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那些个甲子年发生的事》最新章节。
齐王建最终选择了投降,齐国随之覆灭,秦国建立了统一的封建王朝。
《六韬·六守》中提到的“三宝“,
即大农、大工、大商,是古代国家经济的三大支柱。
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在这三方面都有突出的表现,尤其是商业贸易的发展,更是领先于其他诸侯国。
早在春秋时期,齐桓公在贤相管仲的辅佐下,就非常重视商业贸易的发展。
他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天下商贾云集齐国,使得齐国的商业贸易非常繁荣。
《史记》中就有“天下之商贾归齐若流水“的记载,形象地描绘了当时齐国商业的繁荣景象。
齐国丰富的丝绸等资源,成为当时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齐冠带衣履天下“,
说明齐国的丝绸等手工业品,不仅在国内广受欢迎,还远销周边国家和地区。
战国时期成书的《管子》中,还提到了齐国与朝鲜的贸易往来,进口朝鲜的“文皮“、“毤服“等特产。
这表明齐国的对外贸易已经扩展到了周边的朝鲜半岛。
为了进一步拓展海外贸易,齐国还开辟了从山东半岛沿海起航,东通朝鲜半岛的“海上丝绸之路“。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海外贸易航线之一,开创了政府倡导和组织海外贸易的先河。
考古资料也证实了齐国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海外贸易往来。
在朝鲜半岛南部的日本列岛,主要发现的是来自齐国的物品,
而在朝鲜半岛北部,则主要是来自燕国和赵国的物品。
这说明战国时期,燕、赵、齐三国与朝鲜半岛的交往路线是不同的。
燕国和赵国多走陆路,从北部进入朝鲜半岛;
而齐国走的是海路,多经庙岛群岛,循海岸线从朝鲜半岛南部西海岸进入现日本境内。
这是一条相对安全又便捷的航路,为齐国的海外贸易提供了便利。
汉代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在《子虚赋》中,也曾提到齐国的海上贸易往来。
他写道:“齐东陼巨海,……秋田乎青丘,彷徨乎海外“。
这里的“齐东陼巨海“,指的就是齐国东临大海,海上贸易往来频繁;
“秋田乎青丘,彷徨乎海外“,则描绘了齐国的船队在海外贸易中,
远航至青丘等远方之地,展现了齐国海上贸易的繁荣景象。
总的来说,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贸易方面都有突出的表现,
尤其是商业贸易的发展,更是领先于其他诸侯国。
齐国大力发展与邻国及周边地区的贸易,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开创了政府倡导和组织海外贸易的先河。
考古资料和文献记载,都充分证明了齐国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海外贸易往来已经非常便利,
展现了齐国的经济实力和开放包容的对外贸易政策。
这些都为齐国的繁荣和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