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战风云录:大宋

第926章 辽皇到(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谍战风云录:大宋》最新章节。

翌日上午,站在城头上陈尚发现西北方向扬起漫天灰尘,连忙睁大眼睛向远处眺望。

只是片刻的功夫,就见数千名顶盔掼甲的骑兵,在一位将军的带领下,向着城外大营方向赶去。

“去衙门,把两位贵人请来,就说敌军有新动向。”

他刚向亲兵下达完命令,一支足有三千人的队伍,手持各色旌旗就出现在视野之中。

“乖乖,好大的阵仗,真是旌旗如林啊。”一名副将在旁感慨说道。

待这支队伍过去,就是一眼望不到头的骑兵,列着整齐队伍从西北方向而来。

陈尚足足看了一炷香的时间,见依然有无数骑兵从天边不断涌现,脸上终于露出一丝愁容:“这得有十几万人马吧?也不知是何人统军!”

直到一面金黄色大纛(dao四声)旗出现在视线里,他才发出一声惊呼:“特么的!辽皇来了!”

事情正如他说的那样,辽皇耶律宗真亲率二十万精兵悍将,经过数日的跋涉终于来到了夏州城外。

此时,坐在御辇上的耶律宗真正掀开窗帘,向夏州方向望去。只见城头上,飘扬着数十面宋军旗帜。心下疑惑的同时,也不免动了一丝杀机。

按照计划,萧惠早该攻占了夏州城,可现如今城头上却插着宋军旗帜,其结果不言自明。

随行伴驾的中书令韩平,也发现了其中的不对,只是稍一思忖嘴角就露出一抹玩味笑容。

一个时辰后,辽皇耶律宗真在文武群臣的陪同下,走进了御帐之中。

“东路军是何人为帅?”

端坐在龙椅上的耶律宗真,一双犀利目光从文武群臣的脸上逐一扫过,最终看向站在下首的萧惠。

萧惠听对方这么问,就知道面前这位动了真怒。不由得浑身颤抖了一下,就缓慢跨前一步。

“罪臣,东路军主帅萧惠,拜见皇上!”

说着,就“噗通”一声,主动跪伏在地。

耶律宗真对于对方的举动毫不动容,依然沉着脸说道:“萧惠,朕的夏州城呢?”

“这……。”

跪在地上的萧惠偷眼去看站在斜前方的萧思忠,见对方没有理会自己的意思,不禁在心里痛骂对方不讲义气。

“臣……,臣……,臣有罪!”萧惠嗫诺说道。

“哼!你自己知道就好!”

耶律宗真轻哼一声,随即朗声吩咐:“来人啊!把萧惠拉出去……。”

就在这关键时刻,萧思忠终于出声打断对方:“皇上,且慢!臣有下情回禀!”

中书令韩平从走进大帐,就始终注意着萧思忠的一举一动,对方的话音刚落,他立即站出来质问:“尚书令,你这是何意?在君前大呼小叫的,就不怕惊了圣驾吗?况且,萧惠指挥无方,致出战不利,使我大辽无数将士殒命于此。依老夫看,这种人不杀不足以正军纪!”

说着,就向耶律宗真抱拳行礼:“皇上,老臣恳请斩下罪臣萧惠的头颅,悬挂在高杆之上,以为后来者戒!”

随着韩平的话音落下,下面一些亲近韩家的文武也纷纷出班,恳求皇帝杀了萧惠。

身为当事人的萧惠,在听了对方一番话后,倒吸一口凉气的同时,也恨得牙根痒痒。

老贼!你特么太狠了!不仅要杀某,还要悬首示众!

萧思忠对韩平也是腻烦透顶,只是人命关天,没时间与对方计较。他从袖筒里取出一本奏折,双手捧过头顶:“皇上,臣把萧将军自来到夏州的所作所为都记录了下来,还请御览。”

耶律宗真就算狠急了萧惠,也要给萧思忠一些薄面,索性耐着性子让贴身太监把奏折接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长相思:折柳祭
长相思:折柳祭
关于长相思:折柳祭:毛球是大荒第一灵力高手九命相柳的灵宠,在死亡后却在九幽冥界混得风生水起,成了九幽红人,并混成了九幽帝君身边的大红人——渡鸦。她利用身份之便,寻找相柳神魂,并在解救相柳途中解锁不同新身份。最后相柳有没有复活,又能不能絮小夭再续前缘呢?
割浆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