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那些个甲子年发生的事》最新章节。
2014年1月7日,学术界再次迎来了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的重要发布——《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肆)》。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文献之一是《算表》,这份距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的文献,被誉为最古老的“计算器”。
《算表》不仅能够进行乘法和除法运算,甚至还能开方,
这一发现极大地填补了中国先秦数学文献的空白,为我们理解古代中国的数学发展提供了直接证据。
《算表》的公布,不仅展示了战国时期数学的先进性,也为研究古代数学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紧接着,在2015年4月9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伍)》的公布再次为学术界带来了新的惊喜。
这次整理出的六篇战国竹书中,《封许之命》的语词和文风与西周文献、册命金文非常接近,为我们提供了西周时期分封制度的新视角。
《厚父》与大盂鼎的叙事相似,反映出周初重德的思想,其民本思想的发展为我们理解周初社会提供了新的线索。
《命训》与《度训》《常训》全篇为论体,非常引人注目,所反映的天道、人道思想过去多认为见于东周以后,
这些文献的发现,为我们理解东周以前的哲学思想提供了新的资料。
《汤处于汤丘》《汤在啻门》两篇记载伊尹事迹,但主体还是在记言,应更接近道家类文献,与《赤鸠》更接近小说家不同,反映思想可能与早期道家君人南面之术有关。
《殷高宗问于三寿》则与战国诸子学说诸家夹杂的特点相符合,为我们理解战国时期的学术思想提供了新的视角。
2016年4月16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的出版,为我们记录了春秋时期郑国、齐国、秦国和楚国的历史。
《郑武夫人规孺子》简提到了郑国的郑庄公,根据现有文献推测,武公在卫国居住可能是在嗣位之初。
《郑文公问太伯》则记录了郑国公族太伯规诫文公的言辞,
这一记载揭示了两周之际郑国开国的真实面貌,也将为春秋早期历史的研究带来新的突破。
《子产》则是“论文”,它是关于郑国名臣子产道德修养及施政业绩的论说,全篇可分为十个小段,
从圣君如何利民自勉,做到君民相互信任,讲到子产执政,如何“自胜立中”“助上牧民”。
文章有较强的思想性,体现浓厚的儒家气息,可见孔子称子产为“古之遗爱”,确有渊源。
《管仲》是一篇阐述治国之道的论文,与齐国历史有关,通篇以齐桓公与管仲问答的形式展开,共十二组问答。
《子仪》记述秦、楚史事,讲述秦晋肴之战后,秦穆公汲取教训,为对抗晋国,转而谋求与南方的楚国联盟,
释放长期囚禁在秦国的楚国重臣申公斗克(字子仪),举行隆重的典礼将其送回楚国,以此向楚成王示好。
2017年4月23日,清华简研究团队公布了清华简的第七辑整理报告,
共收录了四篇文献,均为传世文献中未见的佚籍,它们详细记载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史事,
为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资料。
《子犯子馀》、《晋文公入于晋》和《赵简子》三篇主要聚焦于晋国历史。
《子犯子馀》和《晋文公入于晋》两篇以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为主角,详细记载了他早年流亡在外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