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那些个甲子年发生的事》最新章节。
在希腊化时代,长枪方阵的战术已经发生了变化,
他们手中的长枪从亚历山大时代的4米加长到了5-6米,
这样的长度变化使得他们在对抗同类对手时能够更早地发起攻击。
然而,这也带来了方阵机动力的下降,
沉重的长枪、盾牌和盔甲限制了希腊裔士兵的冲锋速度,
使得他们在崎岖地形上难以保持缜密的队形。
因此,选择留在原地防御的埃及方阵反而显示出了优势。
他们的密集队形不仅成功逼退了分批冲下来的塞琉古方阵,
还顺势发起了反扑,将整个塞琉古步兵阵线扯得支离破碎。
尽管塞琉古军队在进攻中遇到了阻碍,
但他们依然按照整团建制坚持战斗,没有出现溃散的迹象。
两军的方阵部队在半坡位置展开了惨烈的厮杀,这是一场力量与意志的较量。
在这场混战中,一些被部署在二线的塞琉古战象趁机从方阵团的间隙冲下来,
它们巨大的身躯和冲击力将原本准备渗透的埃及人又赶了回去。
这些战象的加入,为塞琉古军队提供了新的冲击力,使得战局再次变得复杂。
与此同时,在战场的另一侧,斯科帕斯指挥的雇佣军也对塞琉古的仆从部队发起了猛攻。
这些雇佣军的主体是来自埃托利亚地区的战士,
他们以擅长山地战而著称,非常适合在这样的地形上作战。
他们的加入,为托勒密军队提供了宝贵的支持。
此外,来自克里特岛的精锐弓箭手也在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们使用着威力更大的箭矢和射程更远的复合弓,对塞琉古军队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而远道而来的色雷斯标枪手,同样以凶悍而善战著称,
他们的标枪在近距离战斗中极具杀伤力。
这场战斗成为了一场多兵种、多战术的全面对抗。
塞琉古军队和托勒密军队都在这场战斗中展现了他们的实力和战术灵活性。
战场上的每一个角落都在上演着生死搏斗,每一方都在为了胜利而拼尽全力。
在帕尼翁战役的激烈交锋中,托勒密军队的右翼由于骑兵数量不足,未能形成决定性的突破。
面对这种情况,塞琉古左翼的军队展现出了他们的坚韧和战术灵活性。
他们不仅包括了一些希腊民兵,还有学习希腊战术的波斯重步兵。
这些部队在暂时顶住佣兵冲击的同时,
大量的亚洲弓箭手开始发挥他们的火力优势,
对托勒密军队造成了重大的压制。
在战场上,一些来自意大利南部塔兰托的标枪骑兵,
也不断在侧翼骚扰着塞琉古军队的外围,而战象则阻挡着托勒密人的步伐。
这种局部的多兵种协同包夹手段,让整个左翼没有出现大的溃败,
反而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战线。
战役的最后关头,小安条克带着麾下的卡帕多西亚铁骑开始返回主战场。
与他习惯恋战的父亲不同,小安条克(未来的安条克四世)是一位更加具有大局观的将领。
他的这一举动,让托勒密左翼陷入了重骑兵、长枪方阵和战象的重重包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