴:什么情况!姜时愿不屑冷笑:自古以来男人都试图用规矩来规训女人,古代如此,现代更是如此!他们想要用她是否懂那些所谓的世家规矩来压制她,驯服她,那她就告诉他们谁说女人必须三从四德?她,走的是帝王的路,行的是帝王的规矩!
喵爆爆
假结婚装恩爱,事成离婚他却疯了
假结婚装恩爱,事成离婚他却疯了
黑巷暗流涌动,宋凝月意外撞入“死神”胸膛。男人掐住她后颈,压近威胁:“结个婚?”她被迫戴上婚戒,与他展开一个月的假婚。却发现——演吻戏时,他嘴皮颤抖,“没吃饭?用点力气吻。”演同房时,被子下不断攀升的温度。这一晚,浴室门开开关关许多次。她才发现,中圈套了!后来,她准备回家,男人彻底失控,疯狂亲吻她,唇间血味弥漫。—季恙一直记得,十年前月亮下给他饼干,又骂他的那个绿裙子。能再相见,是人生中唯一幸事
绯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