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那些个甲子年发生的事》最新章节。
郑庄公的外交和军事行动在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在前714年,郑庄公利用宋殇公不朝见周桓王的理由,发动了对宋国的讨伐。
北戎的入侵迫使郑庄公暂时搁置这一计划,转而集中力量抵御北戎。成功击退北戎后,郑庄公与齐僖公、鲁隐公再次会盟,共同商定对宋国的军事行动。
在随后的战争中,郑、鲁、齐联军取得了一系列胜利。特别是在六月,鲁军在菅邑击败宋军,郑军占领了郜邑和防邑,并将这两个地方交给了鲁国。
这一系列的胜利不仅加深了郑国与鲁国的联盟关系,也使得鲁隐公更加坚定地支持郑国,共同打压宋国。
郑庄公的野心并未止步。在公元前713年,他以许国听从周天子号令为由,再次联合齐僖公、鲁隐公出兵讨伐许国,并将许国交给鲁国。
鲁隐公的清醒和拒绝吞并许国,使得郑庄公不敢独霸许国,转而将其变为郑国的附庸。这一策略使得郑国在中原地区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鲁隐公的外交策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郑庄公实现了霸业,但他忽视了来自背后的威胁。
多年后,鲁国才发现真正的威胁并非来自宋国,而是东边的齐国。
齐国采取了与郑国相似的战略,与宋国结盟,使鲁国面临了当年宋国的困境,从此失去了崛起的机会。
在内部政治上,鲁隐公也未能避免权力斗争的悲剧。公子挥因建议鲁隐公杀掉公子允(后来的鲁桓公)未果,担心消息泄露,最终被公子允反杀。这一事件导致了鲁隐公的死亡,鲁国进入了鲁桓公时代。
鲁隐公在位期间,对于国家大事的处理显示出了他的一些性格特点和治国理念。
在他摄政的第二年,即公元前718年春天,鲁隐公听闻棠地有善渔者能捕获大量鱼,便决定前往观赏。
这一决定被老臣公子区(臧僖伯)得知后,公子区立即向隐公提出了劝谏。
公子区的劝谏深刻而富有哲理,他认为国君应当关注与祭祀、战争相关的事物,而不应沉迷于享乐和无关紧要的小事。
他强调国君的职责是维护自然秩序,保持国家的稳定和繁荣。
公子区还提到,国君应当在农忙之余参与一些符合季节的活动,如春天修剪果树、夏天除草、秋天收获、冬天狩猎等,这些都是为了保持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
而对于采集山川林泽的果实和准备器用物件这类事务,则应由小臣和相关部门官员负责,国君不应亲自参与。
面对公子区的劝谏,鲁隐公感到无言以对,最终以视察防务为由,坚持前往棠地。
到达后,地方官员为迎合隐公的兴趣,特意筑造了华美的台子,并安排善渔者进行捕鱼表演。
这一事件最终留下了“鲁隐公观鱼台”的遗迹,也成为了后世鱼台县名称的由来。
-----------------
公元前717年,燕国燕穆侯在位。
燕穆侯,春秋时代燕国的一位显赫君主,继承了其父燕郑侯的王位,统治着北方的燕国。
他的在位时间长达18年,从周平王四十三年(公元前729年)开始,一直到公元前711年。
燕穆侯继位之时,正值周王室权威日渐衰弱,诸侯割据的动荡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