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

第26章 计划生变(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最新章节。

殿内烛火摇曳,李承乾缓缓睁开眼睛,扫视四周,有些模糊,他揉了揉眼睛,就听头顶传下来一道声音。

“醒了?”

李承乾偏过脑袋,挣扎着爬起来,对着父亲拜下:“臣失仪,请陛下恕罪。”

“躺好,别乱动。”

李承乾重新趴回去,嘴巴里干得冒烟,正开口要水喝,就听父亲道:“你睡得不安,泪水连连,可是梦到你母亲了?”

闻言,李承乾脊背发凉,他梦到了二十一世纪的爸妈,古今天壤之别的称呼,若是说了梦话,只怕后患无穷。

“梦到了。”

李世民道:“怪不得哭成那样。”

听父亲这么一说,李承乾才惊觉自己面上泪痕未干,嗓子因高烧嘶哑,发出的声音细若蚊蝇。

“向你母亲告朕黑状了?”

李承乾摇摇头,道:“没有,那是最疼爱臣的人,臣对他/她的原则,报喜不报忧。”

“你晕倒前,一直求朕,求什么呢?”

李承乾道:“臣听人说过,很多人高烧殒命,臣怕自己熬不过去。想求陛下在臣身后,许太子妃更名换姓,假死脱身,重新觅得良人,再将象儿送去岭南。”

“送去哪里?”

岭南?

李世民觉得自己肯定听错了,岭南荒蛮之地,自来都是流放犯人的所在,李承乾要把李象送过去。

“岭南!”

李世民探了探自己额头,又伸手去探李承乾额头,退烧了还说胡话,脑袋烧坏了?

“你知道岭南什么地方吗?”

李承乾点头,道:“尚未开化的蛮荒之地。”

“那你还把象儿送过去?”

李承乾道:“臣这一生卷入是非之中身不由己,去了也是解脱。可象儿,他才七岁,臣不愿它卷入是非,他出身卑微,本就不怎么惹眼,送去岭南那蛮荒之地,就更没人惦记了。臣对他,只有一个期望,康健顺遂,平安喜乐一生。”

李世民冷笑道:“朕立尔为太子,承继宗庙社稷,在你看来就是把你拉入是非?”

李承乾被磋磨了数日,又想清楚了从前没想明白的一些问题。

“高祖皇帝要陛下为他平定天下,许陛下太子之位,为臣取名承乾,意为:承继皇极,总领乾坤。最后,因陛下嫡次子的身份,哪怕功勋卓着,也受限于名分被息隐王压了一头,错失先机。

玄武门惊天一变,朝廷原有的秩序被打破,陛下需要一个嫡长子出身的太子,重建被打破的秩序,所以臣成了太子。陛下登基数年,地位稳固,散乱的秩序逐渐被修复。臣这个太子,也就成了不合时宜了。

陛下以嫡次子的身份成就千古功业,天可汗威名震慑寰宇,证明了嫡次子的优秀不输嫡长,皇位本是能者居之。

陛下每每看到臣,是否会想到昔年被高祖愚弄?陛下帝位稳固,武德老臣全数退场,不需要一个嫡长子太子维持秩序。魏王泰才华横溢,陛下爱之,觉得他像昔日的陛下,合该有更大的作为,不该困于名分只做一个藩王。”

说完,李承乾苦涩一笑,看着父亲已经铁青的脸色:“一颗棋子,完成了它的使命,将要沦为一颗弃子。陛下,您是日月之骄,臣萤烛之光,不敢与您争辉,苟安一时,待时机请辞储位,届时,陛下可名正言顺迎魏王入东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艾尔登法环之癫火盛世
艾尔登法环之癫火盛世
关于艾尔登法环之癫火盛世:痛!太痛了!我的女巫死了,梅琳娜也烧了。林缺重生到艾尔登法环的世界,决定弥补这一切的遗憾,这一次,没有人会死。觉醒万物攻略系统!获得无数boss技能!女巫!艾尔登之王命令你,死了也给我复活!梅琳娜!没有本王的命令不许发烧!不许变成熟人!不许当木头!托普斯!谁敢动你来一个本王杀一个!玛莲妮亚,米凯拉,菲亚,壶哥!都给我活着!我带你们一起去攻略世界!见证无上意志的覆灭!本书
小尼姑姐姐
梦回真新镇
梦回真新镇
关于梦回真新镇:本书不会出现钛金化,不会有朱紫的任何精灵,因为本人觉得朱紫既垃圾又恶心!剧情也是大致跟着原着走,可能会加入少许漫画元素,基本设定也是动漫设定,不过,战斗环节会加入一些游戏设定,也会对原着做出一些修改。有些精灵在本书中也可以学会一些游戏中不能学会但动漫里可以学的技能,例于喷火龙可以自然学会雷电拳。并且,本书对于有些人物和精灵有着强烈的个人偏见,不止狗毫会被爆锤,有些人气角色和精灵也
S大摆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关于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每个读者心中都有着自己的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穿越到四合院,又是激情澎湃的年代,咱就主打一个躺平。
成人的童话
长相思:折柳祭
长相思:折柳祭
关于长相思:折柳祭:毛球是大荒第一灵力高手九命相柳的灵宠,在死亡后却在九幽冥界混得风生水起,成了九幽红人,并混成了九幽帝君身边的大红人——渡鸦。她利用身份之便,寻找相柳神魂,并在解救相柳途中解锁不同新身份。最后相柳有没有复活,又能不能絮小夭再续前缘呢?
割浆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苏瑾并不知晓他刷的短视频会被投放到万朝的观众面前。于是,无数的上古、商周、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的皇帝、士大夫、官员、读书人乃至普通人,都将这每天固定时间就会播放的天幕当做了学习知识的老师或是茶余饭后的乐子,引起了各个朝代的许多原本不会发生的变化:朱棣:“让我看看是哪个兔崽子给我上的成祖的庙号!崇祯:“对、对就是那个,快点进去看啊,朱由检看着天幕上的一个的标题,急的直跺脚。当康熙看到庚子赔
江北即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