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开局小地图从老军医到元帅

第414章 全军推广。新的部队?(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抗战,开局小地图从老军医到元帅》最新章节。

尽管这枪是过渡型的武器,但是他的优点实在是太多了,基本碾压市面上所有的武器。

在这个时代,他就是最适合中国军队的武器。

每分钟的射速能达到二十五到三十五发,各方面的数据全面碾压小鬼子的38大盖和99式步枪。

在黄崖洞兵工厂的训练场,各纵队都完成了训练和测试。

战士们和指战员们的反响非常的热烈,从下级军官到高级军官,全部都是强烈要求将这新武器进行列装。

五六式半自动步枪得到的第四野战军全体官兵的认可。

尤其是第四纵队,第五纵队,第八纵队都派人来测试之后。

这几个孤悬在外的纵队,都强烈要求先给他们完成换装。

第四纵队和第八纵队要维持蒙古的安定,还要对抗一些外部的敌人。

不仅要防备着日本人,还要防备着老大哥,所以军事任务非常的繁重。

另一边,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啊!

以前不知道也就算了,受制于运输条件,很多大型装备都运不到李云龙这里,李云龙咬咬牙也就把这个苦日子过下去了。

现在知道老爷子搞出来了新的装备,他还亲自派张大彪回了一趟,经过测试之后,确实发现新武器超级好用。

老李能放过老爷子?

这不能啊,这不是他的性格呀。

于是,一天三封电报,甚至还亲自写信。

李云龙又干起了他的老专业,电信诈骗!

这也就是太远了,打不了国际长途,

不然李云龙还真能搞出个主意,用电话诈骗老爷子。

他在给老爷子的电报里面是这样写的:

我第五纵队进入东北至今,伤亡惨重。

弹尽,粮绝,援兵未至,请总部支援新式装备。

在电报的基础上,李云龙亲自手写的一封信送到了老爷子的办公桌上面。

致姜总司令员。

我李云龙给您磕头了!

(此处附上老李磕头的小人画)

您要再不给我新装备,第五纵队就要改叫"烧火棍纵队"了!

现在全纵队三分之一的枪膛线磨得比老驴的牙还平。

打出去的子弹能拐弯——不是咱战士技术好,是他娘的铁坨子自己找不着北!

上个星期,三旅伏击鬼子运输队,三十米内愣是打不穿汽车轮胎。

气得战士们抡枪托上去砸,这他娘的叫什么事儿!

听说兄弟部队都换装五六式半自动了,我这儿还抱着"老套筒"当宝贝。

现在纵队弹药紧张到要数着米粒打枪,

每个战士配发五发子弹,打完就得拼刺刀。

可小鬼子不跟咱讲武德啊,隔着二百米就突突,咱这“烧火棍”够不着干着急!(又画了个哭脸符号)

您要实在为难,把我李云龙当二踢脚点了也行!

可您得想想东北根据地老百姓啊!

昨儿妇救会王大娘塞给我俩煮鸡蛋,

说,

"李首长,俺们不怕等,就怕你们没枪等不来胜利"。

这话听得我老李心里跟刀绞似的...(此处墨水晕开,就好像有人滴了几滴泪水上去一样…显得皱巴巴的)

求姜总开恩:拨我第五纵队五六式半自动步枪两万支,每枪配弹200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生矿奴,却成为人类救世主?
重生矿奴,却成为人类救世主?
关于重生矿奴,却成为人类救世主?:穿越异族入侵,武道重启的高武世界。苏浩本以为自己将秒天秒地秒空气,却发现这不是穿越是重生。这还不说,竟重生到自己做矿奴的日子?好在及时觉醒了金手指,完成任务就能获得高额奖励,还有商城兑换宝物。“发布任务:既要挖矿,那就要做第一。挖掘一百克能源石,奖励玄级身法无影无踪。“发布任务:这个破地方,爷不待了。逃离矿场,不做矿奴。奖励爆血狂刀,奖励时光戒。“开启商城,淬骨
老鹰下山
武道江湖录
武道江湖录
关于武道江湖录:从小孤苦伶仃的我,受尽了耻辱,直到后来遇到了让我重生的贵人,也就是传授我武技的老先生,再后来遇到了一群知心朋友,一起闯荡武道江湖,经历了许多磨难,但最终依旧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样。
霍潇锦
叶凡归来
叶凡归来
关于叶凡归来:结婚不久,叶凡遭老婆算计,甘愿替她入狱三年!出狱那天,老婆要求离婚,对叶凡痛下杀手,置他于死地!一年后,叶凡得至尊传承,重塑肉身,强势回归!师尊:“徒儿!下山去吧,不要放过你的仇人!将他们统统镇压!师尊:“徒儿,不要委屈自己!哪怕捅破了天,有为师在!师尊:“徒儿,为师收过不少记名弟子,她们都是你的师姐!
飞猪七宝
幻界药魔
幻界药魔
关于幻界药魔:她出生在一个千年来给各国雇佣的最大杀手强国—幻界药国,在不断地训练中她终于成为幻界药国的最强杀手,执行的任务都是百分百完成。有一天,她接到的任务是把这个世界的第二强国的少主杀掉,当她见到他时候,他受了重伤,她正面面对他的时候“奇怪,我居然不想杀他······
醉此生又何妨
旧金山往事
旧金山往事
关于旧金山往事:人生如烟花。只要曾经绚烂过,便不枉此生。——————————PS:《大牧场主》、《生在唐人街》、《华尔街传奇》、《重返洛杉矶》、《我真不想努力了》之后又一新书,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群号:618863420
陶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