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

第71章 珍爱(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最新章节。

一身热汗又吹了冷风,不出意外李承乾中招了,风寒在这个时代会要人命。

宫人请了御医过来看诊,李承乾扫了一眼药方,又添了几笔,命人去拿药熬煮。

与此同时两仪殿上,李世民翻看高士廉送上来的《氏族志》,脸色越看越黑。

“玄龄、玄成你们也都看看。”

往常惯会察言观色的众大臣,今日直接无视李世民难看的脸色,一个劲儿称赞《氏族志》

“打天下的成了第四等,崔民干这一支,于国无功,于民无利,一个破落户倒成了第一等姓?”

高士廉道:“自古以来,《氏族志》都是这么修的。”

李世民脸色铁青,在殿内来回踱步,朝中大臣争相与崔卢王郑等大族联姻,甚至直接挑拣皇家的儿女,他这股气憋了许久,修《氏族志》就是在政治层面打压士族,结果给他修成这样。

“拿回去,重修,不须论数世以前,只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散了!”

李世民拂袖而去,回到甘露殿,张阿难来报,太子李承乾病了。

“摆驾东宫。”

苏氏有妊在丽正殿养胎,李象在榻前侍疾,李承乾起身接驾,被李世民三两步上前摁住。

“不必多礼,是朕疏忽了,你衣裳都被汗水浸湿了,怎么能出去吹风。”

过期且膨胀的父爱,李承乾表示他真的受用不来,精神上的食品安全也很重要。

“阿耶可是头疼?儿给你揉揉。”

李象看到父亲皱眉,立刻上前去拿枕头垫到父亲身后,爬上塌替父亲揉起两鬓。

李世民顿了一顿,叹道:“你母亲是有福之人,你也是,但不枉你这么疼象儿。”

李承乾笑道:“陛下儿孙满堂,千秋常在,才是有福之人。”

“你猜一下,高士廉将关陇李姓排到了几等?”

李承乾道:“四等!”

李世民道:“你也觉得关陇李姓,只够四等?”

“《氏族谱》编写标准,一看祖上是否高官显贵,二看姓氏源流,照这个排法,差不多就在四等。”说到这里,李承乾看向皇帝,道:“陇西李姓自称是西凉太祖之后,认汉将军李广为祖,实则……”

李承乾欲言又止,话外之音,不言而喻。

李世民道:“难道不是吗?”

李承乾暗暗腹谤:是不是您心里没点数吗?

帝王认祖抬高出身,维护统治的合法性,太正常了,北魏拓跋氏认祖黄帝,杨坚自称出身弘农杨氏,武则天还把自己祖宗追认成周武王,清朝还认赵宋做祖宗呢!

人们不说,不是不知道,是封建时代死刑是帝王一句话的事情,个人和九族的羁绊太强了。

“高士廉古板,大略是没听懂陛下言外之意,陛下觉得不好,让他们重新排就是了,为这些动怒不值得。”

李世民脑袋有些疼,揉着眉心道:“关陇李姓被如此轻蔑,你觉得不值得动怒?”

李承乾笑笑,门阀士族这种东西,真正退出历史,有赖于自下而上的社会人才结构变化,以及自上而下的物理消杀。

自下而上的人才结构调整,他已经上疏从经济和文化上发力,自上而下逐步的物理消杀,眼前这个便宜爹十分珍爱自己名声,才不会干这种事,要么他以后登基了他来杀,他和他的孩子若注定与皇位无缘,那就是九五二帝的任务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艾尔登法环之癫火盛世
艾尔登法环之癫火盛世
关于艾尔登法环之癫火盛世:痛!太痛了!我的女巫死了,梅琳娜也烧了。林缺重生到艾尔登法环的世界,决定弥补这一切的遗憾,这一次,没有人会死。觉醒万物攻略系统!获得无数boss技能!女巫!艾尔登之王命令你,死了也给我复活!梅琳娜!没有本王的命令不许发烧!不许变成熟人!不许当木头!托普斯!谁敢动你来一个本王杀一个!玛莲妮亚,米凯拉,菲亚,壶哥!都给我活着!我带你们一起去攻略世界!见证无上意志的覆灭!本书
小尼姑姐姐
梦回真新镇
梦回真新镇
关于梦回真新镇:本书不会出现钛金化,不会有朱紫的任何精灵,因为本人觉得朱紫既垃圾又恶心!剧情也是大致跟着原着走,可能会加入少许漫画元素,基本设定也是动漫设定,不过,战斗环节会加入一些游戏设定,也会对原着做出一些修改。有些精灵在本书中也可以学会一些游戏中不能学会但动漫里可以学的技能,例于喷火龙可以自然学会雷电拳。并且,本书对于有些人物和精灵有着强烈的个人偏见,不止狗毫会被爆锤,有些人气角色和精灵也
S大摆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关于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每个读者心中都有着自己的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穿越到四合院,又是激情澎湃的年代,咱就主打一个躺平。
成人的童话
长相思:折柳祭
长相思:折柳祭
关于长相思:折柳祭:毛球是大荒第一灵力高手九命相柳的灵宠,在死亡后却在九幽冥界混得风生水起,成了九幽红人,并混成了九幽帝君身边的大红人——渡鸦。她利用身份之便,寻找相柳神魂,并在解救相柳途中解锁不同新身份。最后相柳有没有复活,又能不能絮小夭再续前缘呢?
割浆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苏瑾并不知晓他刷的短视频会被投放到万朝的观众面前。于是,无数的上古、商周、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的皇帝、士大夫、官员、读书人乃至普通人,都将这每天固定时间就会播放的天幕当做了学习知识的老师或是茶余饭后的乐子,引起了各个朝代的许多原本不会发生的变化:朱棣:“让我看看是哪个兔崽子给我上的成祖的庙号!崇祯:“对、对就是那个,快点进去看啊,朱由检看着天幕上的一个的标题,急的直跺脚。当康熙看到庚子赔
江北即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