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那些个甲子年发生的事》最新章节。
因此,秦孝公非常担心,加强了防守。
卫鞅分析了形势,认为“以一秦而敌大魏,恐不如”,
建议用尊魏为王的办法来改变魏惠王的意图。
秦孝公接受了这个主意,于是在公元前344年,
卫鞅去向魏惠王游说,谓“从十二诸侯”“不足以王天下”,
劝说他除了号令宋、卫、邹、鲁等小国外,北面争取燕国,西面争取秦国,
“先行王服,然后图齐楚”。
魏惠王听从了卫鞅的建议,便“广公宫,制丹衣,旌建九斿,从七星之柱”,
“乘夏车,称夏王,朝为天子”,俨然摆出天子的场面来。
本来,在君主制度下,王是最高的等级称号,
如今由于魏的“功大而令行于天下”,居然自称为王了。
同年(公元前344年),魏惠王召集了逢泽之会(逢泽在今河南开封南),有宋、卫、邹、鲁等国国君及秦公子少官来参加会盟,并率诸侯朝见周天子。
这次会盟由魏相白圭主持,魏惠王因而将白圭封于浍作为嘉奖。
卫鞅这个计谋,使得魏进攻的矛头,从秦转变为齐楚,“于是齐楚怒,诸侯奔齐”。
在公元前343年,赵国对魏国发起了攻击,目标是魏国的首垣。
同年,中山君(有说法认为是魏挚,或者是魏挚之子)被任命为魏国的国相,这标志着他在魏国政治中的重要地位。
进入公元前342年二月,由于韩国之前拒绝参加逢泽之会并转而投靠齐国,魏国决定以穰疵为将领进攻韩国的南梁,韩国随即向齐国求援。
齐威王采纳了田忌的建议,先是向韩国表示了救援的意愿,以坚定韩国的抵抗决心,但并未立即出兵。
等到魏韩两国交战至筋疲力尽之时,齐威王派遣田忌、田朌、田婴为将领,孙膑为军师,发兵攻打魏国以救援韩国。
在公元前341年,魏惠王派出太子申和庞涓带领十万大军前往迎战。
孙膑运用了“减灶诱敌”的计策,通过减少营地军灶的数量,制造出齐军大量逃亡的假象,成功迷惑了魏军。
魏军信以为真,仅派出少数精锐轻装部队急速追赶,结果在马陵(今山东范县西南)陷入了齐国的伏击圈。
在夜色和狭窄道路的掩护下,齐军的万弩齐发,魏军陷入混乱,
最终主力被全歼,太子申被俘,庞涓自杀,这是魏国前所未有的惨败。
同年五月,齐国将领田朌继续进攻魏国的东鄙,并围攻了平阳(今河北临漳西南)。
到了九月,秦国派遣卫鞅攻打魏国的西鄙,十月,赵国也攻打魏国的北鄙,使得魏国面临三面围攻的局面。
魏惠王亲自率军反击秦军,但以失败告终。
次年,即公元前340年,秦、赵、齐三国继续围攻魏国。
魏国派出公子卬与秦将卫鞅交战,但公子卬被卫鞅欺骗并俘虏,这是魏国的又一次失败。
卫鞅因功被封于商,从此被称为商鞅。
同年,魏国在济阳筑城以防备齐国的进攻。
在公元前339至338年期间,秦国再次进攻魏国的岸门(今山西河津南),俘虏了魏将魏错。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商鞅逃亡至魏国,但魏国并未接纳他。
在公元前336年,魏国在秦国和齐国等强国的连续攻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