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

第183章 活祖宗(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最新章节。

李承乾道:“太平盛世,佛寺大兴,眼下这个问题还没有发酵出来,并不代表它不存在,父亲预备如何应对?”

晚唐的寺院经济,比起南北朝,不遑多让。

“寺院经济繁盛,占据了大片土地,因其不缴纳赋税的特权,许多世家大族就将自家土地挂在寺院名下,土地上耕作的农户成了‘僧侣’,以此逃税。到了中唐,已经完全影响到国家税收。”

“岂有此理!”李世民拍案怒斥,“欺君罔上,目无朝廷,该死!”

李承乾道:“后世有个政策摊丁入亩,意思是将人头税摊入田亩,地多的多交,地少的少交。

世家大族占据大量的土地,他们都有部曲私兵,真要这么干,他们会直接造反。

所以,以当前大唐的现实,这个政策完全脱离实际,臣也从来没跟父亲说过此事。

府兵制度依赖于均田制,兵与地相绑定,王朝发展,土地兼并只会越来越严重。

这是历代王朝通病,朝廷没办法扼制,世家大族兼并的土地越多,朝廷可用于蓄养府兵的土地就越少。

均田制府被打破,朝廷无土地可用于蓄养府兵,府兵失去稳定的经济来源,战力大打折扣,府兵制度也就名存实亡。”

李世民道:“朕明白了,你此前进言开设皇商,鼓励对外贸易发展,在民间解除对商贸交易的种种限制。

你还说过,招募士兵,发放俸禄,训练新军,眼下看来,你是预想到了府兵未来的困境,想要逐步废掉府兵。”

李承乾点点头,“周朝奉行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不承认承认土地私有,可随着社会发展周朝的国力不足以维持土地国有。

秦朝商鞅变法,承认了土地私有,就是顺应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后来秦统一天下,后世王朝的政治制度以他为模板,完全可以说,朝廷统治的根基,就是承认土地私有。”

“朕明白你的意思,大唐的国力,不允许大唐不承认土地私有。承认了土地私有,那么土地的买卖兼并,就合理且合法,哪怕伤到了朝廷的利益,朝廷也只能打掉牙往肚子里咽。”

李承乾笑道:“眼下情况还没那么坏,父亲可以下诏向寺院收取税收,标准就以寺院所掌握得土地进行设定。

寺院名下的土地不能避税,世家大族也就不会把土地挂在寺院名下。

再有,出家的人也必须进行限制。那些罪犯滔天的穷凶极恶之徒,不能凭借佛道寺院一张度牒就可以逍遥法外。

父亲,这些人入了释门、道门,只为避祸,从未脱离世俗,他们的存在,始终威胁着朝廷的治理。”

李世民准了,又道:“商贸发展,有了新的税收来源,能够降低朝廷对土地的依赖。招募的兵士拿着朝廷的俸禄,吃谁家的饭留要对谁家负责,当真是反制世家大族的一把利器。承乾,你真的太聪明了!”

李承乾扶额,苦笑一声,“父亲这个夸奖,臣实在受之有愧。每一代王朝都在总结前朝的疏漏,防微杜渐,以其王朝久远。臣之所言,不过是总结前人的经验。”

李世民哈哈一笑,“承乾,你总结的是后人的经验。”

闻言,李承乾亦是一笑。

“是了,臣即是后人的祖宗,也是祖宗的后人,算下来,臣也算是活祖宗。”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原神:异世的光芒降临提瓦特
原神:异世的光芒降临提瓦特
关于原神:异世的光芒降临提瓦特:(在原神中变成迪迦奥特曼)(无女主)当黑暗降临时,总有一道曙光照耀着大地,黑暗过后终是黎明.........圆光古是个中二少年,同时也是一个特摄迷,和游戏迷,试问谁不想成为迪迦,拯救世界呢?在一次偶然的遭遇中,圆光古穿越到原神的世界中,可这个原神却有点不正常...“拜托,这是原神啊!这是提瓦特啊!迪迦里面的金字塔怎么会在这里啊?圆光古苏醒就看见了面前巨大的金字塔吐
又摸鱼的一天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为了赚钱给母亲治病,莫闻来到黑工厂打工,却没想误入人贩子组织。遭到殴打时,记忆苏醒,发现自己来到一人之下世界,并且马上就要被噶腰子。关键时刻觉醒,能够获得所有武侠小说中的神功,开局得到,将异人打手的炁全部吸光,成为异人。莫闻发现,只要击败,击杀别人,就能获得新的武功。为了给母亲治病,为了变强,莫闻成为异人雇佣兵。至此,圈子里多出了一位超级狠人。风正豪:“莎燕,为了风家的未来,你必须嫁给莫闻。王也
爱吃黑豆粥的血尸大帝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关于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每个读者心中都有着自己的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穿越到四合院,又是激情澎湃的年代,咱就主打一个躺平。
成人的童话
长相思:折柳祭
长相思:折柳祭
关于长相思:折柳祭:毛球是大荒第一灵力高手九命相柳的灵宠,在死亡后却在九幽冥界混得风生水起,成了九幽红人,并混成了九幽帝君身边的大红人——渡鸦。她利用身份之便,寻找相柳神魂,并在解救相柳途中解锁不同新身份。最后相柳有没有复活,又能不能絮小夭再续前缘呢?
割浆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苏瑾并不知晓他刷的短视频会被投放到万朝的观众面前。于是,无数的上古、商周、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的皇帝、士大夫、官员、读书人乃至普通人,都将这每天固定时间就会播放的天幕当做了学习知识的老师或是茶余饭后的乐子,引起了各个朝代的许多原本不会发生的变化:朱棣:“让我看看是哪个兔崽子给我上的成祖的庙号!崇祯:“对、对就是那个,快点进去看啊,朱由检看着天幕上的一个的标题,急的直跺脚。当康熙看到庚子赔
江北即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