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那些个甲子年发生的事》最新章节。
公元前297年,韩国韩厘王在位。(注:厘字读作“jiu”)
韩厘王,又称韩釐王,是战国时期韩国的一位重要君主,他的名字叫咎,属于姬姓韩氏。
他的父亲是韩襄王,一位同样在战国时期具有影响力的韩国君主。
韩厘王的统治时期是从公元前297年开始,直到公元前273年去世,总共在位23年。
在韩厘王的统治时期,韩国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发展。
他继承了父亲韩襄王的遗志,致力于加强国家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基础。
公元前300年,韩国发生了一件重大的王位继承事件。
这一年,韩太子婴去世,引发了韩咎(后来的韩厘王)与公子虮虱之间的太子之位争夺。
公子虮虱当时作为人质身处楚国,这给了韩咎一个机会。
苏代,一位机智的谋士,设计了一个计谋,阻止了公子虮虱返回韩国,从而使韩咎顺利地被立为太子。
公元前297年,韩襄王去世,韩咎随即即位,成为韩国的新君主,即韩厘王(也称韩釐王)。
韩厘王在位期间,韩国与周边的诸侯国,尤其是秦国,发生了一系列的军事和外交交锋。
公元前293年,伊阙之战爆发,这场战争是秦国东进中原的关键战役。
韩国和魏国联军在伊阙集结了24万大军,意图阻止秦国的扩张。
秦国方面则由年轻的将领白起指挥,兵力虽只有10万,但秦军训练有素,战斗力强。
战争的地点伊阙,位于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龙门镇,是中原的门户,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联军中韩军居前,魏军位于侧后,但由于双方都想让对方先出战,导致联军指挥不统一,战斗力大打折扣。
白起利用了联军的这个弱点,采取了避实击虚、各个击破的战术。
他先是用少量疑兵牵制韩军,然后秘密调动主力绕到魏军后方,发动突袭。
魏军猝不及防,仓促应战,很快便溃不成军。随后秦军乘胜追击,韩军侧翼暴露,遭到秦军夹击,也迅速溃败。
秦军以少胜多,全歼了韩魏联军24万人,俘虏了公孙喜,占领了伊阙及五座城池。
这场战役中,秦军的战术运用得当,白起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充分发挥。
伊阙之战的胜利,不仅使秦国扫清了东进的障碍,也为秦国日后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韩国和魏国在此战中的失败,使得两国的精锐力量损失殆尽,从此难以抵抗秦国的攻势,逐渐走向衰败。
公元前291年,秦国的军队如同潮水般涌向韩国的边境,他们的目标明确——夺取韩国的宛地。
韩国的军队虽然奋力抵抗,但最终不敌秦军的强悍攻势,宛地被秦国占领。
随着战争的失利,韩国的国力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到了公元前290年,韩厘王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
为了获得暂时的和平,他不得不做出让步,将武遂一带的土地割让给秦国。
这一决策无疑是痛苦的,但也是无奈的。割让土地的谈判在两国之间紧张而复杂地进行着。
在谈判桌上,秦国的代表气势逼人,他们不仅拥有军事上的优势,还有着统一六国的雄心壮志。
秦国的使者说道:“韩国若真心求和,就必须展现出诚意,割让土地只是开始,未来还需有更多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