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不行,我行!

第80章 高明的猎人(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不行,我行!》最新章节。

但今天这条鱼是红烧鱼,姜蒜不缺,滋味鲜美,丁茂吃了两口就两眼放光。

别说鱼了,就算是大白菜也是有油水的,配上香喷喷的大米饭,就连陈子銮、陈文良、楼华松几人都是吃了个肚圆。

陈锐来食堂转了一圈看了看菜式,陪着的陈默是一脸的心疼……这么吃,太费钱了啊。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这两百多人虽然都是青壮,但顶多占了个青,大部分人算不上壮。

不补充营养,后面的训练真成不下来。

徐渭放眼望去,黑压压的人群人人都在低头大吃特吃,菜吃完了也在吃白米饭……这个时代的底层民众,不是逢年过节真不太吃得上大米。

偶尔几个人抬头,都向陈锐投来感激的视线……这么好的待遇,之前实在是想都不敢想啊。

边上的陈默不自觉的摸了摸脸颊,心想侄儿现在这手段……用侄儿的话来说,给一棍子,那也要给一颗甜枣。

陈锐一行人没有享用小灶,也没有插队,而是默默的排队领了一份餐。

迅速扒完饭,陈锐与周君佑、周君仁、徐渭等人回去继续谈事。

没了陈默,周君佑开口问起陈锐这一趟南京之行……陈默至今还不知道陈锐一行人与严世蕃之间的仇怨。

陈锐简单的说了一遍,一旁的沈束用确凿的口吻说:“严世蕃一定会动手,我在这儿,陈锐在这儿,你们兄弟也在这儿!”

“李寿这厮,手底下说是有千把人,但实际上只能从定海后所调人,顶多两三百人,而且还不能明目张胆。”

邓宝分析道:“最大的可能还是倭寇,我已经让兄弟打听过了,以李寿的人脉,四五百倭寇,不会再多了。”

周君仁想了想,“上岛只有一条路,守住不难的。”

徐渭似乎有些疲惫,打了个哈欠,“若只是守,他陈锐何必费这么多心思?”

陈锐轻笑了声,“此次难以让严世蕃伤筋动骨,先讨回一点利息。”

周君佑直接了当的说:“听你的。”

“嗯嗯。”周君仁连连点头,又好奇的问:“为什么要放探子上岛,有必要吗?”

徐渭笑着解释:“李寿什么时候动手,这是很难说的。”

“但如果有机会偷走皂块的配方,李寿就不会急着动手,等这边准备好了,再把探子放回去……”

徐渭侧头看向陈锐,“确凿探子偷不走配方吧?”

“嗯。”陈锐确定的点头,皂块的原料配比,加水过滤,加油熬制,晾干切块,都是分开进行的。

沈束补充道:“另一方面也是暗示,这次随船而来的大批人手,都是来作坊做工的……这么多人还不够,只能从卫所募人。”

陈锐轻声说:“高明的猎手,会让自己成为猎物眼中的猎物。”

这句话说的稍微有点绕,徐渭却立即点点头,“所以我才说,你似献侯文和。”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野史!
三国野史!
关于三国野史!:东汉末年,天崩地裂,黄巾席卷,预示着一个前所未有的乱世降临。这不仅是王朝的崩塌,更是一个武道法则取代礼教秩序,黑暗力量悄然滋生的血色年代。在这个世界里,英雄们的力量源自对天地之“气的掌控和对个人“意的锤炼。战场上的杀伐之气可凝成“煞气,助长功法威力,却也侵蚀心智。曹操的“霸者之意睥睨天下,却难掩对力量的无限贪婪;刘备聚拢“仁德之气,但也需在黑暗现实中挣扎求存;孙氏则凭借江东水脉修
天字第一等
开局造反,先杀皇太孙
开局造反,先杀皇太孙
永徽六年,太子赵弘去世,赵贤穿越成其庶出二子,不受宠且处境艰难。系统发布“提刀造反,进行玄武门之变”任务,失败即丧命。赵贤利用三千禁军,在玄武门斩杀赵显,随后逼宫赵治。他凭借一系列谋划,成功掌握局势,却也面临来自朝堂各方势力的巨大挑战。
空城三梦
三国伏生志
三国伏生志
打破历史与幻想的次元壁,以掌纹为钥,开启了一个“百姓即星轨,多元即永恒”的东方幻想世界。当诸葛亮在星轨书院写下“地脉之敌,从不是星蚀或巫毒,而是妄图让掌纹失色的傲慢”时,这场跨越种族、超越时空的地脉保卫战,已然成为对文明多样性的终极礼赞。
风吹瘦排骨
大乾边关一小卒
大乾边关一小卒
大乾元景三十三年,北方元突人势大,朝廷接连战败,内部党争与夺嫡愈发混乱,中原又有流民之乱。持续二百五十年的大乾王朝已风雨飘摇。与此同时。来自另一个世界灵魂的洪青山,附身到了西北边塞的一个底层军户子身上!家徒四壁,家中小妹更是被地主老爷逼着卖身还债。洪青山却丝毫不慌。他是没钱,可他心中有刀!靠着杀伐果断!洪青山从一个底层百姓,一介烽火台小卒开始……一步一步成为了万万人之上的存在!
纸花船
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
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
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一睁眼,穿成史上最惨皇帝宋钦宗赵桓!开局就是地狱难度:金兵围困汴京,父皇甩锅跑路,满朝文武要么是废物,要么是奸臣,哭着喊着要割地投降?马上还要被抓去搞“牵羊礼”?!去他妈的!朕来自千年后,绝不认命!没系统?没武功?没关系!朕有脑子!“割地?朕先割了你的脑袋!”“投降?朕先送你去金营‘投诚’!”手握历史剧本,智斗朝堂老六,启用李纲、宗泽、吴玠等千古名将,整顿军备,铁腕治国
研墨的中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