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那些个甲子年发生的事》最新章节。
十四、跋阇国
跋阇国,坐落在恒河北岸,是一个地理位置优越的国家。东面与鸯伽国(瞻波国)相邻,南面与摩揭陀国隔河对望,西面以根德格河为界与摩罗国相望,北面则靠近喜马拉雅山脚。
这个国家的都城吠舍离城,是当时南亚次大陆八大商业城市之一,其遗址现在位于印度比哈尔邦的瓦伊沙利县,并且建有遗址公园。
跋阇国在列国时代是摩揭陀国的主要对手,与憍萨罗国、跋蹉国并称为四大强国。
这个国家的政治体制非常独特,由离车、毗提诃、瓦吉等八族共同结成部落国家共和制,以吠舍离城为中心的离车族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跋阇国重视法律,普遍实行五人陪审制,这种政体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
佛陀在世时,对跋阇国的政体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是各国君王学习的榜样。
在佛陀去世前后,跋阇国遭受了旱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国力逐渐衰落。最终,在公元前483年,跋阇国被摩揭陀国所灭。
吠舍离城由于地处王舍城与舍卫城间的交通要道上,成为了佛陀宣道的重要地点。
佛陀去世前的最后一次法会,就是在吠舍离城附近的重阁精舍举行的,在这里佛陀全面阐述了佛教教义。
佛陀去世后,跋阇国国王参与了葬礼并与其他七位国王一起平分了佛舍利,后来建塔供奉,这些遗址已经被发现。
此外,跋阇国还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阿难去世的地方,在毗舍离遗址公园内有阿难舍利塔,以纪念这位伟大的弟子。
根据佛典记载,在佛陀圆寂百年后,摩揭陀国幼龙王朝的第二任国王黑阿育王扶持佛教,于公元前349年,在吠舍离城外的重阁讲堂举行了700名罗汉参加的佛教第二次结集。
由于佛教内部对会议结果的不认可,导致了教义观点上的分裂,最终演变成小乘、大乘两大派别及归属各派的不同部派,这一事件对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十五、摩竭陀国
摩竭陀国在列国时代初期是一个位于恒河南岸的国家,其领土东邻鸯伽国,南至山地,西接迦尸国,北面则与跋阇国隔河相望。
这个国家的都城是王舍城,曾是南亚次大陆八大商业城市之一。
在佛陀在世时,王舍城旧城位于山中,但在佛陀去世后,旧城因火灾被毁,人们便迁移到了新城。
新城的遗址位于今天的拉杰吉尔镇,那里现在有新建的王舍城遗址公园。
在公元前450年,优陀夷王统治期间,摩竭陀国将都城迁至华氏城,即今天的巴特那市,它是印度比哈尔邦的首府。
摩竭陀国的政治体制是君主制,列国时代初期,它与憍萨罗国、跋阇国、跋蹉国并称为四大最强国。
摩竭陀国经历了诃黎王朝、幼龙王朝、难陀王朝、孔雀王朝的更迭与发展,最终在阿育王的统治下实现了对南亚次大陆大部分地区第一次统一,这标志着列国时代的结束。
佛陀在摩竭陀国的伽耶城外得道,使得伽耶成为了佛教的四大圣地之一。
佛陀得道后,他最先到达的都城是王舍城,并长期在旧城外的竹林精舍等地居住和宣道,这些地方也成为了许多原始佛教典籍的诞生地。
佛陀在世时,与摩竭陀国王频婆娑罗王及其子阿阇世王关系密切。
佛陀去世后,阿阇世王参与了葬礼,并与其他国王一起平分了佛舍利,随后建立了佛塔供养,这些遗址已被考古学家发现。
阿阇世王还支持在旧城郊外的石窟中举行了佛教第一次结集,这是佛教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