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烽

第170章 宫廷讲学(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隋烽》最新章节。

风纪官鞭子都快甩烂了,殿内仍是嗡声不断。

隋文帝这回可算是听清了,正准备夸奖几句,谁料裴肃再度开口:“臣建议从国子学、科考官员中各挑两人,坐而论道,也算是一桩美谈。”

朝堂霎时死寂。

这下轮到隋文帝不淡定了,笑容僵在脸上,将裴肃推出去砍了的心都有了。

国子学是朝廷的最高学府,里面除了刚刚送来的二十名突厥贵族子弟,余下的学子、博士都是世家子弟中的佼佼者。

裴肃这提议看似公平,实则包藏祸心。

分科取士从开皇七年实行,以州为单位,每年推举三人,这十来年间通过科考致仕的官员极少,考上之人也如杜正玄一般,多在地州任职。

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看似简单,其实不然。

首先,得有统一的文字。

其次,要有主流的社会认同体系,也就是说考的内容要统一。

再次,知识传播的成本要足够廉价,如果书的价格远远超出了百姓的承受范围,那除了世族又能产出几个寒门的学子?

“臣附议!”

国子祭酒元善发须全白,举着笏板第一个站了出来。

“陛下,臣也觉得此举可行。”

礼部尚书韦世康也出来附议。

众文官一看两位重量级的大佬都下场站台了,胆气更旺,纷纷举着笏板出来请愿。

隋文帝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扔出去的飞刀转眼就成了对手的武器,金口玉言,又不好立即反悔,只得强挤出一丝笑意问道:

“那……那元爱卿以为科考致仕的官员推选谁来讲学合适?”

站在最前面的国子祭酒元善,刚才只顾得在心里暗赞裴肃机智,却没有想到这一层,被隋文帝当面一问,绞尽脑汁也想不起一个科考致仕官员的名字,不由老脸通红。

其实这也怪不得他,这十来年科考致仕的官员本就少得可怜,又多在地方任职,他一个国子学的祭酒又怎能喊出几个名字。

不光是元善,连裴肃、韦世康等人也是面面相觑……

萧邢咂巴着嘴,看得津津有味,看皇帝老儿和一众大臣极限拉扯,连困意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臣举荐一人!”

元善大喜,回头在文官队伍里扫视了一圈,正纳闷为何只听其声,不见其人时,一个身材高大的年轻人从武将队伍里走了出来。

文官们一头雾水,武官们更是嘴角直抽——哪个显眼包去掺和读书人的事,看热闹不好吗?

萧邢循着声音望去,顿时如同五雷轰顶,手心冷汗直流——杨玄感。

坐在前面的越国公杨素原本在闭目养神,听到自己儿子的声音不由睁开眼微微蹙眉。

他身边的内史令杨约刹那的错愕后,立刻明白了其用意,嘴角不由上扬了半分。

元善大失所望,敷衍问道:“杨总管,你举荐何人?”

杨玄感露出一副人畜无害的笑脸,往四品文官列队的地方扫过一眼,这才朗声开口:“臣举荐司隶台别驾——萧邢!”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汉疆喋血风云录
汉疆喋血风云录
两晋南北朝,五胡乱华,乱世之中,儿女情长,汉家江山正在遭受史无前例的磨难,华夏一族,第一次差点亡族灭种,少年追随拯救汉家的大英雄冉闵,几经血战,终于见到了曙光。当然还应该有谢安,王羲之,苻坚,王猛这些青史留名的风流人物,也不仅仅只是一个姓名,还有属于他们的故事传说。历史的责任,亲人的嘱托,推动着少年不得不,奋力拼搏,向上攀登。一部热血温馨的奋斗史!
汉家一小卒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