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民国的先生》最新章节。
观礼台一角特意辟出区域,十几名身着中山装或西装的新闻记者早已架好相机——镜头对着校场中央,胶卷盒悬在胸前晃悠,几名晚报记者还握着钢笔,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着人群景象。
台下百姓挤得水泄不通:裹蓝布帕子的老妇、穿短褂的脚夫、戴学生帽的青年,都踮着脚朝中央望,低声议论里混着小贩叫卖烟糖的吆喝。
记者们不时举起相机按下快门,闪光灯在人群中零星亮起,惹得身旁孩童好奇地伸手去指。
辰时刚过,
几声礼炮轰然炸响,震得远处翠湖的水都似晃了晃。
龙督军身着笔挺中山装,胸前别着青天白日徽章,与卢军长、苏俊等人并肩走上观礼台。
台下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记者们的相机快门声此起彼伏,镜头齐刷刷对准了台上行礼的众人。
随后,莫老邪带着几名司机站在队伍侧方,身后几十辆美国道奇卡车一字排开,车身上拉着印“辎重运输队”的帆布,透着利落劲儿,又引来了一阵快门声。
“全体肃立!奏乐!”
司仪的吼声透过铁皮喇叭传开,军乐队立刻奏响《国民革命歌》,旋律激昂。
身着灰布军装的士兵排成整齐方阵,迈着正步从观礼台前走过,靴底踏在石板上声响整齐,肩上步枪闪着冷光。
队伍末尾,几辆贴着“保境安民”标语的卡车缓缓驶过,车头旗帜随风翻飞,百姓们再次鼓掌,记者们更是站起身,追着队伍调整镜头角度。
龙督军走到台前,拿起连着粗重电线的话筒——话筒架在木制支架上,他清了清嗓子,声音透过喇叭传遍校场:
“诸位乡亲,诸位记者同仁!将士们!今日我滇军集结出征,绝非穷兵黩武之举。
此乃应中央政府协调之请,为求滇桂边境稳定。
我滇军将士此行,唯有两大信条:一是‘保境’,守好咱云南的门户,护好一方水土;二是‘安民’,进境不扰百姓炊烟,遇民不犯一针一线,力争不伤一兵一卒,只求共促安宁!”
话音刚落,
台下爆发出“龙督军万岁”“滇军威武”的呼喊,几个学生模样的青年挥起写着“国家统一”“和平万岁”的小旗。
记者们立刻俯身疾书,将这番话一字不落地记在本上,还有人趁机高声问道:
“督军!若桂系阻挠,滇军仍会坚持不战吗?”
龙督军抬手示意安静,朗声道:“我部初心不变,既遵中央协调之意,更守保境安民之底线。”
这句话又引来了一阵快门声。
仪式尾声,
士兵们齐声高喊“保境安民!为国为民!”,声浪直冲云霄。
阳光洒在每个人的脸上,观礼台旁的海棠花落了满地,混着泥土的清香。
记者们围在台前争抢提问,胶片在相机里滚动的细微声响,与百姓的议论声交织在一起,成了这场盛大仪式里最鲜活的记忆。